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析
2019-08-01宋冉冉胡子鑫
宋冉冉 胡子鑫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是立国基石,农村教师则是兴国之源。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农村基础教育中应优先发展农村师资队伍。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并将持续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问题的研究,分析问题的多重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建议,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质量。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112-02
一、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综述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农村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农村教师学历有所改善,农村师资队伍的力量有些增加。然而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结构尚不合理
高学历的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大多由民师转正、招教考试等构成。许多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大多为大专水平,学历层次偏低。许多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能力没有提升,学历价值也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同时农村的中老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比重极高。尽管大多数中老年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其固有的观念根深蒂固,接受新思想的能力较弱,而且不能再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使整个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课技能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不相适应,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二)师资队伍数量呈负增长状态
由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教学条件差,让一些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对此望而却步,造成此地教师极为短缺,数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环境差,致使许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专业对口的教师比例降低,专业教师数量减少;退休教师人数的增加,新进教师的不足,导致师资严重匮乏,多出却少进。另外,男性优秀教师流失过于严重,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导致农村教师归属感较低,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全面教育,21世纪要求农村教师适应全面教育的不断发展,更加踊跃的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等。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与要求有很大差距,农村教师的科研能力低,整体素质欠缺。目前,有许多中老教师,仍然凭借已有的经验教学,在上课期间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逐渐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阻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城乡二元化越来越明显,尽管现在二元结构有所缩小,但仍不容小觑,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造成城乡资源分配不均。例如城乡基础设施配备、教师工资待遇等差距较大,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比较差,甚至由于城市与农村的户籍限制,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因此,许多教师看低农村,热衷于去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工作。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在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城市人口享受产假、伤病补贴以及养老金等福利,而农村人口却不能享有与城市同样的福利保障,因此,导致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高学历教师更加渴望进入城市从教,以追求城市户口及城市待遇,而农村却无人问津,一些农村学校甚至由于教师跳槽过多,导致生源减少,最后只好停止招生。
(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聘任制度存在问题十分突出。教师聘任政策过于一言堂,大多数学校在聘任教师时,都是校长一锤定音而不论教师教学能力高低,聘任很难做到唯才是举。同时,聘任制度实施过程缺乏指导与监督,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修正与改进。另外,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对农村教师选拔聘任的指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甚少,这种现象强化了“应试教育”的优势地位,造成了教师间拼命争取升学率以求晋升的追名逐利等恶劣风气。
(三)政府投入少,教师待遇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比重低,尤其在教学设备、学校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过少,且比重不断下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财政支出多、负担重,使其无法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另外,由于师资队伍建设资金不足,教师的经济收入与其付出存在较大差距,甚至教师工资还存在拖欠状况。 这些都有可能使教师士气低落,直接导致教师职业认同感低下。
(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目前中小学教师考核中的评价机制还极不完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农村中小学领导把学生升学率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标准。重视教学成绩,过多重视结果评价。另外,许多农村中小学会出现评价不透明的现象。在学校日常管理的评优评奖中,考核方法不够规范,考核主体单一,许多教师、学生、家长无法参与到评价中去,这种考核非民主化的现象无疑割裂了学校与教师、家长的联系,部分教师甚至因评价结果不理想而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家长内心不满,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创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体制
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质师资持续向城市流动是导致师资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促进城乡教师有序流动,增进其定期交流,才能保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均衡发展。注重培养基础教育教师形成定期流动的意识,把参与定期流动视为自己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义务,学校也应只保留教师的聘用关系,为教师定期双向交流政策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也需为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以及城乡交流方面给予经济支持。
(二)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结构
1.强化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为适应新世纪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发展、现代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必须提升自己,加大培训力度是其重大举措。提倡并鼓励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通过培训、继续深造等方式加强学习,不斷提高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首先,应关注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个人发展状况,鼓励教师通过远程学习、函授等方式进行培训;其次,使一批教师进入省级或国家级重点培训行列,培训结束后,让培训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使全校教师共同学习;最后,引入一批专家学者在学校进行公开讲座与培训指导,使教师从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首先,应为年轻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机会,参加专家学者讲课讲学,从而帮助年轻教师开阔眼界。其次,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切实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使他们在教学岗位上能够迅速学习本领,从而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后续力量。最后,在严格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吸引年轻教师在此任教,给予其奖励,建立优秀教师奖励金,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教学活力。
2.分类、分级、分专业确定教师资格
我国目前教师资格考试不甚严格,任何人都能够参加各科的教师资格考试,为了迎合现在考试要求,大多都取得主干科目的证书,而教学却兼任其他科目,使得农村教师连任多门课程司空见惯。因此,现在应严格要求不论什么科目的教师,具体规定其教学能力、资格证书时限,教师按照其资格证书进行其本专业的教课,严禁胡乱任教。另外,应多提升一些除主科以外的教师资格通过率,使音体美教师可以学有所长,同时农村学校也应多招收一些艺术型教师,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工作待遇
政府财政支持是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发展的保障,政府只有大力增加教育投入,广大教师才能有参加培训的资金,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财政拨款应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改善其硬件条件设施,建立以財政支持为核心、吸引多方教育投入的机制。
同时,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使其工资待遇不低于城市,加大对农村的津贴补助。国家补助是农村教师资源的有力保障,因而,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补助制度应当全面开展。在职称评审方面,使教学质量高、优秀的农村教师优先评级。县里除了给教师发放正常的工资外,还额外有其他特殊补助,对工作态度好、讲课能力强的教师除了颁发荣誉证书外,也要增加物质鼓励,从而极大地调动大家的工作主动性,在提高教书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所以学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从多元的角度去考察教师。学校领导应当对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可以考虑把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查核评价分开,这样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注重对教师工作每个细节、每个阶段的考核,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建立透明健全的考核制度,学校要严格按照章程来评价教师。
另外要创立规范的教师评价制度,首先,让教师自我评价。对自己情况进行分析,自己评价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力求改正。其次,要构建完善的他评机制。要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须开展多方民主评价,学习者评价、家长代表评价、教师互评等,并使其纳入法制,使其更加具有权威,完善相关法制法规。最后,健全相关考核评价程序。上到学校领导,下到每位学生,都要认真按照评价程序来评价教师,在网上进行不记名评价,收集教师评价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公布最终评价结果。
四、结语
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通过促进城乡教师双向交流,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其结构,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师德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来推动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
参考文献:
[1]付国军.嘉荫县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5.
[2]肖武.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讨——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04.
[3]房艳梅.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19-20.
[4]马丽,冯文全.四川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21-22.
[5]刘京娟,楚颖惠.基础教育师资要求与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人才,2012(8):230-231.
[6]丁德科,王昌民.论基础教育师资硕士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4):16-17.
[7]赵爱荣,张有龙.德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借鉴[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17-1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