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2019-08-02冯静
冯静
【内容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好语文对于学生们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要能够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方案要求,依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完善和创新语文教学策略,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学生们能够高效吸收语文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为了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能够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明确课堂培养方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开展合作探究,只有帮助学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共同关注三维目标的教学效果,其中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了使得课堂教学目标更加科学合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备课时间,首先是“备学生”,要了解初中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只有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做到了然于胸,才会使课堂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更易于让学生们接受;其次是要“备教材”,教师要吃透教材并找到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只有对自己要教什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们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在学习到《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教师要提前明确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课堂学习活动会更具主题性,教师的“教”和学生们“学”的方向感会更强,语文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们有了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自然会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和教师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如果学生们感觉语文学习如同嚼蜡,没有丝毫兴趣可言,那么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被分散,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沉闷僵化,对此,教师要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激趣策略,比如采取情境教学法,为学生们创设出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乐于参与其中。
例如在学习到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们搜集有关老舍先生的资料,使学生们了解作者在创作本文时的一个时代背景,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搜集有关济南冬天的一些实景图,并引入说到:“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寒冷的北方、骇人的寒流,时常留给人肃杀冷清的印象,但是在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动态却完全没有那种寒意,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去感受济南冬日的温馨美景”当教师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生动形象的图片情境和语言情境时,学生们会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音乐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图像情境等等,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情境方式。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合作探究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局面,教师习惯性地将知识点揉碎了灌输给学生们,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们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从而导致学生们的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效率也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看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们依据教材内容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例如在学习到《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在引导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时,教师可根据文章结构,为学生们出示以下问题,比如:“我”在经历这次冒险后是个怎样的孩子?“我”在爬悬崖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得父親是如何帮助你爬下悬崖的?“我”爬悬崖脱险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接着再引导学生们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当学生们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自然会不断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将学生们的发展作为立足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能够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高效吸收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家飞.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 文摘版:教育,2015(6):181-181.
[2] 张书容.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探索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6):211-212.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