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7-31李博崔海燕艾荻
李博 崔海燕 艾荻
摘要:随着微文化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网络流行化。就现实角度而言,微文化动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以及内容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者的难度,弱化了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文中首先就微文化进行简要概述,其次针对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0-0034-02
从现阶段来看,微博、知乎等网络信息载体正风靡于大学校园之内,而现有的高校微文化依旧处于萌芽状态,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把握也缺乏主动性。
一、微文化的概述
微文化本身其实是近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其与传统文化既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关于微文化的准确化概述,因其存在的历史较短,所以时至今日社会各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过之于普罗大众而言,“微文化”应该是从微博兴起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新媒体资讯平台上的文化。2009年新浪网将国外流行的“Twitter(推特)”模式引入到国内,进而衍生而出的网络信息传播载体,正是这股新浪微博潮流开启了全民微博的时代。
二、微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微文化当中充斥着各种社会热点信息,会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大学生的思维理念,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集中體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更能被大学生接受。众所周知,微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便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基本上都对各类互联网门户网站、数字新技术十分熟悉,他们习惯利用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事物。无论是哪所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相比初中、高中时期明显会更加独立,学习以及适应的能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于微电影、微博、微信、天涯社区等新生网络载体接受得比较快。
2.能够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充分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相比较于过去的那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巧妙地利用微文化可以更好地让理论与实践互相融合。在过去,思政教育工作者大抵上都是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面对面”教育,这种纯理论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更无法让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3.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的时候都会碰到各种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传统的那套课堂思政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时代在不断地进步,过于顽固守旧的那套教育模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到烦闷与枯燥,进而丧失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热情。
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的挑战。微文化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难以想象的各种挑战,它会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思政教育固有的权威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课堂、公开讲座等各种形式去开展,以较为传统的教育形式来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确保大学生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并且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在微文化的思潮之下,导致很多教师的授课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不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2.微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随着微文化潮流的不断冲击,新时代衍生而出的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现阶段而言,微文化尚处于非主流意识阶段。对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既有健康、积极向上并且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同时存在一定的网络传播消极性,有时甚至还会有一些与主流思想政治教育观格格不入之处。总体来看,微文化带来的信息内容其实是良莠不齐的。
3.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挑战。在微文化时代背景之下,所有信息都将以十分迅猛的速度在网络上同步传播,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高校大学生作为微文化的“主流军”,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自然相对快速。可是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可能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才能保持与整个微文化时代的信息同步。若想利用微文化网络载体作为思政教育的阵地,教育者本身的综合素养一定要过硬,从技术角度来看,至少本身的各种信息传播、发帖、跟帖等基础操作一定要具备时效性,否则不管如何丰富的思政教育理念,也会很快被淹没在微文化之中。
四、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推进微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广大高校教育从业人员一定要积极地创新思政教育的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多掌握微文化时代背景下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多元化网络技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和学生一起构建更加平等、自由、和谐的关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政教育积极性,以此来推进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媒介素养。信息科技化时代的来临,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从业人员都能够掌握诸如微信、微博、头条新闻等较为主流的微文化传播技巧,能够灵活地玩转时下各类网络流行工具,丰富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媒介素养。而且,教育者本身只有充分融入微文化之中,才能寓教于乐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顺遂。总而言之,身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路人,除了需要完备的思想政治素养之外,还要求教学思路一定要更开阔,要学会融合微文化时代背景的实际情况,并且从中总结出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3.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在微文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同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微文化时代,更要大力地提高大学生的微文化素养,教会他们在网络世界区分优劣,抵制各种不良的信息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媒介批评、鉴别能力,合法合规地运用微文化网络传播载体。
4.努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媒体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微文化学习氛围。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就是一个有自我独立思想、有激情并且崇尚民主和自由的年轻人。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努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类的媒体实践活动,让微文化其中所蕴含的生动性融合其中,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微文化学习氛围。例如,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校内思想交流网,然后用其连接学生的个人微信、微博账号,在网站里面设置各级思政教育工作者为管理人员,各级管理人员负责屏蔽各种言辞过激、负面化的言论,并且鼓励学生多在校内网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交流,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而倾听学生的真实思想与声音。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随着信息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深入,以微博、微信为主流传播媒体的“微时代”已然到来,身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路人,一定要切身实地地加强自身微文化媒介素养培养,摈弃陈旧的思政教育理念,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为学生构建微文化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宋响文.浅谈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3):32-33.
[2]冯贺.微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理论观察,2016,(03):147-148.
[3]陈智.微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