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艺术家》看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声之碰撞

2019-07-31刘新业孙一辉

电影新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米勒乔治好莱坞

刘新业 孙一辉

从1895年电影诞生至今,电影史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从无声到有声,还是从黑白到彩色,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技术变革,就是从无声过渡到有声。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的公映,是迈出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第一步,这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电影《艺术家》的故事时间设定在1927年,在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的第一声碰撞中拉开序幕。影片讲述了一个黑白默片表演艺术家在这场声音碰撞中的彷徨、无奈和蜕变,见证了电影从无声时代进入有声时代的第一次技术变革。

一、无声电影最后的辉煌

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并不是真正没有声音,无声指的是没有同期声出现,必要的对白会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因此无声电影更为确切地称谓应该是默片。默片的放映现场有专门的指挥和乐队进行现场配乐,用于烘托气氛和掩盖现场的机械噪声,音效则采用传统的现场配音方式,与电影播放同步进行,现场还有专职的解说员或者演唱者进行现场的解说或演唱。①因此,默片电影除了没有对白的同期声之外,音乐、音效与解说这三类声音元素,都在观众的观影过程中同步出现,是真正的音画对位。

由于默片缺少了电影艺术中同期声这一重要的声音元素,完全靠镜头语言推动电影剧情的发展,因此默片时代的表演技巧很大程度上依赖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夸张的表演是默片电影的重要美学特征。默片时代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卓别林就极具代表性,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至今仍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一条肥裤子、一顶破礼帽、标志性的小胡子和大头鞋,拄着从不离手的拐杖,迈着细碎的鸭子步是卓别林塑造的经典形象。夸张的肢体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卓别林的表演将无声电影推向艺术巅峰。

电影《艺术家》用最单纯的默片表演形式,将观众带到黑白默片的初级阶段。《艺术家》的创作采用与现代电影手段背道而驰的逆向思维,不依靠高科技的数字视听奇观,不依赖戏剧化的人物对白,而是效仿20世纪初好莱坞默片电影的艺术手法、角色设置和镜头运用。电影《艺术家》在开篇即采用影中影的放映方式,将场景设置在20世纪20年代的影院中,男主角乔治·瓦伦丁饰演的角色直接嫁接到好莱坞默片电影表演艺术家道格拉斯·范朋克主演的经典默片《佐罗的面具》中。盛大的电影院里座无虚席,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随着银幕上的乔治·瓦伦丁的表演忽而紧张,忽而开怀大笑,完全沉浸在默片所营造的氛围中。银幕前方的现场专业乐队,随着指挥进行现场配乐,烘托影片或紧张或欢快的气氛,银幕后面则是传统的现场配音方式,配合影片播映制作各种现场音效,音乐和音效的声音元素,与观众的观影过程同步进行,逼真地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黑白默片黄金时代的观影盛况。

影片播映后,大明星乔治·瓦伦丁滑稽幽默的出场表演,与记者和影迷见面会的热烈互动等一系列镜头组合,完全模仿了古典好莱坞默片的创作手法。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固定机位的拍摄手法、夸张滑稽的表演动作、自然流畅的剪辑效果,为21世纪的观众呈现出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古典好莱坞默片,不仅为观众镜像化地还原了20世纪初期默片播映时的辉煌盛况,而且再现了好莱坞默片的黄金时代。

图1.电影《爵士歌王》

二、1929年有声电影的强势冲击

目前世界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10月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的《爵士歌王》,但《爵士歌王》整体形式上仍然沿用默片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只是男主角乔尔森在表演夜店酒吧唱歌时,在唱完一首歌曲后,对观众说的一段话:“等一会儿,等一会儿,你们可能还什么都没听到呢。你们想听‘Toot Toot Tootsie’吗?好的,稍等,稍等。”然后,男主角乔尔森走向乐队,和乐队说演奏这首歌。这段话在后期制作时被保留下来,于是默片电影中首次添加了人声对白,《爵士歌王》因此在电影史上被认为是第一部有声电影。虽然,《爵士歌王》中首次出现的对白同期声,为默片时代带来新奇感,具有有声电影的雏形,但黑白默片在这一时期仍然占据着电影的主场。直至1928年7月6日,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纽约之光》,有声电影在美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自此以后,好莱坞电影史上最激烈的声音碰撞拉开了序幕。

