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及外译嵌入英语专业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9-08-01万燕黄唯唯邹璆
万燕 黄唯唯 邹璆
摘要:通过专业实践、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将地方文化及外译嵌入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以“地方文化及外译”为主题的专业实践,提升了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进行地方文化外译的能力;将地方文化及外译嵌入英语专业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地方文化及外译 专业实践 问卷调查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025-03
文化外译(仲伟合,冯曼,2014:57),从狭义上理解,是将本国文化形态和产品通过目的语这个媒介向目的语国家进行传播的活动。从广义上看,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所有外译活动究其实质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交流活动,因此,一切外译活动都可以视为文化外译活动。近年来,文化外译研究在翻译领域中颇受热捧,并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根据入选CSSCI的外国语文类期刊刊登的论文来看,在研究内容方面,典籍外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诗词等人文社科领域,如《论语》《孙子兵法》《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文军,2013;胡安江,胡晨飞,2012;王颖冲,2014;党争胜,2012;鲍晓英,2014等)。要在研究内容上有所突破,地方文化外译是大势所趋,可以使文化外译的内容更丰富,更富有成效。
地方文化是指特定区域范围内独有的文化,是与特定区域环境相融合的结果,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石春让,2017)。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有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方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地理背景相关联,地理背景的范围大小不一,风貌千差万别。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地方文化可以是特色鲜明的单要素的文化,也可以是丰富多元的多要素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载体呈现出来。
将地方文化纳入英语教学,在国外已是普遍共识,且多以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在国内,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测试显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掌握远远高于对本国和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对本土文化了解甚少。对于地方而言,将地方文化进行外译并对外宣传,对于提升地方城市的国际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英语教学中,将地方文化引入英语教学,加大教学中的地方文化含量,这是应用型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由于不同地域其地方文化不同,目前我们都还没发现适用于我校所处地域的地方文化外译教材,这方面的教学活动开展得也比较少。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了以“地方文化及外译”为主题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在专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地方文化及外译”主题的专业实践
为了顺应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改变英语专业学生的“地方文化失语”状况,培养学生搜集、分析、研究文化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文化外译和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我们开展了主题为“地方文化及外译”的专业实践活动。将江苏地方文化引入英语教学,加大教学中的地方文化含量,这是我校作为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及社会调查能力,使学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顺利将本土文化传播出去。
在专业实践完成之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英语专业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知情况。绝大多数学生对江苏地方文化了解程度一般,大多数学生表示能断断续续地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的地方文化,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对本次专业实践调查的主题“地方文化及外译”比较感兴趣。在江苏地方文化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前五名依次是地方饮食文化、地方旅游文化、江苏民俗文化、江苏服饰文化、江苏影视文化。
在专业实践开展之前,英语专业学生以5~6人为一组,分成了若干个小组。结合各组学生的兴趣点和导师的建议,确定了调查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有:从目的论视角看苏州博物馆文物名称及介绍翻译;目的论观照下无锡市惠山古镇景点文化及外译研究;目的论视角下苏州园林文化的英译研究;浅析无锡饮食文化的外译;江苏地方服饰文化及外译;无锡南长街特色文化外译。
学生在此次专业实践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网络搜查法、文本资料查阅法等。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认为的主要难点集中于前期资料查阅整理、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撰写专题报告上。导师就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难,给与了专业的指导,给出了许多建议。学生能够根据导师的建议和要求,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顺利完成调查,撰写合格的专业实践报告。
在专业调查报告中,学生指出了地方文化外译中现存的问题和翻译难点。对译者来说,地方文化外译有以下困难:译者本身对地方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对有些术语甚至有误解;譯者本身词汇量不够,翻译中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等表达,翻译后的文化缺失,含义深厚的术语翻译成过分简单的英文表达,在归化或异化策略中难以取舍,在音译、直译、释译、加注等翻译技巧中难以取舍。学生也就相关翻译问题、难点,提出了一定的应对策略。
二、语言教学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里的文化,不仅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也包括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们的地方文化。对于这一点,在这一次的专业调查中,学生有了切身的体会。具体表现在:
1.实践反映地方文化教学十分必要
学生对于本土文化不够了解,67.05%的学生表示对江苏地方文化了解一般,17.05%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只有9.09%的学生表示可以流利准确地用英语介绍地方文化。这说明,不仅是学生英语能力有待提升,同时地方文化背景知识也有待学习,以免造成翻译困难。调查问卷表明,76.14%的学生表示地方文化外译的难点主要是自身对地方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对有些术语甚至有误解。
