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02雷莹莹
雷莹莹
长期以来,高中化学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情景时不善于发散迁移,导致化学兴趣的缺失。发散思维,能对接纳的信息进行整合,能由一点出发进行多向发散,能获得更多的答案,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发学生挖掘深层次的内容,搭建思维支架,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教师要将发散思维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延伸,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各种惯性思维,借助于问题改变他们的思维惰性,培养他们思维发散的意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树立发散意识,要融入到每一个知识模块、每一节课之中,提升学习化学的有效性。如在人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一课教学中,教者设置问题:你了解化学过程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教者以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生活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反应快慢的理解,有瞬间完成的爆炸,有以年月计的金属生锈,有以天计的与温度有关的食物腐败,有以秒计的离子反应,有以年计的塑料老化。教者对学生引导如下:大理石与强酸、弱酸反应的速度不同,我们如何来度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呢?请结合所学的运动速率的含义,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
二、强化发散思维内容训练
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联想到与之相似的事物,教师也可以从已有的相反结构去设想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从逆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一种物质的优点中想到它存在的不足之处,看到一种现象能想到它的反面。在解决化学推断题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能借助于物质的性质反推物质的结构。通过联系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流畅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依情变换,灵活解决。教师要让学生从多个方向、不同角度去解决同一问题,通过迁移发散,能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同一问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事物、用新的观点去解释现象,能不断超越,提出超乎寻常的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表达,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表达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编制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他们编制的题目越多,说明他们的思维越活,如果学生编制的问题与其他同学不一样,说明他们的思维越独特。
三、注重发散思维的方法传授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新信息、新问题、新情景的呈现,让学生依此进行思维发散,展开自己的联想,运用更灵活的方法去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训练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变通,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他们的异同,从而能科学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学生在发散思维中能准确地厘清概念、正确地运用知识,清晰地把握结构,从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层层递进的题组,让学生循序而进,从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教师也可以通过概念的辨析,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借助于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让他们对实验原理、设置、装置、现象等进行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加强发散思维的有效应用
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在化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将各个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学生只有形成较为清晰的化学概念,才能掌握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握化学变化的规律。化学概念包括化学式、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化学用语,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等相对式量,摩尔质量、阿佛加德罗常数、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以及同素异形体、同分异体等内容。考查的方式往往是将化学概念与其他的化学原理、前沿科技、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灵活迁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化学的难度。教师不能囿于零散的化学知识,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构建,帮助他们建立立体的知識体系,以促进基础概念的灵活迁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促进概念的理解,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如将酸、碱、盐的概念加以对比,酸的阳离子是H+,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碱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OH-;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学生从异中求同,可以将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能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衍生出多个知识点,从而实现更高构次的建构,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元素化合物知识繁多,许多内容与基本理论联系起来,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载体。教师要引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整合知识结构,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
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室制法,并不是唯一的制备方法,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要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发散,引发学生探究思考,让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发散,提高学生的分析力、思维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