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火
2019-07-31郭华悦
时代邮刊 2019年13期
■郭华悦
夏夜的火,隐隐约约,明明灭灭。
旧时的乡里人家,还不通电。到了夏夜,漆黑一片。但这漆黑中,时不时又透着隐约的亮光。那光,明明暗暗,似有还无,好似飘浮在黑暗中的一点火。直至近了,才发现是灯笼。夏夜的灯笼,是乡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然,要动用到灯笼,多半不是寻常的时刻。乡里的人家,近点的,熟门熟路,一点点路摸着黑,走几步就到了,没必要打灯笼。远点的,劳作了一天,人累了,乏了,只想着早早歇息,也不会在夜里串门。打灯笼,多半是因为要走一段路,要么有急事,要么有什么不好在白天里人多时说的事儿,比如借钱借粮,于是趁着夜色掩护,提着一盏灯笼,向着目的地悄悄进发。
灯笼的火,是一种;另一种,则来自于煤油灯。
但就是煤油灯,其实也不常见。乡里人家,累了一天,入夜后,早早就歇下了。能省则省,偶尔,茅草屋里隐约传出煤油灯的亮光,灯下要么是苦读的学子,要么是正在缝缝补补的慈母。
水乡人家,还有一种火,就是渔火。
水乡之地,沟渠纵横。水面上,时常停着小船。小船上,点亮了一盏火,在水波荡漾中,起起伏伏。其实,这样的火,不仅仅是为了照明。鱼儿都有趋光的特性,夜里觅食,会朝着有亮光的地方聚集。于是,一盏渔火,守船待鱼,一举两得。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火,是草木之火,同样是乡间夏夜不可或缺的。
夏日的乡间,蚊虫多。而作为蚊虫天敌的艾草,遍地都是,郁郁葱葱。择一处场子,将艾草晒干了,拧成火绳。入夜后,地上的铁盒中,艾草拧成的火绳盘成一圈,点点光亮明明灭灭。艾香随风飘散,夜色就沉浸在这艾草的香气中,清苦而醉人。
如今的夏夜,亮得多了。灯的光亮,将夏夜点缀得璀璨无比。但这样的亮光,却显得千篇一律,远没有旧时的夏夜之火来得风情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