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芬顿法预处理废水技术在邯钢焦化厂的应用实践
2019-08-01张东波邵有辉
杨 帆, 刘 欢, 张东波, 邵有辉
(河钢邯钢焦化厂,河北 邯郸 056015)
引 言
焦化废水的来源中,剩余氨水总量最大,占到焦化废水产量的一半以上。焦化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废水可生化性差、水质变化幅度大、废水毒性强。对于焦化废水控制仍以末端处理为主[1-2],邯钢设计焦化废水处理能力130 m3/h,实际100 m3/h。为了减少好氧区泡沫,或多或少使用了新水进行消泡,这对好氧区负荷起到一种稀释作用,却造成了吨焦排水量超标。2015年1月1日起,新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规定,吨焦外排水≤0.4 m3,限制了稀释水添加量。本工艺置于生化系统的前端,微电解技术为核心,耦合了Fenton氧化+絮凝沉淀技术作为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技术,有效提高了生物处理前的可生化性,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降低甚至无需稀释水的添加,保证吨焦外排水达标。
1 工艺设计流程
依据微电解协调催化氧化处理焦化废水技术的小试、中试试验结果,在参考水处理工艺和总结废水处理的基础上,确定了“两级微电解+催化氧化+絮凝沉淀”的焦化废水预处理工艺。整个工艺来水为调节池来系统,系统出水进现有集水井,而后进入后续生化系统。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处理设计目标见表1。
图1 微电解-芬顿法处理工艺流程
表1 设计目标
项目COD去除率/%BOD/COD挥发酚去除率/%氨氮去除率/%目标≥40≥0.35≥30%≥25%
2 工艺运行参数和项目实施效果
在工程调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优化运行参数,使得处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1 工艺运行参数和药剂投加情况
主要的控制参数见第150页表2,药剂投加情况见第150页表3。
2.2 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投产后稳定运行3个月的数据指标见第150页表4。
从月平均数据来看,出水指标能够保持基本稳定,COD降低40%以上,氨氮在17%左右,挥发酚也能达到设计要求,降低率在30%以上,可生化性提高了40%左右。
3 结论
使用微电解强化预处理后,焦化废水性质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表2 工程控制参数
表3 药剂投加量
表4 进出水指标
1) COD明显下降。由运行数据分析可知,通过微电解预处理后,对COD的去除效果明显,进水由平均2 000 mg/L下降至平均1 000 mg/L,去除效率大于40%。氨氮和挥发酚去除效率也能达到设计要求。在微电解、絮凝沉淀等共同作用下,有机物污染物被大量氧化去除,可有效降低后续生化处理的污染物负荷,降低新水的使用量。
2) 可生化性B/C比明显上升。由运行数据分析可知,通过微电解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提升明显,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微电解等作用,废水中含有的大分子、难生物降解的物质被部分去除,使其降解为小分子,容易被生物利用的物质,另一方面,废水中含有的酚类、氰化物、硫化物、PAHs、二噁英等对生物产生毒性的物质被降解,废水的生物抑制性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后续微生物的活性和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2]。
3) 生物铁促进作用。由于铁是生物氧化酶系中细胞色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Fe2+/Fe3+氧化还原进行电子传递,铁屑过滤出水中新生态铁离子能参与这种电子传递,对生物反应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生化反应速度[3]。此外,氢氧化铁和微生物絮体形成的生物铁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不仅因吸附作用富集了有机物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而且吸附能力强,有利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强化了生物处理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