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改革开放大潮下波澜壮阔的平民奋斗史诗
2019-07-31邵将朱月莹
邵将 朱月莹
由导演孔笙和制片人侯鸿亮联手打造的年代剧《大江大河》,凭借深沉厚重的历史肌理和朴实纯粹的精神质地,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剧作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不俗的口碑。作品通过描摹时代变迁激流中的芸芸众生相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人们思想状态与价值观的衍变,刻画出平凡人物不平凡的心灵世界,旨在以真诚而细致的创作理念填平不同年龄圈层观众之间的情感鸿沟,以磅礴而震撼的叙事机制架起自改革开放初期至今40年两个时代的对话桥梁,开掘出不同于传统献礼剧的独特审美意蕴、精神品格和艺术特色,以呈现小人物在大背景下对命运的求索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堪称近年来兼具审美格调、时代温度、价值思考于一体的年代剧精品。
一、小切口展现大时代,深情讴歌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大江大河》通过对金州化工厂技术明星宋运辉、小雷家村改革先锋雷东宝和电器市场个体户杨巡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小人物的塑造及其命运转折的生动描摹,有条不紊地将工、农、商三种社会职业类别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三种经济形态,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大江大河》將体量庞大的改革开放剧情有条不紊地置于工、农、商三种社会领域来刻画,更是利用“大时代小人物”的巧妙构思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恢弘递变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小人物的命运转折和戏剧冲突来呈现。该剧重点聚焦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改革浪潮,将个体经营者发展之路作为副线来生插叙呈现,这种“两主一支”的叙事策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作品对于剧情内容丰富性和立体性的需求。在剧中,金州化工厂作为中国国有经济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发展的缩影,深刻反映出国营工厂在时代巨变的社会大背景下亟待转型的矛盾与困难。随着宋运辉大学毕业后历经一番“波折”走进金州化工厂,盘根错节的利益纠纷、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以及急需更新的技术观念等矛盾问题跃然于影像之上。不论是宋运辉一进厂便被误以为“站队”水书记一派而被迫卷入厂内的争权夺势之战,还是坚持技术革新的他屡次遭到厂内“保守派”的反对和指摘,都是改革开放浪潮中处于转型期的国有经济所面临的尖锐矛盾冲突的真实观照。
除了国有经济处在改革浪潮中,剧中还有在国家政府扶持的春风下,以小雷家村为主要叙事空间的集体经济改革。小雷家村从联产承包、兔种饲养、兴建队企、家畜养殖一路走到和省市大厂公开“打擂台”,在改革先锋雷东宝书记的带领下一步步摘掉了特困村的帽子,而在这个充满荆棘的过程中,农民面临改革开放初期政策风云变幻的迷茫、村镇企业发展初期激烈的思想碰撞以及发展过程中政企之间的矛盾冲突等问题,均得以重点描摹。《大江大河》有力度、有深度地对集体经济的改革进行全景式的广角呈现,体现了农民群体在改革浪潮中挑战命运、不懈奋斗、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强大向心力。
《大江大河》植根时代现实,深挖中国故事,追求当时年代生活原本形态的缓缓流淌,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营造出热气腾腾的生活质感和百姓情怀。支线剧情中,杨巡从贫困村庄肩挑两担馒头出去走街串巷讨生活做到电器市场个体户中的领军人物,抓住市场的商机发家致富过,也因利益驱使落入陷阱。当他面对无人光临的困境时,站在电器市场门口一把火烧掉所有伪劣商品并宣告从今以后只卖正品的一刻,势单力薄的个体户身上不屈的精神品格在熠熠生辉,千万个体户的心路历程得以彰显,个体的尊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表露无遗。
