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秩序的基础
2019-08-01梁鸿泽
梁鸿泽
亨廷顿着眼于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进行行现代化这一现状,富有洞见地提出了的有关政治秩序的思想。“政治秩序论“即”强大政府论“,是将政治秩序作为现代化的前提,强调权威的政府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的一种理论。它旨在通过树立权威来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以保障国家平稳地渡过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阶段。而政治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政治秩序的基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将政治认同作为构筑政治秩序的基础因素之一,其有关政治认同构成政治秩序的思想十分具有理论意义但缺少进一步的寻本研究和分析,贸然把其作为政治秩序的基础还是不够准确的。
一、政治秩序中的政治认同维度
亨廷顿强调:“政治秩序也部分地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新型社会势力被动员起来参与政治的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1)。亨廷顿没有点明政治认同这个概念,但阐释了与其相似的“政治共同体”。他认为,基于认同的秩序是好的,而不基于认同的秩序是政治衰朽的表现。政治衰朽,是基于认同的秩序建立不起来,只能通过军人干政而建立的“普力夺政体”。政治共同体中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势力,并将它定义为“种族、宗教、地域、经济或者社会地位方面的集团”(2)。他强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受社会变革的影响,许多新兴的社会势力或主动或被动地涉足政治领域。这时,政治制度对新兴社会势力的包容程度,即政治制度与社会势力的关系,能否建立高水平的政治共同体,深刻地影响着有效的政治秩序的建立。亨廷顿对此提出了维系共同体所需要的三个因素:两个敌对集团互相改变看法、有在基本原则或道义职责上界定能够联结各社会集团的纽带和建立起能包容并反应道德和谐性和互利互惠性原则的政治机构。简而言之,就是各社会势力相互妥协并在一定标准下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起能够调和各方利益的政治机构。这是亨廷顿对成功的政治认同的观点。
笔者认为,政治秩序涉及认同和不认同,而政治认同更侧重于强调政治韧性。但恐怕政治認同不能作为政治秩序的基础。亨廷顿是从具体层面上将政治认同化为政治共同体的概念,并更进一步阐述如何建立政治共同体来确立政治认同,增强政治韧性。他强调基于认同的秩序,是良好的政治秩序,而不基于认同的秩序,是政治衰朽的表现。可问题在于,他仅仅说明了如何将新兴社会势力纳入进社会共同体来增强政治韧性,理所当然的将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秩序的基础,这一倾向“技术社会学”的对政治认同的观点却忽视了几个重要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新兴的社会势力?,这些所谓的“新兴”的社会势力为什么有机会参与政治?以及为什么有时候它们不被动员进政治参与?简单来讲,亨廷顿将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秩序的基础是一种并没有充分考虑新兴社会势力的产生和新兴社会势力被动员进入政治参与成为“新兴”的过程的“理想之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的社会势力产生一定会有某些因素的刺激。政治秩序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吸纳这些“新兴”的社会势力来达到政治稳定?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产生新兴社会势力的经济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扩大,一些社会势力变得足够强大成为所谓的“新兴社会势力”,因此有被动员进政治参与,避免在野式搅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统治者才将其包容进政治之中。而亨廷顿曾多次弱化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只是提到二者有相关度。他曾说“实际上,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3)亨廷顿更着重强调社会渴望的满足与否,即社会心理对政治的影响,也着实未提到新兴社会势力产生和纳入政治参与的原因和过程,存在着理论上的困境。
二、共产主义政治认同的基础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进行了评论。他将马克思与列宁的政治理论进行了分立。他认为“对于马克思来说,关键是社会阶级;而对列宁来说,关键却是政党。”(4),他又强调“他(马克思)不承认政治是一个自主活动领域,也不认为政治秩序是超越社会阶级之上的。而列宁却把政治制度即党提高到社会阶级和社会势力之上的地位。”(5)他指出,马克思认为的政治秩序的基础更多的依靠的是无产阶级自身,而列宁的政治秩序的基础是以革命为职业的革命家队伍,亨廷顿将列宁的这个队伍等同于政党。他认为这个革命家队伍的组成来自各个社会阶层,他们强调获得由几乎独立于任何社会势力集团以外的知识分子灌输的革命意识的前提下,达到超越眼前经济目标的,具有更广阔范围和需要的政治目标。
笔者认为,亨廷顿将马克思与列宁政治理论分立是不准确而且是错误的。亨廷顿做出这种错误的判断归因于两方面。第一,亨廷顿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的学说,过分关注社会的演变与发展;第二,亨廷顿没有跳出自己以西方为中心的怪圈,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共产主义有所隐性的偏见。
