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2019-08-02金进
金 进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自由影人”和“进步影人”两大文化阵营。1950年,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外地电影输入暂行办法》,加强管制1949年以前无限制政策下输入的香港电影,1952年新中国政权加强管制香港电影的输入;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批准在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注册成员所制作的影片才能输入台湾,如此看来,电影公司立场必须先明确,才能有生存管道。当时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包括香港、台湾地区文学)、古代经典文学以及西方经典文学作品蔚为风气,据梁秉钧、黄淑娴两位学者的统计,香港电影在20世纪中有根据的改编文学作品的,估计超过1700部,当中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改编之风最盛,大量电影改编自五四文学、外国名著、香港本土流行小说、粤剧等。本文所讨论的由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共约63部,涵盖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有的改编自现代文学的香港影片(具体作品参见附录一、二)。
一、文学启蒙:香港南下影人的五四情结和文学功力
毋庸置疑,左右派电影都选择五四新文学经典的原因是南下影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尊重。南下影人多成长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和熏陶,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包括徐訏、徐速、易文(杨彦岐)、林以亮(宋淇)、张爱玲、金庸(查良镛)、秦羽等人。左右派南下影人对五四新文学家及作品保持着景仰之心,李晨风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他1925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课余酷爱话剧活动,1927年进入岭南大学附属的戏剧学院,攻读戏剧、文学、美术及音乐,同时组织呼唤剧团。1929年考进欧阳予倩创办的广东戏剧研究所表演系,同时入学的有李化、卢敦、吴回、王铿、李月清等人,选修过洪深的《现代戏剧导论》课程。1931年毕业后,在广州从事话剧运动,并得到欧阳予倩的帮助。1933年南来香港担任教师,自1935年起参与电影工作,直到1952年组成中联,一直是香港电影界的领袖人物。“李晨风擅长将文学作品改编成通俗文艺电影,从中到外,从古到今,从雅到俗,成绩早已得到业内人士的认许,单单是改编自巴金作品的便已有三部——《春》(1953)、《寒夜》(1955)、《人伦》(1959),是讨论文学与电影此主题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他编剧和执导的电影近百部,其中不少改编自五四文学作品,如《家》《日出》《寒夜》《啼笑因缘》《虹》《金粉世家》等名作,他说:“当时电影界和社会的风气使然而且这样的改编名著小说,对片商也容易交代”。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题材选择倾向与他青年时代所形成的文学观念密不可分,中联和新联在左派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潜意识会倾向选择五四文学作为改编对象。还有一点,1938年李晨风曾参与改编《原野》为电影《世代冤仇》,这是中国大陆与香港电影合作的开始。可以说,李晨风与卢敦、吴回等一代南下影人,“先后南下香港,并成为日后香港粤语片工业的中流砥柱,承袭了一代渗入了‘五四运动’特质的南国传统”。再加上他最爱用的演员吴楚帆、白燕、芳艳芬、罗艳卿、紫罗莲都是志同道合之人,他们合作的一系列五四经典作品改编的影片可谓是论证香港电影与五四文学经典化的优秀作品关系的力证。