在《变革中国》一书中,美国作家罗纳德·哈里·科斯用“迄今为止有关中国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最深刻的洞见”[1]一言来形容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历史抉择,饱含着多元思想交锋和多层时代肌理的40年漫漫征程,描绘着中国人敢想、敢拼、敢作、敢当的奋斗图景,书写着中国人勤谨、勤勉、勤思、勤学的人格品质。《大江大河》作为一幅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百态图卷,必将触及大历史、大时代的跨时空演绎。该剧匠心独运地将改革开放以来几乎人人参与的社会矛盾、生活矛盾缩影至几个小人物的生活变迁,以落脚于个体的小事件填平时间距离、拉近观众心理,以小切口展现大时代的叙事格局建立关于“勤劳”和“奋斗”的跨时空对话机制,触发观众的共鸣燃点。
二、小人物体现大智慧,倾情书写国人奋斗心灵史
关于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从马克思的“从具体现实生活中塑造人物”,再到卢卡奇“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及其外化”,从人物环境统一论再到关注人物精神品格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开始跳出“讲好故事”的初级标准,将讲述人物的精神成长史作为更高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目标,以形塑丰满立体的品质性格、奠定深层多元的精神底色、还原真实细腻的心路历程为终极意义。在《大江大河》中,不仅有“改革开放中的人物”,更有“人物的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先锋派”群像的生动塑造,将社会变革中人性的多变和精神的觉醒作出立体化描摹,通过小人物体现大智慧,传递出身处改革开放大潮的国人坚守、坚毅、坚韧的奋斗心灵史。
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以丰富的戏剧冲突和鲜明的叙事节奏,撑起了全剧“两主一支”的主要人物塑造结构。因父亲成分不好而备受牵连的宋运辉虽以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分数线,却最终只能是姐姐放弃录取名额来保全他上大学的机会,就此他承载着全家人的殷切希望和期盼,也因此奠定了他珍惜当下、知足感恩的性格底蕴。大学毕业后进入金州化工厂这个国营大厂,即便因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分配到最基层的“三班倒”车间,号称“累不死”的宋运辉也从不懈怠对技术的钻研和对业务的精进。宋运辉诚以服人、宽以待人、德以育人的处世智慧和认真踏实、勤恳上进、有礼有义的精神品质无一不向观众彰显着那个时代为理想而奋斗着的熠熠光辉。
该剧除了深沉稳重的宋运辉,更刻画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另一群体代表——雷东宝。他脾气火爆、冲劲十足,凭着一股“让全村青壮年都能娶上媳妇”的热血当选了小雷家村书记,自此拉开了以分田到户为起点的农村改革大幕。为带领全村农民走向共同富裕,他前向小舅子求助,后向徐县长问计;面对曾经出卖过自己的老猢狲仍旧不计前嫌、知人善任;他顶着四面八方的反对却依然坚决果敢地做出重启砖厂和兴办电线厂等具有前瞻性的抉择,成功打破市县领导层对小雷家村发展战略的质疑。敢拼敢闯敢为先的性格、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品格使他最终闯出了一条成功的集体经济变革之路。雷东宝这个“改革先锋军”的形象处处传递着国人在变革之路上不抛弃、不放弃、认准目标向前冲的自强精神。
另一方面,《大江大河》对于小杨巡这个角色成长历程的刻画则突出了现实题材作品“人生百态面面观”的职责。他早早辍学帮助母亲承担起弟弟妹妹的养育之责,背负挑着馒头讨生活的辛酸,一路打拼做到电器市场的个体户,曾为眼前利益走上了贩卖伪劣产品的投机倒把之路,也曾大义凛然、意志坚定地火烧伪劣产品、彰显个体户尊严。郑淑梅在《在传统的链条上——论电视剧审美的道德化现象》一文中提出:“电视剧作品往往着力展示人物道德完善的过程,塑造道德完善的形象以征服观众。”[2]杨巡的心路历程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在变革动荡人心浮躁的年代,会鬼迷心窍,也会浪子回头,是挣扎于时代浪潮中顽强成长、努力奋斗的小个体,也是挫折历练后自立自强、不忘初心的大丈夫。
除此之外,剧中的一些配角也是“小人物大智慧”的生动体现,形象塑造可圈可点。老猢狲这个角色固然不是讨喜,先是以宋家家庭成分作文章状告宋运萍姐弟,随后又在小雷家村的改革之路上横加干涉,然而却在村里人对包产到户质疑纷纷的时候早早签下了包产协议,在众人皆无计可施的追债问题上借着在过去的经验将其顺利解决,之后在为村里销售兔毛的工作上也有出色表现。对于老猢狲的刻画成功体现出了人性的立体和复杂,错误不断却也将功补过,他的身上无疑也是有着大智慧的,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年代中作为少数的清醒者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县里的情况非常熟悉,知道县里是有什么样的斗争,也知道我该什么时候出手。”
