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出发

2019-07-31王长庆王绍森陈宏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闽南地区闽南民居

王长庆 王绍森 陈宏

摘要:通过分析闽南地区所具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民居形式,以及近代以来的形式异化与空间演变,提炼闽南本土文化和建筑空间的独特性。进而以文化彰显和人文关怀为切入点,解读近代以来闽南地域性城市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提出城市建筑应兼顾文化传承与人文精神,从“过去的传统”走向“未来的传统”。

关键词:传统;闽南;城市建筑;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9)07-0065-70 收稿日期:2019-06-06

1闽南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与民居特征

1.1文化溯源

福建境内多山,全省总面积72.4%为中低山地,14.5%为丘陵,仅13.1%为平原,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阻隔了福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往来,也使得闽文化具有较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

闽文化的主要源流分为四个方面: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和海外文化。闽越文化是福建的早期文化。西周及以前,福建土著居民为“闽族”。春秋战国时期越人人闽,与土著闽人融合,形成闽越族。其首领无诸自封为闽越王,后被汉武帝所灭。闽越文化的特点主要为信鬼神,以蛇为图腾,现已难觅踪迹。

虽然福建与中原相距较远,但中原文化随着汉人四次大规模迁入福建依然对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唐永章二年(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定畲乱,陈元光任漳州刺史,以及宋元时期宋室南渡,为避战乱,中原百姓大量迁入福建,闽南地区真正发展起来。九龙江口的漳州平原、晋江口的泉州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使得闽南经济迅速崛起,中原文化中的合院式建筑和木构建筑也成为了闽南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之一。

但閩南依旧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困境,于是外出经商、另谋生路成为了当时很多人的选择,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和厦门港先后成为闻名一时的贸易港口。闽南有句俗语:“第一好过番(下南洋),第二好过台湾”。大量闽南人侨居东南亚,他们心系故里,回乡探亲时带回了形态各地的海外文化,大量的“番仔楼”(借鉴了东南亚地域特色和装饰艺术风格的折中主义建筑)开始兴建,成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作为“国际社区”的鼓浪屿上亦有较多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保存至今。

除此之外,闽文化还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除佛教外,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天主教均由闽南传人福建。清真寺、教堂、寺庙等均在闽南地区有较多分布,泉州更是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福建还有较多的民间宗教,比如妈祖——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保生大帝——吴夲等。闽南地区的祠堂、庙宇因其装饰丰富、色彩浓艳而独具地域特色。

1.2民居特征

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集中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合院式大厝、竹竿厝、土楼土堡等三种形式。在合院式建筑中,多院落大厝是闽南地区比较富有特色的民居样式,它以合院为基本格局,作纵向、横向拓展。结构体系依然采用穿斗式、抬梁式、插梁式等木结构框架,并以山墙作为承重支撑,屋顶多为悬山式或硬山式,外部稍显封闭,内部较为开敞。竹竿厝则是在闽南沿海商贸较为活跃的市镇,由于用地狭长、寸土寸金,而逐渐演化出的一种面宽较窄、进深很长、前店后宅、商住一体的建筑模式,依然保留了尺度较小的天井和阳台。土楼和土堡则主要分布在山区,出于防御的考虑,客家人用厚实的生土墙体筑造成圆形或方形民居,在功能布局和生活方式上依然能够发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

除此之外,闽南传统民居也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息。有学者认为,闽南传统民居中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与古代伊斯兰建筑手法相通。前文所提到的“番仔楼”以及“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也都源于本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呈现出“多元、开放、自信”的海洋文化特点。

2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形式异化与空间演变

2.1形式异化

基于闽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观念,发源于中原地带的传统民居在这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形式异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红砖白石、“燕尾脊”和嘉庚建筑。

