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下高校人文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2019-07-31张玉晨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立德树人人文

张玉晨

摘要: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与“立德树人”的高校思政教育根本任务具有很好的契合性。“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人文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既是大学生成为“中国人”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人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0-0036-02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激起了多方对“立德树人”下高校人文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再思考。深耕细作“立德树人”下的人文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既是大学生成为“中国人”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有效融合的基础

“立德树人”下的高校人文与思政教育不仅有共同的价值理念,且相辅相成,这是两者能够有效融合的基础。

1.共同的价值理念。人文教育是对受教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高校人文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播,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修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审美,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如何确认价值,如何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与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涵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并进一步付诸实际行动的价值理念相互融合。

2.相辅相成。一方面,人文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蕴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以人文教育为载体,将文史哲等领域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生动化、具体化,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引领人文教育的政治方向。将“立德树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人文教育的教学全过程,是人文教育充分发挥其思政教育载体功能的前提和保障。

二、有效融合的价值

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人格品质和文化素养,更关乎祖国建设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人文教育,既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大格局气象,又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还能提升大学生的义务责任意识。

1.创新思维模式,拓展内涵外延,提升格局气象。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要义,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高尚的灵魂,教育大学生明白知识为谁所学,成才为谁服务;为什么目标奋斗,成才之后为谁服务。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中文明知识缺失、传统文化缺失、普世价值缺失、道德底线缺失等现状,而且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涵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了他们的人格,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对人文和思政教育思维模式的创新,是对高校人文和思政教育大格局气象的提升。

2.开阔文化视野,陶冶文化情操,提升人文素养。人文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教育。它以使人“成人”为宗旨,追求人文素养的完善,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价值取向。人文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让大学生了解到中国不同领域的基础文化、普世价值和社会文明,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文化情操,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学会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到正确处理义与利、理与欲、公与私、群与己、身与心的关系的养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3.体悟人生意义,激发心灵觉解,加深义务责任。当下,大学生精神空虚、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没有了对弱者的同情,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没有了对个体角色的自期与自律,没有了起码的道义感,没有了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人文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犹如一场精神风暴的洗礼,给大学生们创造集中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等多层次多方面关系的机会,教给他们学会对人生的思索,学习对心灵的关怀,形成对历史对社会的自我理解,领悟自己对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义务和责任。它在使大学生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人格能力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和人类培养合格的公民。

三、有效融合的创新

1.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大格局气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髓。儒释道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成为一种精神基因。深学细悟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创新人文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兼容并包的视野,将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儉让”的伦理准则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为精神和责任担当,与道家崇尚的“返璞归真、笃诚慈俭、顺应自然、贵柔尚谦、大道至简、大智若愚、上善若水”文化智慧,及释家提倡的“明心见性、慈悲为怀、悟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文化理念,相互融合,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大格局气象,充实和丰富当前人文与思政教育的内涵外延。

2.营造“讲、思、议”共活跃的人文教育课堂。长期以来,受到文化视野的局限,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看法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内容上仅仅囿于纯人文学科的范围,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社会科学的教育就算是进行了人文教育;学生知识储备得多了,眼界开阔了,就是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毫无疑问,人文学科教育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人文教育既要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传授,重视课堂,重视教,更要强调学生个体体悟与心灵觉解,强调群体讨论。提高讨论探究课比重,将课堂交给学生,围绕“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等领域,创设诸如——你将如何面对社会文化转型,为自身的日常生存注入中国特色的文化意义,以期超越个体生命的自然人属性,将自己塑造成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社会人属性;你将如何置身于中国“新时代”,关注中国社会改革及其进入深水区凸显的各种矛盾,以期将自己塑造为具有“主体角色”的“中国公民”;你将如何看待“全球化”格局,思考“地球村”所发生的各种宏大事件与国际难题,以期将自己塑造为具有“全球角色”的“世界公民”等与三观相关的重点课题,引导带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理解并重视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理解并重视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从根本上体现人文和思政教育的本质。

3.打造知识性与情感性相融合的讲课风格。大学生对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氛围具有一定的情感诉求,我们的教学应该尽量满足这份情感诉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人文教育思政价值的认知兴趣,就能有效地发挥课程的教育作用,也即成功地守护住课程的“教学底线”。

总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涵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让大学生成为“中国人”是“立德树人”下人文与思政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加强人文教育的政治导向和思政教育的人文底蕴,努力实现人文与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教育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重新统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Z].2016-12-0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6.

[3]黄军利.把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

[4]何国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社会科学前沿,2016,(5).

[5]马智芳.论人文教育的三种内涵及其现实危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5).

[6]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杨再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J].科学与财富,2014,(7).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立德树人人文
人文绍兴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