电影《艺术家》中的第二个时间节点是1929年,这也是有声电影强势冲击无声电影的关键一年。对于钟爱默片表演形式的演员来讲,只有在无声的世界里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当他们熟悉的默片电影中出现声音时,他们开始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无所适从。电影《艺术家》用极为细腻的手法展现了电影史上的这段特殊时期,通过男主角乔治·瓦伦丁这个默片时期的表演艺术家,展现了他们在这场声音碰撞中的挣扎、迷茫、彷徨和失落。

当电影公司老板带乔治·瓦伦丁去看有声电影时,乔治却觉得有声片完全是一个笑话,骄傲自负的乔治非常抗拒这种电影技术上的声音变革。他在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过渡期间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无法将默片时的表演状态带入有声时代,并拒绝有声片的表演。电影在表现乔治面对有声电影的挑战,出现的种种焦虑和不适应时,采用了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当乔治发现自己失声时,影片中的音乐消失了,而身边物品碰撞的声音、小狗吠声、电话铃声、脚步声、风声、女孩子们的笑声,甚至是羽毛掉落在地面上的声音,都被无限放大,这些生活中最微小的声音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他感觉到自己被完全隔离到有声世界之外,这样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声音蒙太奇表现手法,将默片时代的明星对有声电影的恐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在电影史上,不仅电影创作者有着对电影中出现声音的迷茫,学术界也有着同样的争论。德裔美籍电影理论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电影理论的专著《电影作为艺术》(1932)中,曾经对无声电影和黑白电影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论述和分析,为后来的电影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但阿恩海姆却认为无声电影艺术上的优点是有其技术上的缺点造成,他认为为了保持电影的艺术地位,防止电影陷于自然主义,避免电影变成抄袭生活的工具,唯一的办法就是禁止使用声音、色彩等新技术手段。阿恩海姆这种对电影技术革新的极端反对,“直接否定了电影美学特性中逼真性与假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电影艺术离不开艺术创造的假定性,同样也离不开反映现实的逼真性。”③

而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却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即使遭到阿恩海姆这样的理论家和卓别林这样优秀的电影艺术家的一致反对,巴拉兹仍然表达了对有声电影的期望。贝拉·巴拉兹在其著作《电影美学》(1945)中,提到“有声电影不应当仅仅给无声电影添加声音,使之更加逼真,它应当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现实生活,应当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人类经验的宝库”。④

三、1931年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

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在银幕上风靡了40多年的默片终于接近尾声,有声片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上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1930年,除了著名的默片表演艺术家卓别林继续拍摄几部无声片外,其余故事片均为有声片。在历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中,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是一部纯粹的默片,自193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百老汇的旋律》,有声片就开始走到了电影的舞台中心,直至2012年,电影《艺术家》以其纯粹的不加矫饰的黑白默片电影艺术之美,唤醒了人们对默片的美好回忆,再一次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电影《艺术家》的男主人公乔治·瓦伦丁,代表着默片时代的很多大明星,他们在默片时代成就了自己的事业,20年代末的时候他们还处在事业的巅峰,但到了1930年以后,他们发现自己在有声电影的时代无所适从。乔治·瓦伦丁的保守和固执使其拒绝出演有声电影,倾家荡产孤注一掷投资拍摄他的黑白默片,犹如堂吉珂德追逐着他的骑士梦,但时代的潮流却使乔治陷入低谷。正如默片时代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卓别林,虽然有声电影已经成为主流,但他一直坚持拍自己的默片,一直延续到1936年,卓别林拍完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后,无声电影终于正式退出电影舞台。电影《艺术家》中乔治·瓦伦丁倾其所有拍摄的默片《爱之泪》,在影片的结尾,乔治·瓦伦丁饰演的主角陷入流沙中死去,象征着默片时代的表演艺术家们钟爱的默片终于落下了帷幕。

