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大量空巢老人现状对社区养老问题的分析及初步建议

2019-08-01樊敏陈婷婷

今日财富 2019年18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社区

樊敏 陈婷婷

据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达2.5亿,并且人口老龄化速度仍在加快,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实地调研为基础,提出目前中小城镇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社会资金与财政资金相结合以完善社区养老的基础设施等初步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及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在中小型城市及城镇留下大量空巢老人。老年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年龄较大的老年人群体更加需要受到照顾,因此近年来新型社区养老的模式被提出并实践。虽然社区养老的模式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展顺利,但在中小城镇的普及情况并不乐观。

二、社区老人养老的现状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以安徽省滁州市实地调研为例发现,社区老人比例占较大比重,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因,还有很大一方面因素是社区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空巢老人。而在小城镇,社区的基础设施非常有限,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非常严峻。大部分老人独自生活或者带着孙子孙女生活,生活来源基本上只依靠微薄的养老金,生活水平极低,还有部分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被送到当地养老院生活,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剩下极少数老人是和子女同住,一起生活,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较好一点。老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问题都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更难谈得上老人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了。

目前,当地政府也在尽最大努力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情况,社区对那些生活极其困难的老人会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呼吁社区的群众主动帮助社区空巢老人。社区志愿者组织也会不定期去困难的老人家中打扫卫生,与老人谈心交流,得知老人有特殊困难,整个社区一起想办法解决。通过实地走访社区部分老人可知,虽然留守老人生活困难,他们生活在社区中还是有一定幸福感的。

三、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很多老人要么自己生活要么被送入养老机构,但是年龄稍高的老人生活难以正常自理,而且随着一对老人中某一个先逝世,剩下的老人更难自己一个人生活,像这样的老人在社区中有很多。通过调研敬老院、养老院等发现这里不少老人都是因為老伴去世而自己一个人无法生活,而子女由于在外地工作等原因也无法照顾,这些老人因此被送到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事实上很多老年人并不愿意离开居所长期住在养老机构中,在养老机构中虽然有很多老人一起居住,但相当一部分老人仍然觉得自己很孤独并且表示非常想念子女。

就在社区进行养老的老人群体而言,目前虽然大多数社区已经具备基本职能与设施,但是对于老年人服务这块还有很大改善空间,尽管已经具备基本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一些针对老年人关爱与交流的活动。调研发现老年人活动中心只有少数老人坐在里面,两三个老人彼此之间偶尔聊聊天,甚至大部分时间老年人活动中心并没有老人,形同虚设。根据社区负责人介绍,他们由于工作上其他事情很少会开展关爱老年人的具体专项活动,而且他们也没有专门人员负责社区养老设施管理。社区老年医疗保健资源普遍匮乏,而当前昂贵的医疗费用,造成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此外,社区还缺乏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留守老人很少有娱乐活动,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这对老年人精神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社区中已经有一些基础养老设施或者锻炼设备,但是都比较简陋且使用率不高,在规模及数量上也无法满足社区老年人需求。这些现象不是某一个原因导致的,而是城镇经济水平落后、养老制度不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不规范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四、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退休收入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正在逐步完善的阶段,而由于我国职工收入水平的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职工日后退休金水平。退休金基本上是大多数老人仅有的生活来源,较低的收入无法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就更不用考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了。我国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及退休金制度,尽量实现公平,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经济来源。

(二)财政压力较大,观念认识不到位

养老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经济利益不高,目前基本上依靠政府供给,地方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单纯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完全解决我国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虽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有关养老助老服务的政策规定并没有正式出台,直接造成社会重视度不高。社区养老是一种较新的养老模式,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较完善,但是很多中小城镇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开展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造成目前社会中普遍社区养老观念不强。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大环境下中小城镇地区物质基础及经济条件比较薄弱欠缺,目前扶贫与养老助老两大任务使地方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在全员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大背景下,很多地方将扶贫放在政府工作的重心位置,集中注意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忽略养老助老的任务。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政策进行规范管理,基本上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造成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一些大城市社区养老的服务效果较好,中小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则明显不规范。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强制地方政府开展好相关养老助老的工作,对地方养老情况没有形成固定的检察制度。

(四)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

目前各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且没有相关制度进行约束,提供的养老服务很难达到相应水平。据调研发现,原本数量就不多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这严重影响到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此外,养老助力志愿者队伍普遍由青年学生组成,人员欠缺力量较弱且不稳定,难以让大多数老人均享受到。

五、改善社区养老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资金与财政资金相结合,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

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实现依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养老需求等就地养老,很好地保障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及精神需求,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的模式对各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一旦实现将可以节省很多资源,养老院和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投入和负担会大大下降。社区养老基础设施是保障养老服务质量的基本硬性条件,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注入并完善分配使用制度,保证社区养老设施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应当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社会资本结合,采取多方资金相结合以解决社区养老资金问题,减轻财政资金压力。社区本身也应该出台相关制度规范本社区养老设施的使用,提高养老设施使用率,保证社区所有老人均享受到相關服务,将养老服务落到实处。

(二)规范工作人员结构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体系应由多部门构成,不同部门分配不同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优化工作人员结构,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定期安排培训,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团队,可以从社会上招募志愿者,互相帮扶,实行志愿者入库管理。避免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主义及单一化,提高服务的质量及多元化,在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其精神需求。

(三)建立健全社区养老监管机制

目前社区养老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进行管理导致服务效率低下,效果不佳。要想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奖惩机制来规范管理,对社区养老开展过程进行监管,可以考虑配套相应绩效考核机制,将责任分担到各个部门,提高服务效率。

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刚刚起步,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展较顺利,但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普及社区养老有诸多困难,资金问题是首要障碍,单纯依靠财政资金供给会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如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养老项目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其次,政府应该出台相关养老方面的政策进行规范,社区应该建立完善的机构体系将服务落实,多方合作才能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将其落实。(作者单位:1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社区
养老生活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