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研究

2019-07-30何军祥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新课程标准高中体育

何军祥

摘  要: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学校以及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应共同努力,做出相应的政策改变。本文针对当前高中阶段的体育课中田径教学活动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下,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要求,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  田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a)-0145-02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条高中校园随处可见的标语,不禁引起笔者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思考。就国内大多数的高中学校来说,体育课程被视为不重要的课程,这就与新课程标准的意义相违背。尤其是面临高三阶段的学生,体育课大多被其他课程所代替的现象尤为严重,一、二线的城市普遍情况较好些,三、四线城市的情况较为严重。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高中体育的田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走、跑、跳、投等运动方式为基础的田径运动,是实现我國全民进行健康和健身锻炼的战略任务。我国的田径运动项目在国内和国际的运动会竞赛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结合我国高中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以部分田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开设标准,并且撰写体育教材,以实现新时代之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战略。高中体育田径课程的开设往往也影响着学生体质的强弱。当今社会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多数高中学生宁愿待在家里、教室里摆弄手机、平板电脑,也不愿意去户外锻炼身体。另外,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也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尤其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习来说,体育田径的教学十分必要。每天面对题海战术,学生的身心饱受“摧残”,这时需要体育田径来进行调节,适当的运动调节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从而进行更为行之有效的学习。为了使得高中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是十分必要且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2  新课程标准之下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

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值得相关部门及学校领导的注意。首先,学校方面对于体育课程的忽视,大大导致了体育田径教学的失败;另外,由于高中课程的紧张,多数学生对于高中体育田径课程的热情不高,参与的人员也较少。教学课程的设置及实践性也影响着高中体育田径教学。

2.1 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改革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改革理念有如下方面:(1)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教会学生学习,将体育田径教学与学生的爱好结合起来进行教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及综合素质,还可以提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质量。(2)坚持健康至上,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思想意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可以更好的学习。(3)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及设置,增加教学实践,与时俱进设置活动的多样性。田径运动的多样化使得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加强学生的参与和热情。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学生不再面临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知识更多地用于实践活动,做到举一反三。课程设置要具有创新性,增强学生的探究发现能力[1]。

2.2  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意义

(1)新课程标准使得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思想更加丰富。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之下,该教学的思想更为丰富。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水平的人才背景之下,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该教学思想从之前的枯燥教育、单一教育变成快乐教育、全面教育。在田径教学中,更多的从理论知识过渡为教学指导及活动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变学习被动为主动。

(2)新课程标准使得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课程更加多样化。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多样化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开发了体育教师的思想,使得在设置教学活动方式时,增加更多新颖的田径运动项目。例如,跑步相对来说较为枯燥。教师可以设置跑的不同方式,跑步按距离长短可分为短、中、长、马拉松跑。教师可赋予跑的趣味性,设置4×100m接力跑,增加学生之间的配合以及团结意识;障碍跑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敏捷度。

(3)新课程标准使得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手段更加新型化。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手段从之前的单一教学法逐渐趋于新颖、丰富。教师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提出更多富有创造性的田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使得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田径知识[2]。

3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提出的改革措施,在未来的体育田径教学中,能够得到一个长久且有效的发展。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的强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该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性正是体现了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性要求。现有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情况还尚未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引起有关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重视。

3.1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首先,加强对于高中体育教师的重视。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才能从思想上使得学生足够重视体育田径课程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给予体育教师优厚的薪资待遇,将早操、课间活动训练、外出考察等的户外活动纳入体育教师的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部分学校仅仅把体育作为能够提高升学率的一份子,并不是真正的重视,这就要求从思想上改变这一教学误区。(2)其次,增加体育田径设施、器材的经费标准。体育田径设施、器材的缺少,不利于学生体育田径的项目的开展。学校应该从多方面来提高能够顺利保证学生进行体育田径教学的活动,学生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来投入学习。

综上所述,学校领导要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足够重视,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面对学习的压力,才能积极的应对生活。

3.2 改革教学传统方式及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体育田径训练。体育田径应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因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生理、心理即将塑成的阶段,仍然处在发育的成熟期,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兴趣等设置相应适合学生的田径项目[3]。

3.3 学生自身转变观念,认识到体育田径的重要性

在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教授是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体育田径的重要性。另外,在体育田径项目中,培养运动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也是必要的。

4  结语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开展,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坚强的意志力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之下,希望各个高中学校的相关部门及领导能够重视体育田径课程,体育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该教学的重要性,保障体育田径教学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孙文娟.新课标下唐山市普通高中田径教学现状调差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

[2] 石彦武.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2-253.

[3] 张勇.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262.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新课程标准高中体育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