2.实践反映学生对于地方文化外译有较大兴趣
15.91%的学生表示对此次专业调查的主题“地方文化及外译”非常感兴趣,64.77%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同时在江苏地方文化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依次为地方餐饮文化(72.83%)、地方旅游文化(56.82%)、地方民俗文化(47.73%)、地方服饰文化(32.95%)、地方影视文化(31.32%)等。而对于教育文化(13.64%)、大运河沿岸传统文化(12.5%)和传统工业文化(10.23%)则兴趣较小。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旅游和民俗较为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对于教育、大运河文化、传统工业文化这些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亟待通过文化教育、通过专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
3.实践调查内容尚处在浅尝辄止的阶段,很少关注深层次的地方文化内涵
学生实践调查内容较为具体,如影视剧字幕翻译、民俗活动名称翻译、美食名称翻译、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导游词翻译等。虽然69.32%的学生表示翻译时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等表达,如青花瓷等文化负载词,大部分学生在分析翻译时,选择的译例都是相关研究中经常被探讨的,如探讨美食外译则提狮子头、扬州炒饭等;探讨民俗文化则提到舞龙舞狮等。学生关注的点较为具体、琐碎,欠缺新意,对所研究的民俗文化缺乏深刻了解。
建议学生在翻译吴地美食名称时,为探究其美食名称的特点,可以和蜀地美食或者是北方美食名称进行对比,或者探究其美食名称在构词上及修辞上的特点。如此一来探讨适合某类吴地美食名称的翻译方法,比逐个探讨具体菜名更具有实践意义。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还发现:无锡自清末民初开始,民族工业不断发展,传统工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同时也是教育大市,其教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其外译资料却少之又少。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以后进行地方城市外宣的重要领域,也为地方文化外译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三、地方文化及外译嵌入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将地方文化及外译嵌入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我们采取的是“专业实践+英语教学”的模式。本次英语专业实践以本专业和本专业学生自身现状和发展为立足点,旨在帮助本专业学生掌握更多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在今后就业规划等方面有更清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作出更好的规划,更突出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我们在此次专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开设“地方文化外译”课程的必要性,这将使地方文化真正地嵌入英语教学中来。
学生通过此次专业实践,认识到当今时代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感受到翻译对于地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通过本次专业实践,有47.73%的学生表示愿意未来从事与地方文化外译相关的工作,且有11.36%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从事此类工作。另外,70%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此次专业实践为日后撰写论文奠定了基础,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翻译课程中所学习的翻译理论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加深了对翻译理论的理解。
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实践+英语教学”的模式,将英语教学内容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拥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认识到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地投身于实践调查之中去。80%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此次专业实践有助于扩展视野、增加见识,了解地方文化。另外,学生还可以突出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小组分工,大部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文献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较突出的同学。
总之,“地方文化及外译”的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地方文化,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英语水平;也为学生日后撰写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开展实践调查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语
语言教学和文化密不可分,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外译能力,在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是应用性的一大体现。实践表明:通过“专业实践+英语教学”的模式,将地方文化嵌入英语教学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及社会调查能力,使学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顺利将本土文化传播出去。这充分证明了将地方文化及外译嵌入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梁林歆,许明武.文化外译:研究现状及其对外译工作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12):109-112.
[2]仲伟合,冯曼.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文化外译研究体系的建构[J].外语研究,2014(3):57-62.
[3]刘金龙.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的地方特色文化外译原则[J].池州学院学报,2017(2):6-10.
[4]汪庆华.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5(3):100-104.
[5]文軍.汉语古诗英译的描写模式研究——以杜甫诗歌英译的个案为例[J].外国语,2013(5):72-81.
[6]党争胜.中国古典诗歌在国外的译介与影响[J].外语研究,2012(3):96-100.
[7]鲍晓英.“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J].外国语,2014(1):65-71.
[8]石春让.新世纪地方特色文化外译的模式[J].池州学院学报,2017(2):1-5.
[9]许钧,穆雷.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0]王颖冲.中文小说译介渠道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2):79-85.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