最成功的新文学作品改编以巴金的《家》《寒夜》和曹禺的《日出》为代表。因为篇幅原因,我们仅仅讨论曹禺作品的电影改编。左派编剧非常青睐曹禺的作品,其宣传海报上类似“曹禺名著搬上银幕,轰动中国剧坛《雷雨》姊妹作”“长城公司暴露现实动人巨片”“暴露都市人物丑态淋漓尽致”(《日出》海报)这种宣传语言,展示着香港左派电影的批判现实精神。首先是《雷雨》(1957),这一版是华侨电影公司创业作,两周票房收入26万元(港币),创下了当时香港粤语片八年来的新纪录。之后是《雷雨》(1961,凤凰版),影片对原著中的周萍形象进行了改编,更着力于表现其浮夸无耻的一面,通过他对繁漪的情感欺骗、图谋父亲周朴园家产的野心以及对四凤的情感玩弄,很好地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纨绔子弟的形象。从主题而言,这部电影更强调受压迫和受侮辱的一面,将人物情感直接简化成坏人(有产者)与穷人(无产者)的冲突。相较起《雷雨》对封建家庭罪恶、阶级对立的描写,左派影人对《日出》的改编更集中在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批判上,其代表是《日出》(1953,中联版)和《日出》(1958,长城版)。前者开场在火车厢里,让方达生偶遇杨小翠(就是原剧本中的小东西),后杨小翠被奸人所骗,卖给土豪金八爷做妾。方达生与旧时恋人陈白露联手成功救了小翠,后潘雨亭生意为金八所败,精神萎靡,陈白露失去经济来源,且欠下巨债,自知难逃金八魔爪,在方达生和小翠出城后,在日出时分服毒自尽。后者将电影开场放在1925年的上海,对老上海“十里洋场”生活的反映。欢场无真情,潘雨亭在破产后,要将陈白露献给金八爷,影片中无耻的潘雨亭、虚伪的张乔治,都使得陈白露对现实失望透顶,这一版按照原著精神和左派批判性主题进行。
张恨水是唯一为左右派南下影人接受的现代文学家,主要是因为其小说兼具言情小说的市场效应和一定的社会批判功能,他的小说被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界改编过14次,《啼笑因缘》是其中改编最多的,版本有《啼笑姻缘》(1952)、《啼笑姻缘》(1957,华侨版)、《故都春梦》(1964,邵氏版)和《啼笑姻缘》(1964,电懋版)等。香港最早的1952年版《啼笑姻缘》已经失传,仅存一本电影小说,这个版本主角的名字全部改了,而且把背景移到南方。从电影小说看,这个版本是所有香港电影版中让樊家树和何丽娜(小说中是麦干生和赵碧姬)结合的作品。之后是1957年的华侨版,这个版本中富家女何丽娜的情节全被拿掉,突出了军阀的飞扬跋扈,不过最后一场秀姑杀军阀的情节拍摄得大快人心。这个版本把故事背景放到广州,增强了电影的写实气氛。右派影人所改编和拍摄的电懋版和邵氏版都诞生于1964年,前者以樊家树、何杰生(何丽娜)、沈凤喜和关秀姑四角恋为主要线索,以“一男三女”和“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叙事模式,再结合侠义精神,收获了很好的市场效应;后者一开场就以彩色宽屏的新技术,展示着北京的老街,其中对口相声、打竹板、京韵大鼓、摔跤、卖大力丸、耍猴、茅山道士、皮影戏等民间艺术的表现,充满着导演和编剧们对文化中国的想象。纵观《啼笑因缘》的改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左派电影更突出阶级之间的压迫与反抗,而右派则更多地在言情小说的细节上下功夫,突出电影言情和娱乐的一面。
二、香港制造:南下影人与香港本土文学的结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香港地区涌现出来的大批作家(主要是南来作家),他们大多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艺术修养。这些南来作家迫于生计,不得不创作一些流行小说,同时,他们身上五四新文化的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又促使其不断地诉求着创作中的精英意识和启蒙立场。他们的作品迅速成为香港电影可资利用的文学资源,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天空小说”,即广播剧本。这些剧本源自文艺小说,在题材上迎合听众兴趣。当时知名的广播台有丽的呼声、广州风行广播电台、澳门绿邨电台等,其中不少广播天空小说改编为电影。第二部分是大量的报刊连载小说。第三部分是“三毫子小说”。第四部分是香港文学的单行本。这四部分构成了香港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香港电影改编的重要来源。因为右派影人不能拍摄大陆官方认可的现代文学作家,当然也不排除右派影片本人的政治立场,所以只能倾力于发掘香港本土现代文学作品的改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郑慧《四千金》(1954)和望云(张吻冰)《人海泪痕》(1940)的改编。
