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加快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
2019-08-01
为推进海南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扶持广大农民种植高效甘蔗来实现产业脱贫。2月28日,海南省甘蔗学会和海南省糖业协会联合举办了2019年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现场观摩会,现场演示甘蔗机械化收获、甘蔗宿根机械化管理和甘蔗新品种展示。国家糖料体系相关专家、海南产糖市县农机农技部门负责人以及甘蔗合作社、种植大户近百人参加。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提质增效基础上,巩固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将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范围覆盖到划定的所有保护区。”由此可见,国家对糖料蔗的种植越来越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食糖总产量1 000余万t,而消费量已达1 500万t,供给缺口近500万t。国际糖价逐渐回升,行业发展预期良好
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成员、海南省甘蔗学会理事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杨本鹏介绍,在农村劳动力日益匮乏、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势逼迫之下,海南近年来积极向广西、湛江等主产区看齐,逐步掀起了甘蔗生产从机耕整地、开沟种植、下种施肥、中耕培土直至收割装运等所有环节都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热潮。
观摩会现场,洛阳辰汉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一天可收获50~70 t甘蔗,每吨收费110元,而海南今年砍甘蔗的人工费涨到了200元一吨。机械收获效果得到大家普遍认可,让广大蔗农看到了甘蔗生产大幅度降本增效已经完全成为可能,科学栽培加上机械化作业将使甘蔗种植收益大幅增加。
甘蔗生产的主要成本包括土地、劳动力、农资成本,中国甘蔗的生产成本是国外的3~4倍,单看收获成本则是国外甘蔗主产区的5~6倍,基本没有竞争力。因此,推行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杨本鹏告诉记者,海南甘蔗产业的出路在增产降本,目前人工成本已占到海南甘蔗生产成本的50%,如果全程采用机械化管理,可降低人工成本20%~30%,单单一亩地的采收劳动力成本就可减少300元以上。
让杨本鹏更为担心的是,除了劳动力成本较高外,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未来5到10年内,农村将面临没人干重劳力活的困境。
“国家反复论证,我国的甘蔗种植和糖业还需不需要,从今年一号文件精神来看,结果是必须加强,因为糖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必须有保障。”杨本鹏海南西部的六七十万亩土地,如果不种甘蔗,受土壤水肥条件和农民劳动技能的限制,也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作物。因此,海南甘蔗生产提质增效和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
海南省糖业协会秘书长李京介绍,甘蔗糖业是海南的传统产业,虽然随着多种产业的发展它已经不再是全省性的支柱产业,但在西北部地区它仍然是舉足轻重的、无法割舍的产业。当前海南甘蔗产业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困难,面对来自国内外食糖市场和多种作物的竞争,只有通过增产降本才会有效益、有出路。尽快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是甘蔗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最关键的措施,也是推进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另外,海南西部地平、少雨的特点也非常适合甘蔗生产机械化。
为了尽快提高海南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不久前,海南省糖业协会和甘蔗学会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振兴海南甘蔗产业的意见》,提出:一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本厂蔗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普及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二要大规模地引进省外甘蔗机械来琼作业,组织甘蔗生产大户和农机人员参观学习;三要积极扶持培育本省甘蔗农机服务组织;四是优先推广应用甘蔗砍收和装载机械;五是普及适宜机械化耕作的农机农艺技术,做好蔗地连片整合、规划,推广适宜机械化采收的甘蔗品种;六是对制糖设备工艺进行必要改造,以便机收甘蔗顺利进槽等。力争用3~5年内推动全省50%左右的蔗地实现全程机械化。
甘蔗生产实行机械化需要适宜的品种作配套。为此,杨本鹏甘蔗科研团队经过8年努力,选育出了5个适合海南气候、土壤条件,且适合机械化种植、田管和收获,同时也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性优良的“中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目前中糖1、2号已获农业农村部甘蔗新品登记,中糖3、4、5号也正在进行甘蔗新品种登记的前期工作。
(摘自《农民日报》,2019-03-04,操戈、邓卫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