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担重任办大赛,无私奉献展风采

2019-08-02乐乐

北京纪事 2019年16期
关键词:韩老师参赛选手职业院校

乐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旨在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是专业涵盖面广泛、参赛选手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北戏作为本次赛项赛务承办单位,秉承赛项组委会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大家提供优良的競赛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得到各级领导、专家、评委和参赛代表队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表扬,为国家艺术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较之往届规模更加庞大、考核更加严密,竞争也更加激烈。北戏此次参赛的潘帅同和周岩博分列总分第一名和第二名,同时摘取大赛金奖。如此优异的成绩,得益于北戏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院领导对比赛的高度重视,指导教师对大赛、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全院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也得益于参赛学生努力拼搏的求学精神。

专家点评会

报到现场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 吴蕾 

作为全国知名的职业艺术院校,北戏勇担重任,承办了这项全国瞩目的专业赛事。为了使大赛圆满成功,也为了展示北京职业院校的良好精神风貌,让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参赛师生没有后顾之忧,将全部精力专注于赛事,北戏制定了整个大赛的详细工作方案,分设8个工作组,由学院各级领导亲自牵头进行组织协调,将工作方案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在设施保障、饮食保障、服务人员保障以及成果转换等方面,都提前做了实操性强的预案,做到了方方面面有备无患,获得了专家评委和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

“今年的大赛总体来说部署极为细致,”吴院长告诉笔者,“学院高度重视大赛的筹备工作,将所有保障方案认真、到位地执行到底,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大赛办给我们提出的各方面要求。”

吴院长介绍,此次大赛全部赛事由VIVA畅读新媒体,对持续6天的赛事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取得了视频直播单场播放量50万的佳绩。职业技能大赛携手互联网新媒体这一创新性的媒体报道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赢得了资深专家及专业教师的一致好评。

召开领队会

此外,本次大赛专门开设了采访区,对全部参赛选手、指导老师都进行了专访,这是历届赛事所没有的,可以说是一大创新和进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北戏特别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现场采访的人员安排、后勤服务等,保障了采访有序、有效地全部完成。吴院长说:“我们希望这样的录制能够保障所有参赛选手公平性,同时能够更好地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北戏的学生们主动承担了专访区志愿者的工作,从主持人到场记、摄影助理都由孩子们担任。吴院长告诉笔者,大赛的筹备强调的是全校的联动性。对学生来说,承担志愿者的工作,亲身参与到这项全国性的大赛当中来,不仅能使孩子们对整个赛事的认知有所提高,加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主人翁观念,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增长见识。吴院长说:“我们的志愿者团队特别强大。在比赛环节中,经过多次预演和培训,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师们只需负责指导和监督,孩子们能够很有效地将后台组织、前台安排、计分等工作独立完成。多次的磨合、练习、培训,使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协调能力和驾驭工作的实践能力,他们自己也是非常有自信了。”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事已全部结束,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还并没有结束。吴院长介绍,北戏目前还在做一项工作,就是把此次大赛通过视频录播、专家访谈等形式,发布到各个平台,所有感兴趣的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和关注这次大赛。吴院长说:“大赛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教育教学、推动教育改革和专业建设。这次技能大赛的各个环节,都聘请了全国著名的专家进行试题准备,这无疑是推动教学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我们希望为声乐专业的发展做一些实事,并且要做得更加细致和周到,为更多的职业院校声乐表演专业的师生提供宝贵的启发,能为推动整个专业高职教育教学的标准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教师 徐辉

徐辉老师担任参赛选手的新谱视唱项目指导教师。徐老师坦言,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她感觉参赛选手一年比一年多,选手整体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压力特别大。徐老师告诉笔者:“选手们的专业分值咬得非常近,通俗组有一名选手的专业分值高于我们学校的周岩博同学。不过周岩博在新谱视唱赛项中得分更高,综合分数第一名,超过了那位选手,顺利进入第二轮。就像我们系主任祝真伟说的,要有团队的合作意识。我们老师同时为参赛的孩子服务、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大赛前,选手们集中训练了2个多月。这段时间,专业课教师、负责新谱视唱项目的徐辉老师和负责合唱指挥项目的韩媛媛老师,都是利用午休和周末休息时间为孩子们加课指导,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每周都要上四节课左右。徐老师说:“只要有时间,只要孩子们不觉得累,我们就会给他们训练、加课。”在努力帮助孩子们提高水平的同时,贴心的徐老师也不忘记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觉得累么?累就休息,不累就继续。”徐老师上课的时候,还会每隔一两个小时,让学生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一下。“不能把孩子们压迫得太紧。”徐老师告诉笔者,“他们这个年龄,说懂事儿,也算懂事儿;说不懂事儿,也会有小情绪。尤其是在练习不顺的时候,他们更会觉得正常课以外还要学这些东西,特别辛苦。我们就不断地疏导,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徐老师告诉笔者:“辛苦是肯定的。但是孩子们能够取得好成绩,我们都感到非常欣慰。”可以说,此次大赛的两名参赛选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除了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息息相关外,与老师们忘我的工作也有着莫大的关系。老师们给学生加课,从不考虑课时费等问题,也不介意占用休息时间,都是无私地为这些孩子默默地付出着。徐老师告诉笔者,各个老师虽然负责不同的參赛项目,但都会把比赛章程和规则研究透彻,把辅导方向和教学方法反复推敲和调整,做出完整的训练计划以后再给孩子们辅导。“因为职业技能大赛十分考验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徐老师说,“能够在这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都会比较好。”