不同于岭南地区、中原地区和北方民居多采用青砖、黑瓦,闽南传统民居的外部材料基本使用红砖、白石,或空斗砌筑,或拼花组砌,或“出砖入石”,色彩鲜艳,搭配合理,样式多变。笔者认为,闽南民居大量采用红砖白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当地出产,比如泉港后龙镇虎石村的隆庆红砖窑有600多年历史,当地黏土含铁丰富,制砖和砖雕文化传承至今。南安的石砻石(又称泉州白)、惠安的峰白石等也为闽南传统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建筑材料。第二是独创工艺,闽南地区的红砖统称为“烟炙砖”,“砖坯人窑烧制时侧立斜向堆码,以松枝为主要燃料,松枝灰烬落在砖坯相叠的露空部位,在朝上的一面熏成黑色斜斑纹”,独具特色。第三是地域观念,受海洋文化影响,闽南人敢于冒险、开放活泼,红砖、碧海、蓝天相映成趣,是“爱拼才会赢”地域精神的生动写照。

燕尾脊也是闽南传统建筑的典型符号,屋脊起翘,脊的两端形似燕尾,分叉后向空中延伸。燕尾脊形成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大量闽南人外出渡海经商,燕尾脊象征燕子归巢,寄托了亲人期盼游子归乡的思念。其次是受海洋文化的美学观念影响,闽南人装饰民居喜用曲线,燕尾脊形似渔船翘起首尾,乘风破浪,寓意海上往返一路平安。最后是闽南地区多台风、暴雨,屋脊起翘结合屋面弯曲,利于排水和抗风。早先闽南当地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才可以使用燕尾脊,后来逐渐在泉州、厦门、漳州、台湾等地广泛分布开来(见图1)。

嘉庚建筑的形成则主要得益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厦门的捐资办学。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的早期校园建筑大多经由陈嘉庚亲自督建,“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风格广为人知。陈嘉庚早年在东南亚经商,又有着浓厚的爱国和思乡情怀,因此嘉庚建筑呈现出西方柱廊、拱券、线脚与闽南传统屋顶、墙身相结合的折中主义特点。嘉庚建筑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务实。在建筑材料上,尽可能取自当地所产,减少运输成本,以石材为主体材料,经久耐用,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在装饰上,简洁、大方、朴素;在施工上,因地制宜,减少土方开采。陈嘉庚所聘请的惠安工匠技艺娴熟,建造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使得嘉庚建筑的细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十分耐看。厦门大学校内的早期嘉庚建筑还具有“一主四从”的布局特点,受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以水为轴,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在校园建筑中独树一帜。

2.2空间演变

闽南传统民居受气候和生活方式影响,出于实用功能考虑,在空间上也演变出了一定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闽南大厝的蹋寿和石埕,骑楼的檐下空间以及竹竿厝的天井和巷路。

闽南大厝很少户门与外墙齐平,几乎都会做“蹋寿”。蹋寿是指前厅正大门前的内凹空间,窄则一间,宽则三间,有些甚至内凹两次,称为“双塌”。大厝前设石坪,称为“石埕”,有些会以矮墙围合,有些则直接与道路连通。蹋寿形成了大厝内外之间的过渡空间,石埕则类似于小型广场,十分宽阔,大约与大厝一进的面积相当,除了晾晒粮食之外,在婚丧嫁娶、家族聚会、祭祀祖先等节庆活动中承担了重要的集散功能,也作为社会交往、戏班表演、临时市集和集会商议的场所。蹋寿和石埕弥补了闽南传统建筑中公共空间的缺乏,是闽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骑楼则最早形成于东南亚,在近代国民政府发起的城市改造中,输入广东和闽南地区。骑楼与竹竿厝密切相关。竹竿厝具有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功能模式,本身就在沿街面配置有檐下空间。有学者认为,竹竿厝的檐下空间是“埕”的压缩和演化,或许也可视为蹋寿空间的变异,与商业贸易中顾客的短暂停留和居民日常的社交活动相适应。后来的城市改造运动则无外乎增加了柱廊,统一了沿街立面,引入了装饰艺术风格。不管怎样,骑楼为过街行人躲避日晒和风雨提供了重要的灰空间,最终成为闽南传统建筑中重要的建筑语言。

