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修补更新背景下的老旧社区的提质改造

2019-08-01韩飞

中华建设 2019年2期
关键词:风貌空间社区

韩飞

中国的老旧社区多为依托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片区周边形成的,为产业区就业人口及其家庭提供居住、生活和公共服务的社区,是见证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社区,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居住人口常常互为同事及朋友,邻里之间的关系、交流较新社区频繁和融洽,充满“人情味”。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数量急剧攀升、公共和商业服务不断地细化、公共空间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和开发建设的模式化,导致老旧社区的生活矛盾不断增多,内部活力缺乏空间进行释放,社区文化难以得到表达。这就需要我们探索社区文化内涵,提高社区幸福指数、美化社区景观形象,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核心途径。

一、城市修补的概念与要求

城市修补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也是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系统工程,既要保护原有肌理,又要允许建设发生,新老巧妙结合成为关键,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解决老旧社区的功能与社会高速发展之间不匹配问题。

城市修补的主要目的在于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其目的是要填补和完善基础设施的缺失,符合现在社会发展下生活的基本需求;增加公共空间,提供可供周边居民活动、游憩和交流的场所;改善出行条件,推行“窄路密网”的布局理念;保护文化,对于具有历史记忆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塑造整体风貌,通过对现有“标准化”、“批量化”设计和建造的建筑进行改造,形成标示性的、和谐统一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风貌。

二、老旧社区存在的问题

1.整体格局

由于老旧社区建设年代久远,建设与发展依赖主导产业的发展,建设目的旨在为厂区工作人员提供居住场所,所以在建设前期缺乏系统性规划的引导和对各类服务设施需求的预测和分析,通常“边想边建、按需建设”,导致整体公共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经济发展较好的产业周边的老旧社区通过公共服务资源的织补和改造,勉强能够支撑社区内部的正常运转,但相较于新区,仍然很难追上整体城市发展的步伐,经济发展较差的产业周边的老旧社区,更是每况愈下,由于缺乏资金解决现有矛盾,很多老旧社区已经无法承载人们生活的需求。

2.交通系统

老旧社区的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年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新兴理念的提出和居民需求的不断细分,老旧社区的路网在应对当前机动车交通功能上已经捉襟见肘,更难满足现代背景下对步行环境、慢行系统和人车分离的要求。

同时由于建设年代和规范的要求存在差异,老旧社区用地的局限性和经济飞速发展导致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社区内停车设施残次不齐。90年代后新建的住宅小区,建设较早的多层住宅楼和平房,对停车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布局,造成老旧社区中机动车辆大量占据道路,社区绿化和公共空间,影响居民的生活、社区安全和道路交通的顺畅。

3.公共空间

计划经济时期的老社区因为急于解决职工居住问题,小区建设多以单一功能居住作为首要考虑对象,缺乏人文关怀和对公共关系的考虑和研究,存在着容积率过高和公共开放空间不足的问题,导致居住方式过于封闭化和碎片化,尤其是当大量增加的机动车停放侵占了社区内原本就不足的公共开放空间,导致老旧社区的居民严重缺乏人际交往、文化交融、健身娱乐和安全生态的公共空间,老社区街道呈现的“宜居性”和“人性化”不足。

4.景观风貌

现存老旧社区的发展多依赖于早年重工业的发展,因此老旧社区多围绕工业厂区建设,我国早年的工业厂区建筑多以“苏式”、“俄式”建筑为主,多层居民楼和平房也多参考该风格进行设计与建设,随着时代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块,现代住宅设计在统一的规范下进行“模块化”、“标准化”和“批量化”设计,并且为了满足日益激增的人口在老社区内部的“见缝插针”式进行施工建设,导致新老建筑在风格上存在差异,有些差异甚至导致了整体风貌的不协调。

同时,老旧社区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忽略生态景观的植入、人文特色的塑造和沿街立面的美观,只是单一地从功能角度出发,从目前的角度来看,缺乏“生命力”、“趣味性”和“美观性”。

三、老旧社区提质改造的策略

1.小区开放、建立慢行绿道

以“窄路密网”为原则,地块长度宜为100米。120-150米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步行街区。然而200米以上的相邻地块往往会变得相互孤立。老旧社区里的居住小区以解决居住问题为首要,同时考虑到安全问题,导致老社区的住宅小区动辄上万人的规模,地块尺度达到了200米*200米甚至以上,同时采用了封闭化管理的模式。由于老小区“寸土寸金”和“建设成熟”的原因,想要直接加大路网密度难度颇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只有打破各地块间封闭化的管理,在大地块内部设置步行道串联,形成整个老旧社区多功能慢行系统。

大地块人行步道解决方案示意图

2.优化断面、规范道路停车

对于路幅较宽,有条件设置路边停车带的道路,划定标准停车位并进行严格管理,并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隔离,防止机动车开上路牙侵占公共空间违规停车;对于较窄的道路,在保证交通商场的基础上,规划单边停车带,避免窄路两边停车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对于人行道较宽和建筑后退距离较大的道路,建议占用部分人行道宽度,形成“港湾式”泊车位,避免机动车因人行道较宽而侵占进行违规停车。同时以石墩、绿植和行道树等方式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进行隔离,保证行人安全和公共利益。

3.见缝插针、梳理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分为公共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在基于“小区开放”形成的慢行绿道上,结合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形成具有游憩功能的公共私密空间节点,丰富老旧社区的绿道步行系统;通过规范停车位,适当加宽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充分利用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内的绿化空间和沿街商业门面的退后距离,梳理和营造公共开放空间。

4.立面改造、和谐景观风貌

旧社区的老建筑具有时代特色,多以公共建筑和多层建筑为主,式样较现代建筑复杂,颜色较浓重,高层建筑作为整个社区景观风貌的大背景,造型和风格不宜过于强烈,应以简单的立方体造型和玻璃幕墙饰面为主,形成干净整洁的景观背景,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低层建筑,达到整体风貌和谐统一的效果。通过对建筑功能,建筑高度、现状和新建的建筑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改造和控制措施。

四、结语

城市修补和旧城更新是今后规划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大部分的旧城改造仅停留在“穿衣戴帽”的表面文章上,并未从老旧社区居民居住习惯、交通改善等方面做出彻底的更新。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的发展,“新社区”将来也会变成“老社区”,本着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不仅“老社区”面临着更新,规划理念和手段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但不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会改变,社区的改造在都应该是考虑到人的居住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和人与物质的联系,保证城市里的各区域随着时代健康地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风貌空间社区
社区大作战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空间是什么?
包裹的一切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影像社区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