“艺术是人的自我创造或自我发现,人要把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前面,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他自己。”[3]黑格尔明确了艺术表达中人的审美意义的重要性。“人”才是改革开放题材剧的核心要义,人的思想变革和精神觉醒才是浸润、滋养每一代人心灵成长的源泉。关于改革开放中经济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的综合呈现已不在少数,然而关注人与时代的共生互动、描绘平凡却不平庸的奋斗历程,《大江大河》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三、小事件彰显大情怀,真情描摹时代变革中的人性人情
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既是与时代节奏的共鸣与互动,更是对人性精神的观照与互视。《大法官》的原著作者张宏森在谈及创作体会时说道:“我所作的写作上的努力,就是将故事和情节叙述推向后景,把心灵世界的东西放到当面,对一切人和事作出诗意的阐述、艺术的理解。”[4]具有深沉文学底蕴、厚重艺术内涵和真挚精神情怀的戏剧作品,往往注重对人性与人情的多向度开掘及升华。《大江大河》实在而真实地从多层次、立体化的角度,开掘作为改革开放主体的人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以深沉细腻、朴素自然的笔触从生活点滴入手,以小事件体现人性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彰显出建构时代精神脉络的大情怀。
一方面,该剧注重现实外在表征与人物内在情怀之间的互介与互文,将改革开放历程中的社会变革大事分解为一个个精心编织的具体故事情节,以跌宕起伏的戏剧矛盾和错综交织的情感纠葛来建构剧中人物所面对的主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桥梁,开掘人性的复杂多面,进而体现作品的宏观深度。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节奏无疑是欢跃、跳动、极具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着激情昂扬的斗志,然而该剧却摒弃了以热血十足的狂吼来衬托情节的手段,代之以平静而有力量的叙事手段奠定作品积极向上、浑厚悠远的品格基调,朴实纯真、自然生动的人物对白更是实现“拉近作品与观众之间距离”的美学追求的重要保证,使热切的情感与崇高的情怀缓缓流动于充满着时代精神的叙事脉络。故事情节或有剑拔弩张,或有峰回路转,但都共同还原出那个时代为理想而奋斗的群体执着的信仰、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另一方面,《大江大河》消解了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简单化区分倾向,对人性的真实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进行多维度开掘,非黑即白、性格单一的扁形人物固然不利于鸿篇巨制的年代剧内在审美张力的建构,且改革开放进程中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变革必然引起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格局自觉或不自觉的调整,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化观念格局的嬗变与更新。对于作为实践与精神主体的人的心态变迁的描摹刻画不仅是对人物情绪心理波动的体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折射,也是《大江大河》一类现实题材电视剧对时代生活的观照与渗透。
