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引发高职实训室管理的思考
2019-08-01李立国张庆旭
李立国 张庆旭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职教20条为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管理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实训过程管理以及实训室功能的开发一直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始终关注和谈及的话题,职教20条中引企入校、社会培训、“1+X证书”等名词的出现也引发高职实训管理人员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社会培训;“1+X证书”
一、实训室管理模式的改革
引入开放型实训室管理模式是高职实训室管理改革的方向之一,打破高职教育传统的实训室的管理模式,保留课程教学传统的实训室格局和实训功能,应用与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技能提升。课余时间向学院及其他系部对外开放,为有需求的教师和学生群体提供场地,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素养。实训管理部门与学院团委、各系部学生管理部门统筹协作,为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小组、技能大赛训练小组提供学习平台,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创新创业学习小组、自治区级国家技能大赛训练及有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教师辅导讲解和实训室开放应用。通过校园“易班”、班级微信群、QQ群的方式,实现实训室资源信息化功能,逐步完成校内实训室资源共享和课外需求的网上预约功能建设,服务教师使用和学生自学,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使用功能拓展。
二、建设基于岗位需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中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引企入校、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既可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让学生参与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室,同时营造出更贴近企业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弥补和修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最终通过企校联合的建设思路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高综合实力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鉴于此发展理念,高职院校应尝试构建新教学模式,使高校实训室的功能建设具有地区经济特色,针对校企双方的各自需求,可以形成由企业出资,学校为其提供专项技能型人才的方式(订单班)完成合作,另外,高职院校在实训室建设上,要充分结合企业生产需求,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训室,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到企业工作现场,为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高职教育的实训室要满足企业及社会培训的的需求
《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第七条要求高职院校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和实训室是开展職业培训的重要平台。不论是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还是社会对现代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标准,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获得职业能力证书成为现代企业选择就业人才的标准之一。减少理论教学课程比例,增加实践实训教学训练培养一批到企事业单位有职业资质,并且很短时间就可以熟悉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因此,实训室便是最好的平台,通过实训室学习形成自己的思路与理念、锻炼自己的各项技能,养成个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最终取得相应职业能力资格证书的综合业务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要符合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需求,并基于此对传统的实训室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理念的建立进行调整及优化,使得高职教育的实训室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舞台,学生可以在这个舞台上翩翩起舞。
四、“1+X证书”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试点
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教育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主要的改革部署,也是重大的创新。“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和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设计。通过实训设备资源共享、实践教学功能优化等手段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综合学校优秀师资力量,邀请行业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共同组建人才培养团队。选择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紧缺型复合型技能人才,通过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地和大型企业的生产现场开展“1+X证书”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试点。
《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为职业院校的相互竞争带来了挑战。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实训管理教师,如何科学的管理实训,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教之路愈加漫长。
参考文献
[1] 吴研.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J].福建轻纺,2019(3):5.
[2] 张蕴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奋力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