代表队领队抽签

孩子们得奖之后特别高兴,对徐老师和其他指导老师说,真是太感谢老师们了!没有老师们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徐老师则告诉他们,能记得这一点,老师就很欣慰了——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

比赛当天,从早上9点开始到晚上10点结束,徐老师一直都在赛场下指导。“要做到知己知彼嘛!”徐老师半开玩笑地告诉笔者。徐老师还回忆道:“比赛时学生在舞台上唱,我自己就远远地在台下一起唱。我们学校一位非音乐专业的老师看着我跟学生一块儿唱完的时候,对我说,发现我唱的跟台上孩子们唱的口型对在一起了,就能知道孩子唱的没有问题了。其实当时我很紧张,坐在下面手心全是汗。”虽然紧张,但徐老师告诉笔者,参加比赛并不是冲着拿奖牌去的。她说:“我们心态要平和。跟孩子们说,你们代表北京市去参加比赛,不是说一定要拿奖才算成功。你们在这个比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过我也相信,既然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学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会促进他们取得成果。”

此次大赛,徐老师感触颇深:“这次比赛我们学校承办。各部门齐心协力,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专业指导教师、后勤、院办、教务、电教的老师们,也都为这次大赛付出了很多辛苦,还有我们系的一些志愿者的孩子们,也都非常辛苦。赛后专家说我们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举办、承办这个大赛方面非常专业,非常认可北戏,我们听了都特别高兴。”

开赛仪式现场

徐老师说,有一件事情让她至今记忆犹新。赛后,云南代表队、上海代表队、湖南代表队的教师特意找到徐老师,对她说:“徐老师,你们学校的学生唱得真好呀。我们到北京来参加比赛,其实不是为了能拿名次,我们主要是来学习的。”通过这件小事,徐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论对参赛选手来说,还是对各省市代表队的指导教师来说,都是难得的相互促进、学习的好机会。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教师 韩媛媛

作为全国知名的职业艺术院校,北戏始终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前列,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合唱指挥课程,这无疑是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大优势。而在此次大赛中,担任参赛选手合唱指挥项目的指导教师就是韩媛媛老师。

合唱指挥是北戏音乐系大二学生才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而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选手,从大一到大三各个年级都有,尤其是国赛前的校选拔赛和北京市选拔赛更是如此。面对课程进度不一、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韩老师的教学难度非常大。韩老师告诉笔者:“针对不同的学生,上课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从市赛开始集训,选手很多,每个孩子的程度不同,所以必须针对他们做出完全不同的教学计划。”韩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将集体授课与单独辅导相结合,将课上与课外相结合。此外,韩老师还会让学生将自己练习的视频发给她看,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再因材施教。可以说,面对数量庞大的参赛选手,韩老师基本上都是每天关注学生进展,工作量十分巨大。

韩老师介绍,合唱指挥项目考验参赛选手的综合素养,除了音乐基础知识、指挥能力外,还考察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曲式作品分析能力,以及排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曲目的综合设计能力等。在短短的15分钟内,要将上述能力全部展现在作品中,让评委对选手的综合素质作出判断和评价,对孩子们的综合艺术素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韩老师说:“这是让孩子们感到最难的一个考核。我们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假设一万种可能性,为孩子们一一分析讲解,以便他们在赛场上能够应对更多的突发情况。”

这次大赛虽然韩老师指导的合唱指挥赛项被安排在第二天,但她从第一天开始,全程都在赛场观看。“因为要做到知己知彼。”韩老师告诉笔者,“比如万一这个孩子专业赛项的成绩和视唱的成绩没有拉开差距,那么我在合唱指挥赛项上,就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作一些调整,以便提高整体分数。”