郑慧《四千金》是一部中篇小说,希达、希伦、希棣和希素等四姊妹自小丧母,性恪各有不同。大姐希达循规蹈矩,事业重于一切,家里一切大小内外的事务都由她负责打理。二姐希伦英文名Helen,貌美且爱打扮,整日沉醉在被男性追求的甜蜜中,以玩弄男性为乐。三妹希棣刚强英爽,举止言行皆偏向中性化。四妹希素文静随和,早早嫁人。小说中,在希棣的穿针引线下,大姐每次认识男友,但一个转身,却被希伦勾引过去。二姐希伦连续抢了希达的男朋友傅立夫、孙如浩,逼得希达只能远走澳门并嫁给了工场主陈明达。结尾部分,希伦与孙如浩离婚后,到澳门散心,与大姐夫发生关系,但小说结尾部分希达原谅了陈明达。陶秦在两个情节上做了重大的变动,改编使得四千金的形象更加的正面。首先,孙如浩(陈厚饰)和Helen(叶枫饰)和好,而不是离婚。影片的结尾部分,Helen抵抗住自己的内心诱惑,没有跟大姐夫发生乱伦关系,这种悬崖勒马式的描写,让Helen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变,知错就改的她最后和其他三千金一起回家看望父亲。其次,何炎(雷震饰)在小说中因驾驶飞机而身亡,在影片中改为遭遇车祸并医治成功。这些改动减弱了原小说中的悲剧效果,平缓了原小说中过分激进的女权主义色彩,从而满足了观众的观影期待。除了情节设置之外,林翠、叶枫、苏凤等电懋当红小旦的表演,时髦的服装(及膝的短裤和裙子、流行的发型等)、时尚的生活(击剑运动、网球运动、航空学校等)、现代生活方式(电话、汽车、舞会、西餐、飞机等),这些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赢得了广大影迷的欢迎,也让这部电影获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望云《人海泪痕》(1940)初版五千册,不到三周就全部卖完,在当时的香港文学界是一个奇迹,而作品也反映了当时南下文人对资本主义香港的批判姿态。小说故事发生在1940年广州沦陷之后,中山大学中文系高才生周平从广州逃到香港谋生的经历,在兰桂坊两层租屋里,他与租客陈太、赵辉夫妇、任海生夫妇以及二房东三婶之间发生了很多患难与共的故事。这部小说颇受夏衍《上海屋檐下》(1937)的影响,讲述的是香港都市贫民的生活。同时,最后以周平的因公殉职结束,强调的是方玛利、阿辉夫妇他们这一批香港贫民在他的精神指引下,继续在乱世中谋生图存。望云谈起自己的小说改编,“我最初把《人海泪痕》写成了一本电影剧本,放在抽屉里两年多,无人过问。大众报要我替他们写一部小说,我觉得该题材不错,于是我把它写成一本小说,给他们按日刊登。办法是每天写八百字。写了八十九天,眼看要全部写完了,却来了一个问题,须在一天之内把应该尚有十天的文章结束,于是好好的一本书,却功亏一篑。然而当大众报也停版之后,却有人想起可以把它改拍电影,于是草草卖了版权,让李铁先生把它改编成电影”。《危楼春晓》(1953)就是脱胎于李铁导演的港产粤语片《人海泪痕》(1940),演员阵容也有相当的重合,其内容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贫困生活,一幢破旧狭小的二层旧楼里住着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放高利贷的黄大班(卢敦)、洁身自好的舞女白莹(紫罗莲饰)、乐于助人的司机梁威(吴楚帆饰)、文艺青年罗明(张瑛饰)。电影一改小说原著的悲观绝望,基调是乐观进取的,就如梁威每日挂在嘴边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人物塑造上,张辉(的士司机梁威)、周平(记者罗明)、方玛利(舞女白莹)三个形象都有着改变。张辉作为的士司机被老板欺侮的情节拿掉了,只留下他从有工作到丢工作的线索;周平记者工作也只留下了他找工作到换工作的线索,把他的新闻工作者的理想部分全部删去;方玛利没有变化,只是将她也与周平一样出身中山大学的身份删掉,仅仅保留舞女的身份。同时,电影中的罗明、梁威、白茵等一众都市底层人民,展示的是大家互助共渡难关的合作精神,与原著中讲述社会不公平的批判角度颇有不同。电影中多了很多都市日常生活的描写,影片中的罗老师和白茵本来计划请大家一起在生日宴会大吃一顿,但偏偏事业不顺,最后在威哥的帮助下,请大家吃了一餐街头小吃,但大家开开心心,之后,罗明本来在《人言日报》上发表小说,另谋一条生路,但没想到主编是个混吃骗喝的人。在诸般不如意之下,他选择了投靠租赁公司的资本家叔叔。影片最后,罗明幡然悔悟,自愿捐血帮助难产的威嫂,得到了大家的原谅。结尾部分,醉八仙再次道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句子,让全剧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也表达出患难见真情的社会伦理观。