首先,该剧以激烈多变的矛盾冲突和扣人心弦的命运转折,对个体价值尊严和精神情怀进行艺术化的审美表达,从平凡的百姓视角聚焦时代巨变中小人物的生活奋斗史,以丰富的生活题材、多元的情感要素、引人深思的命运轨迹直击时代情怀。为了解决姐弟俩上大学的难题,宋运萍几次三番前往革委会递交材料,一个小小的档案袋却承载着全家深切的希望,“希望”这飘渺而沉重的二字,在宋运萍小心翼翼归置好档案袋后轻轻一抚的小细节中展露无遗。剧中主角之一宋运辉作为“右派”的后代,深受家庭成分所累,全县第一的成绩却面临在革委会大院里背上一百遍人民日报社论也上不了大学的困境,在最需要讀书的年纪却无书可读的绝望更是那个年代有着同样遭际的青年的真实写照,但也正是此时的历练奠定了他坚持不懈、沉稳执着的精神底色。对工作尽忠职守,对朋友真诚坦荡,“累不死的宋运辉”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对自我理想一次次反复确认,这也是为何他与虞山卿虽起点相同结局却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雷东宝,一个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铁血男儿,这样一个敢爱敢恨、干脆利落的大男人在面对妻子宋运萍时却也散发出万般柔情,后来宋运萍不幸一尸两命,这份从此阴阳两隔的悲痛和那句“终生不会再娶”的誓言显得格外沉重,像宋运萍这样通情达理、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好人却不得善终,这样的剧情安排无疑激发了观众内心的悲剧崇高感。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提到:“人物的悲惨命运使人恐惧,继而观众用怜悯来缓和恐惧,最后悲剧人物的神性火花让人肃然起敬。”“悲剧快感与其他快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通过崇高可以让人体验生命力的更高水平。”[5]当对小雷家村的强烈责任感最终使雷东宝从丧妻之痛中振作起来再次出发,使得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得以升华,进而更加感染人。
其次,该剧并不以塑造完人为审美价值追求,而是对人性的复杂多变和人的本质给予了合理和深度的剖析,为观众呈现了人物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在这部剧中,深沉稳重的宋运辉有着知识分子的傲气,在待人接物方面难免自命清高;古道热心、吃苦耐劳的雷东宝也逃不出一意孤行、狂妄自大的粗汉人设;身体力行、甘于奉献的老书记最终却落得贪污公款蒙羞上吊的结局;精明狡诈、诡计多端的老猢狲却为了给小雷家村追回欠款劳心劳力、为给村里长毛兔养殖业联系收购商多番奔波;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县委书记却走上了贪污腐败、侵吞公款的不归路……人性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好人坏人之间也从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分界,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和政治的改革,更是思想的激烈碰撞与革新,个体在社会浪潮的起起伏伏中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变化是复杂且未知的,但就人性的挖掘和表达而言,《大江大河》无疑做到了将笔触深探进民族思想心理的内层,开掘出了人物身上承载着的厚重历史内蕴。
以小见大的艺术表达,往往会带来别样的审美冲击力,从小人物身上折射出时代意识与社会观念的更迭和嬗变,往往最能引起观众的关注与共鸣。《大江大河》对于改革先锋们奋斗历程的描摹与书写,是极具当下意义的,面对初心的矢志不移、面对理想的坚韧不拔、面对挫折的百折不撓,都是那个年代人有梦想、有追求、有勇气的精神品质的真实写照;面对亲情的包容感恩,面对爱情的忠贞坚守,面对友情的真诚坦荡,更是对中国民族漫漫历史长河中重悌道、重情意、重信义的伦理纲常的有力折射。风云莫测的十年,描绘出至今几代国人的心灵与命运,那个年代为生活而挣扎、为梦想而奋斗的一个个小小个体如同涓涓细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岔路口百川汇集,最终归入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势不可挡。
诚然,作品在“改革开放先锋军”的群像塑造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和挖掘尚显缺失,对于作为主角之一的杨巡的情节线稍显跳跃,相比其他两位主角而言表现力度不足。但就作品整体来看,该剧不失为一部改革开放题材剧中用心用力用情的鸿篇巨制,其艺术语言与审美表达机制,为今后献礼剧乃至现实主义题材剧的创作均提供了宝贵可鉴的经验范本。
参考文献:
[1][ 英 ]罗纳德·哈里·科斯.变革中国[ 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6.
[2]郑淑梅.在传统的链条上——论电视剧审美的道德化现象[ J ].文艺研究,2001(2).
[3][ 德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M ].商务印书馆,1979:40.
[4]张宏森.我思故我在——电视连续剧《大法官》创作后记[ J ].电视研究,2002(2).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