韩老师告诉笔者,与上一次的国赛相比,今年国赛压力大了很多。她说:“以前我们在合唱指挥这个赛项上特别占优势,其他学校都不太知道怎么应考。不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其他院校也会通过视频资料、咨询等方式,提高对这个赛项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我感觉今年整体实力高了好多,这个赛项受重视的程度和学生素养都在不断地提高。对我们来说,他们提高得越多,我们就更要不断地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地用同样的套路。”

韩老师分析,职业技能大赛是为了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综合技能,不但唱得好,还要会钢琴,有作品分析能力和教授能力,这也是大赛的核心意义——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工作铺路。

在韩老师看来,北戏领导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是其他许多学校所不能比的。她说:“我们全程对每一个环节作最翔实的把关。最辛苦的是我们的系主任祝真伟老师。他是总筹划人,需要在每个环节的把关上做到滴水不漏。那段时间看他忙前忙后,饭都吃不上,能感受到领导对这件事的整体重视程度。有了这一氛围,自然而然我们教师、学生就都重视了起来。”韩老师告诉笔者,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孩子觉得,考这么多内容,好难,心里十分焦急。但是看到这么多老师没日没夜地悉心指导,看到系主任饭都不吃,就会觉得“我真的应该努力!”韩老师说:“这个大赛不仅提升孩子们的专业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对他们的品质以及对待事情的态度,也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此次国赛,韩老师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次大赛的成功,是全院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她说:“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就像一条链,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链条里面,才能把这件事做好。齐心协力地去完成一件事情,非常有成就感。”

北京戲曲艺术职业学院学生 周岩博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周岩博获得了通俗组总分第一、全场总分第二的好成绩。他说:“能得到这个奖项,我很荣幸。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专业课教师曹华老师——从入学到现在,我的专业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才能获得国赛的参赛资格。还要感谢徐老师和韩老师,虽然我不是他们的学生,但两位老师也在尽全力帮助我提高。也感谢为这个比赛付出努力的同学、志愿者们,忙前忙后为大赛服务。”

周岩博比赛照片

周岩博对笔者说,这次比赛同学们都是用课外的时间来练,虽然辛苦,但是每天都很充实。在比赛中,发生了一件让周岩博同学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次比赛,周岩博是第二个上场,早上9点钟开始。他清早5点钟就起床了,想练练嗓子、找找状态。没想到,由于早上起来嗓子状态不是很好,压力也比较大,唱第二遍的时候破音了。周岩博的老师赶紧过来了解学生的情况,给他纾解压力。得知周岩博早上没吃东西,老师又赶紧张罗着给孩子订餐、买水。他告诉笔者:“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学校和老师们为我们、为这个比赛付出特别多,我一定要发挥到最好。”

周岩博觉得,除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之外,参加这次国赛他还收获了许多。他说:“从备赛到比赛,这整个的过程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锻炼。学习新的课程、参加集训,我学到的知识肯定比其他同学要多。每天只要嗓子状态比较好,我们就会到琴房上课,多出来许多学习的机会。参加这次比赛,取得好成绩当然很高兴,但我自己的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使我更加开心。”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生 潘帅同

潘帅同同学在此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成绩十分优异,获得了美声组总分第一、全场总分第一的成绩。潘帅同感觉,这次自己发挥得很好。他告诉笔者,自己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参加市赛,成绩都不错,每次比赛前学校还会安排很多模拟赛,让选手们充分熟悉赛场和比赛环节,所以这次国赛自己心态保持得不错,不是特别紧张。他说:“因为已经非常熟悉了,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心里都有数了。这次比赛,我感觉我和周岩博的实力都是可以的。上场之前一定要非常放松,上了场就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尽情地去演唱,放飞自我。”

他告诉笔者,从备赛到参赛,自己进步非常快。然而,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更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他说:“感谢学校对我们的重视,也感谢我的老师们。我的专业课教师祝老师,还有指导教师韩老师和徐老师,钢琴伴奏杜纡丽老师,为我付出了很多。老师给我们参赛选手加了很多课,带着我们培训,牺牲了无数的休息时间。不管多晚,只要我们打电话问问题,老师都会在第一时间给我们讲解。”

潘帅同还告诉笔者,学校为参加国赛的两位选手定制了比赛的礼服,还在赛前聘请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为选手辅导,花费了很大的财力和精力。他觉得,老师和学校为学生们付出了这么多,自己一定要努力练习,克服困难,在赛场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才能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期望。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

潘帅同比赛照片

猜你喜欢

韩老师参赛选手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鸟人”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河东杯”第二届中国对联巅峰对决邀请赛参赛选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