竹竿厝又称“手巾寮”。虽然空间局促、规模较小,但由于闽南地区气候湿热、夏长冬短,住宅对隔热、通风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竹竿厝依然在內部营造了利于通风的天井和巷路空间。竹竿厝几乎所有的门窗都是通透的桶扇门窗,由棂条和可以上下升降的隔板组成,同时满足了私密性和通风的需求。除了天井之外,有些手巾寮还设置了“楼井”,楼井上方的屋顶采用气窗,对应气窗的楼板则只保留楼面桁木,铺设木格栅或者铁格栅,既可以行走,也可以通风。也有些楼井直接贯通,楼井四周的栏杆成为装饰的重点。竹竿厝对于通风的重视充分体现了气候适应性在闽南城市建筑中的重要,直接关乎使用需求和居住体验,对于建筑创作中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3闽南当代城市建筑特点

改革开放之后,闽南地区的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创作逐渐繁荣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以下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特征,既充分吸收了合院式建筑的布局方式和厅堂式的功能组合,富有浓郁的传统特色,又体现出多元、融合、开放、活泼的滨海气质;

第二,不忘传统,守正出新,既重视“燕尾脊”“红砖白石”等传统建筑语汇和“蹋寿”“骑楼”等传统民居空间的吸收,又力求在手法和工艺上体现时代感、创造新文化;

第三,充分考虑气候适应与使用体验,结合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和靠海、多山的地理区位,营造舒适的室内外环境,舒展而又通透,大气而又精巧。

4闽南当代城市建筑的文化彰显

4.1本土文化

4.1.1融合、彰显

闽南本土文化较为突出的地域特色成为城市建筑创作吸收、借鉴与传承的肥沃土壤,也赋予了闽南近现代城市建筑较为强烈的表达倾向,使其同样具有鲜明的造型语言风格和文化底蕴。

闽南地区重要的高铁、动车站和机场航站楼大多采用了传统“厝屋”的符号语言,比如厦门高崎机场T3航站楼,“以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上下弦杆变坡拱形屋架的形式”,形成连续弯曲、中轴对称的大屋面,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闽南大厝(见图2)。与之相比,厦门北站的屋顶更加“形似”而壮阔,晋江火车站更加“直白”而灵巧,泉州火车站则放弃了双坡屋面改为弧线内凹的平屋顶,轻盈而富有张力。

4.1.2创新、演绎

进入21世纪后,闽南当代城市建筑在延续、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演绎出了更加新颖的形式语言,与传统语汇一脉相承却又融汇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思想。

比如厦门高崎机场T4航站楼,将屋顶的初始长方体造型切分为纵向棱线,然后沿对角线对其角点进行对称提升,形成双曲抛物面,再切去屋脊部分形成对角天窗带,最后镜像复制、调整比例,形成完整屋顶形态。整体造型如大鹏展翅,优美、灵巧而富有动感,与闽南传统屋脊遥相呼应,化解了尺度,也提供了更好的室内采光。与T3航站楼同根同源,但在风格与设计手法上迥然不同,颇具新意(见图3)。

4.1.3抽象、再造

近十年来,闽南地区城市建筑的设计更加自由、开放,在融合国内建筑界先锋设计潮流的同时,抽象、再造了闽南的城市建筑风格,更加舒展、大气,灵活、多变。

比如东南航运中心总部大厦,从场地出发,沿内湖一侧顺应湖岸曲线,沿海一侧向海面打开。运用优雅的曲线和退台式设计手法,将建筑与环境相“锚固”的同时,营造出了层次丰富的空间和动线。整个建筑群与厦门岛隔海相望,横向线条的处理使其“大而不挡”,用简洁的语汇、错落的体量、流畅的弧线赋予了闽南城市建筑新的地域内涵(见图4)。

5对闽南当代城市建筑的展望

城市建筑是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整体结合,根植于传统,立足于场地,着眼于空间,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一方水土一方人”创造更加“舒适、实用、美观、绿色”的人居环境,借助现代技术与设计手法,建构新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城市建筑必然从传统出发,复归于传统,即从“过去的传统”走向“未来的传统”。

旧有的地域文化不会死去,新的地域文化正在形成,闽南当代城市建筑必将走向人与自然更深层次的共生、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更大范围内的融合。站在未来回望时,当下的优秀建筑会成为新的建筑遗产,而城市也会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文化的启发下,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闽南地区闽南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闽南文化传承
民居智库
近50年闽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变化及特征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