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
2019-08-01杨添
杨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规模数量的不断增长,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涉及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那企业物流管理便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正所谓机遇总伴随着挑战,现阶段中小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当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缺陷,笔者以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况为切入点,对造成当前现况的本质进行探索,以期能为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促进中小型企业物流的快速推进。
一、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当代中小型企业发展进程中,物流管理可谓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当前正处于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飞跃,与国内经济新常态化的新时代背景中,外界环境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物流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受到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利润逐渐下降,只能不断开辟新的道路以降低成本来维持发展,因此物流管理便称为当下中小型企业降低成本的突破点。优化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进而更好地减少成本扩大企业利润,推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进程,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扎稳脚跟。
二、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缺陷
(一)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根据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明显偏低。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多都拥有独立的物流管理部门和专业物流信息管理部门,这些往往是中小型企业最为缺乏的。同时,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对应企业物流管理缺乏创新力,企业专业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匮乏,更缺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面对企业物流管理出现的种种困境,企业的物流管理業务进展会出现滞后现象,无法与其他部门很好的协调,效率低下,制约企业发展前景,而这些因素最本质的导火线,就是企业管理理念的落后。
(二)缺乏网络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现代化进展的不断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渗透程度越发广泛。然而面对这种新形势,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网络信息技术的了解和相应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立,逐渐与时代脱轨。部分中小型企业尽管具备少量物流管理的软件设施,但是对于这些软件的应用仅仅局限于版块化的使用,多用于人工记账的替代上,信息化的应用却无人问津。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缺乏对完善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导致企业其他资源也无法自由调配,物流管理效率大幅降低,归根结底就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缺乏。
(三)专业物流管理人才资源匮乏
近些年来,各中小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知,然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资源的匮乏,成为了当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瓶颈。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与资金限制,导致企业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号召力与吸引力也就相对薄弱。新时代下,迫于外界环境与企业发展的压力,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更专业、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上也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来讲,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人才资源专业素养相对较差,这无疑为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发展雪上加霜,无法实现中小企业转型的目标。
三、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物流管理认知,实现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对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重视程度与地位偏低的现状,中小型企业务必要强化自身对物流管理的专业认知,明确物流管理在新时代大背景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创新物流管理理念,并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促进物流管业业务的顺利进展。同时中小型企业还可以积极借鉴大型企业或具有代表性的新型企业管理理念,从上而下改变企业高层从业者对于物流管理的传统认知,了解现代化物流发展形势,并于融会贯通,创新一条与自身企业发展现状相契合的物流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完善物流信息化体系构建
对于中小型企业缺乏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企业应当强化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的资金注入力度,建立完善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企业物流管理,更需要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支撑,以数据为基点,为企业物流管理提供可行性策略。因此,完善中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务必要结合实际,构建一个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
(三)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储备资源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前景的核心资源,建立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中小型企业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下重要任务之一。对于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物流管理人才资源的匮乏造成的种种企业缺陷,相关部门务必要深刻意识到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在企业中的关键地位,来促进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的建设。一方面,中小型企业可以召集本企业相关人才储备,开展外出学习活动,借鉴学习其他优秀大型企业物流管理相关知识以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薪资水平,提高对社会优秀物流管理人才的号召力与吸引力,促进企业物流管理不断创新与发展,以实现小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的提高。(作者单位:武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