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金庸及其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金庸《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的风格,因着其中的文化中国的外衣,使得左、右翼电影界都能接受,其小说“触电”展示着金庸武侠小说中“侠”、“义”和“情”的无穷魅力,这不只开启了金庸小说影视化的历程,也为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学生态,提供了最原始的历史图景。此阶段的金庸小说改编为粤语片,以峨嵋公司出品为主,场景拍摄,制作简陋,内容主要是突出民族情怀,“救国图存的民族情绪,对曾经历抗战洗礼的那一辈粤语武侠片导演,完全是意气相投,所以当时的粤语武侠片,也自然地承袭了这种民族情绪及对社会秩序的渴望和诉求。”金庸小说将武侠故事放置在乱世之中,其中满含着对抗战以来中国时局的政治思考,如“射雕三部曲”的历史背景分别设置在金代、南宋和蒙古时期(《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元代末期(《倚天屠龙记》),其中的政治势力的分布类似于抗战时期,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三股政治势力。还有,对文化中国的文学塑造,都是离散中国人,包括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精神食粮。金庸这样谈到:“电影是一种与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小说中好的,在电影中未必一定也好。最好的改编,除了保持原作的主要情节与人物性格之外,次要的可以删除,也可以增添,但最最重要的,是要在电影中表达原作的精神。”可见金庸这个时期对文学改编的追求,这个时期的金庸剧更多的是把握主要情节的改编,尽量贴合原作的精神,加上金庸自觉地参与其中,使得这个阶段的小说改编并不是那么离谱。
另外,金庸具有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金庸描写的武功,摆脱了传统方式上单纯的打打杀杀,而是从传统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使粗俗的武打场面变得高雅化,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学术气息。例如《神雕侠侣》中美女拳法的招式“嫦娥窃药”、“文姬归汉”、“木兰弯弓”等多来自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掌故。洪七公降龙十八掌中的招式例如“飞龙在天”、“见龙在田”等大都是从《易经》中借用过来的,段誉的“凌波微步”也是从曹植的《洛神赋》借鉴而来。再加上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反对传统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任性杀戮”观念。如作者极力批判《笑傲江湖》中林平之的复仇意识。尽管金庸并不反对杀害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但极力批判冤冤相报和滥杀无辜的思想。再如《神雕侠侣》中杨过为父报仇,本来自己念念不忘复仇,但屡次被郭靖夫妇善良精神感化,当得知父亲的为人和死因,更是惭愧不已,从而彻底放弃复仇观念。另外,在小说《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被设定为男性,其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自宫”做铺垫,进而突出东方不败变态的欲望膨胀。在小说中对于“葵花宝典”的出处略有交代:前朝皇宫中的一个太监,而这位太监则是武林高手。由此可知首先创立葵花宝典神功的是位男性,而修炼葵花宝典的第一步便是“欲练神功,引刀自宫”。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后记中说“这部小说并非有意地影射文革,而是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这些可谓是金庸武侠小说最初主题的完美演绎。五六十年代金庸剧是其武侠小说经典化的最初一环。直到1970年代邵氏新派武侠片的兴盛,金庸剧再次进入经典化的过程。
三、结语