默片时代过去了,使得依靠默片生存的乔治·瓦伦丁遭遇了破产,事业和家庭跌入谷底,落寞的乔治·瓦伦丁终于接受默片退出历史舞台的现实,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与乔治·瓦伦丁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着有声电影的佩瑟·米勒,她是乔治·瓦伦丁关注和喜欢的一个女孩,在乔治的默片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佩瑟依靠她无声时代的美人痣和有声时代的声音,获得巨大成功,成为有声电影时代如日中天的电影明星。

当乔治·瓦伦丁去电影院看了米勒拍摄的电影,看到有声电影的现状一如他当年默片时期的辉煌,绝望的乔治·瓦伦丁烧掉了自己所有的电影胶片,却把和米勒合拍的电影死死抱住,而他自己却差点被大火烧死。火灾后的乔治·瓦伦丁被接到米勒家养伤,无意中发现自己被拍卖的物品,真相大白后,强烈的自尊心和受挫感使乔治企图吞枪自杀,关键时刻,米勒及时赶来,制止了乔治的自杀行为。而女主角米勒开车去营救准备自杀的乔治时,借鉴了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在1915年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拍摄手法和平行蒙太奇剪辑。而最后一刻银幕上出现的一个大大的“Bang”,可谓是默片时代对声音表现形式的最好表达,既有冲击力,又有滑稽的观影效果,也是有声片不能完全取代默片的最好例证。电影《艺术家》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默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默片的艺术价值却永远存在。

图2.电影《艺术家》

影片的结尾,在米勒的积极劝说和情感慰藉之下,乔治终于接受米勒的邀请,和米勒一起跳起了充满活力的踢踏舞。电影《艺术家》最后的这场舞蹈借鉴了好莱坞黄金时代金格尔·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的经典歌舞片段,黑白的配色则借鉴了《礼帽》(1935)中的经典组合。乔治·瓦伦丁和佩瑟·米勒这段完美的踢踏舞合作表演完毕,两个人的喘息声以现场同期声的方式传递出来,随后拍摄现场所有的人终于发出声音,电影《艺术家》也由默片过渡到有声片。当电影公司老板说“你们能再跳一段吗?”乔治终于发出了他的声音“荣幸之至”。乔治的这句“荣幸之至”,预示着他顺利走出无声电影的束缚,再度展现了他的表演天赋和艺术才华,开始了他的有声电影演员生涯,同时将影片切入到有声电影的歌舞片时代。这是默片电影在长期沉默之后的爆发,声音元素的加入使得极具爆发力、冲击力和表现力的歌舞片,成为古典好莱坞电影中的重要影片类型。

结语

法国电影《艺术家》沿用了好莱坞经典默片的表现形式,以惟妙惟肖的表演和返璞归真的镜头语言,缓缓道来一个温情的故事,通过默片的艺术形式还原电影的本质,向观众表达朴素的电影精髓。但电影技术革新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曾经预言“在艺术的领域里,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新的灵感”。④

当声音进入电影,影片中人物对话成为现实,歌舞、对白、声响等就成为电影艺术语言的新元素。“自从声音成为电影语言的新元素后,电影自然向戏剧学习,戏剧艺术主要依靠人物的对话,于是,电影艺术掌握了声音之后便顺理成章地从蒙太奇诗美学转到戏剧美学。”⑤因此,电影从无声到有声,是电影史上第一次技术革新,不仅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魅力,而且很好地诠释了电影发展与技术革新的辩证关系。

【注释】

①黄英侠,王红霞,王婧雅.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时期状况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6):73.

②彭吉象.影视美学(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

③[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82.

④[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82.

⑤彭吉象.影视美学(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0.

猜你喜欢

米勒乔治好莱坞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游乐场(上)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乔治和他的斧子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