马克思与列宁在政治理论上细节方面不同,其的差异只是一种表层现象,二者的理论在根本上具有同构性。马克思强调历史动态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强调历史的客观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更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等待”资本主义最终被共产主义所取代。而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政治理论,更强调某些时候革命的可能性。由于当时俄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为保证革命运动的稳定性,列宁因此更倾向于组织主动性和独立性强的革命家队伍。事实上,列宁是依靠工农群众来打造革命家队伍和工农武装来组织和进行革命,并未脱离社会阶级,列宁的革命家队伍即亨廷顿认为的列宁的“政党”,在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的代表,职业革命家也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而进行革命。亨廷顿只看到了列宁打造革命家队伍,却忽视了列宁通过什么打造革命家队伍。他没有注意到政党反应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弱化了政党的阶级性。
三、政治秩序历史演变的规律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全书基于亨氏的“政治秩序论”强调强大政府的作用,讨论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政治秩序。他先后点明了了权威政府对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初期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政治稳定防止政治衰朽的措施,经济发展、革命、改革、政党等各个具体因素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笔者认为,亨廷顿的学说给当时和后世的处在政治转型期的国家提供了良好的模板,固然富有创新性。但亨廷顿的理论缺陷就在于没有将人类历史的延续性作为其学说的参考要素,而是只着眼于人类历史晚期,并基于此展开对政治秩序的论述。事实上,在关注政治秩序时,我们不能仅仅探讨一个秩序的建立问题。我们更应关注“政治秩序的社会变化”,即政治秩序的演变,考虑不同秩序更替的问题。
政治秩序的演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表面上看,政治秩序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政治产物之一,是历史背景下各方达到均势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秩序进行演变。原有政治秩序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因素都慢慢发生变化,各方因素开始变得不平衡。随后,这种变化不断累积,当历史环境在某一时刻出现特殊事件,量变最终引起质变,各方因素最终又达到了新的平衡,从而形成了新的政治秩序。从根本上来讲,政治秩序的历史演变规律,就是占统治地位的的阶级的历史变化规律。统治阶级的地位不同,主导世界的方式便不同,形成的政治秩序就会因此变得不同。因此,谁更符合历史发展水平,谁更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谁就会主导政治秩序的演变,推动政治秩序的发展。
四、总结
塞缪尔·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对政治秩序的基础的论述所产生的瑕疵和错误,经笔者考察,阐述如上。这种错误主要集中在没有考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而盲目地把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秩序的基础,在未深入研究马克思与列宁政治理论地基础上错误地把马克思与列宁的政治理论进行分立,没有充分地总结历史进而忽略了政治秩序的历史演变规律。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部书作虽然有些许瑕疵,但其在当时和后世的地位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在世界学术理论界引起巨大轰动,更给在政治转型过程中的第三世界国家上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关于进行理论研究与探讨的重要启示。20世纪中叶以来,众多学派交锋激烈,许多新颖的学术思想蓬勃发展。我们在研究政治学时,不仅要追根溯源,充分地学习历史、总结历史、考虑历史、综合运用历史,更要深入学习诸多学者与大家的理論,进行全面而又综合的思考。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研究,进行未来的、历史的预测,给当代政治学一个中肯的评价,为当代政治学的发展注入动力。
注释:
(1)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XIII
(2)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8
(3)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
(4)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75
(5)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