毋庸置疑,五六十年代南下影人对现代文学的改编有着重要的经典化作用。首先是宣传现代文学经典。毕竟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而言,现代文学也只是刚刚过去的文学,对于当时的华人圈,其实也是一种文学启蒙。如中联创业作《家》上映后,影评家们就迅速做出反应,如“在粤语片的水平上说,尤其是在最近半年的粤语片水平上说,应该说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我觉得导演吴回在这个戏里是卖力的,而且似乎在极力寻找一些新的东西,比方配乐纯用中国旧业,而避免那些更容易迎合观众习惯的‘时代曲’,就是一例。其次,粤语电影一向以能否赚取‘妈祖’眼泪作为能否赚钱的估计标准,他这次用不太庸俗的手法,来处理《家》,可说是一种冒险”,这些介绍都加深着观众对巴金小说的多重理解。其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文化中国的传播,有人直言“巴金的作品,有太多的激情,中联公司所拍的《家》、《春》、《秋》和《憩园》之能感动人心者,也就是在电影上发挥了这种激情”。对封建制度的抨击、对传统华族文化的影像化以及展示现代中国的文化想象,这些都是现代文学经典化的另一重含义。
另外,香港文学中的很多创作因子都被后来的作家和导演继承,如李安《好男好女》中父亲和三个女儿的故事,很明显地看得出郑慧《四千金》对他的影响,再如王家卫在《重庆森林》(1994)中对飞机和空姐的运用,《花样年华》(2000)对上海移民一族的怀旧,都有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影子,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今昔香港电影之间充满着缠绵悱恻的复杂关系,而这种种关系绝对是研究文学与电影关系的新视角和方向。
附录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左翼电影公司所拍摄的中国(包括港台地区)现当代文学作品
续表
20新联1960年11月24日《虹》李晨风李兆熊茅盾《虹》21凤凰1961年5月31日《雷雨》朱石麟朱石麟曹禺《雷雨》22华侨1961年6月14日《金粉世家》(上)李晨风李兆熊张恨水《金粉世家》23华侨1961年6月21日《金粉世家》(下)李晨风李兆熊张恨水《金粉世家》24华侨1961年11月8日《落霞孤鹜》左几李亨、潘藩张恨水《落霞孤鹜》25华侨1962年2月28日《满江红》左几何愉(左几)张恨水《满江红》26华侨1962年5月23日《似水流年》左几左几张恨水《似水流年》27华侨1962年8月2日《夜深沉》左几左几张恨水《夜深沉》28新新1962年9月27日《浪子双娃》(又名《莽汉双娃》)袁仰安袁仰安老舍《骆驼祥子》29凤凰1964年8月13日《故园春梦》朱石麟夏衍巴金《憩园》30新联1965年4月15日《英雄儿女》李晨风李兆熊鲁迅《铸剑》
附录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右翼电影公司拍摄的中国(包括港台地区)现当代文学作品
续表
12电懋1956年10月19日《春色恼人》易文徐訏徐訏《星期日》13亚洲1957年3月8日《半下流社会》屠光启易文赵滋蕃《半下流社会》14亚洲1957年4月4日《爱与罪》唐煌吴铁翼王洁心《爱与罪》15电懋1957年5月29日《情场如战场》岳枫张爱玲张爱玲《情场如战场》16电懋1957月11月14日《四千金》陶秦陶秦郑慧《四千金》17电懋1958年1月1日《人财两得》岳枫张爱玲张爱玲《人财两得》18邵氏1958年10月30日《丹凤街》李翰祥李翰祥张恨水《秦淮世家》19电懋1959年4月9日《桃花运》王天林张爱玲张爱玲《桃花运》20电懋1959年5月21日《玉女私事》唐煌秦亦孚杜宁《女儿心》21电懋1959年12月17日《兰闺风云》陶秦陶秦郑慧《兰闺风云》22电懋1960年1月28日《六月新娘》唐煌张爱玲张爱玲《六月新娘》23电懋1960年4月21日《母与女》唐煌秦亦孚痴人《母与女》24邵氏1960年5月26日《后门》李翰祥王月汀徐訏《后门》25光艺1960年10月3日《雷雨之夜》陈文黄炳茂曹禺《雷雨》26邵氏1961年11月1日《手枪》高立王月汀徐訏《手枪》27电懋1962年10月11日《南北一家亲》王天林张爱玲张爱玲《南北一家亲》28电懋1963年10月2日《小儿女》王天林张爱玲张爱玲《小儿女》29邵氏1964年1月18日《新啼笑姻缘》罗臻杜伟张恨水《啼笑因缘》30电懋1964年2月12日《啼笑姻缘》(上集)王天林秦羽张恨水《啼笑因缘》31电懋1964年2月26日《啼笑姻缘》(续集)王天林秦羽张恨水《啼笑因缘》32电懋1964年7月24日《一曲难忘》钟启文张爱玲张爱玲《一曲难忘》33电懋1964年9月9日《南北喜相逢》王天林张爱玲张爱玲《南北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