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研究
2019-07-30谢丽辉
谢丽辉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抓住课程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知识链形成困难的教学痛点,抓住知识更新快、热点问题多等课程特点,运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都全程参与的项目教学法,真正改变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创新意识;项目教学法;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124-02
一、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创新作为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所特有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最优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被排在了首要位置,这为我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出有别于常规思维的见解,为满足自身及社会需求,改进或创造出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成果的行为。创新是意识和能力的统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中是必不可少的推进要素。而这些合格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进行经济管理有关知识的通识教育,同时也要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做准备、打基础。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为塑造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知识体系完整、系统和科学、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即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
二、《货币银行学》的课程特点及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分析
1.《货币银行学》的课程特点。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作为传授金融基本知识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性课程,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既包括货币、信用、利率、汇率等构建体系架构的最小单位,又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包括货币供求、货币政策等宏观层面知识。课程知识点数量多,涉及内容庞杂,较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及金融领域的技术变革,金融形式业态逐渐多样化,反映到教学中就是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必须结合金融前沿热点问题随时调整。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靠笔记、记忆等方式吸收消化授课内容,在教学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然后再复习考试的教学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发挥其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急需做出变革。
2.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分析。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包括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倡导教学过程的传统颠覆,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从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实现“学以致用,有所创新”的应用型培养目标。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认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动手,把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施”。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因此,项目教学法应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三、项目教学法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引导学生参与金融热点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就会观察到。因而,在教学初期,可以以“生活中的金融活动”为项目课题,引导学生从寻找、观察所能接触和见到的金融现象入手,思考其中的联系及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引导学生参与金融热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带着问题和思考开始《货币银行学》的学习,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和训练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为整个学习过程奠定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讨论就是表达观点不断论证,讨论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例如,以当今社会热议的“实物货币是否会消失”为项目课题,引导学生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出发,以货币的发展历史为脉络,以现代电子支付手段及其发展为背景,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进行讨论和辩论。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得到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破解教学中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知识链形成困难的痛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货币银行学》核心就是研究资金融通,课程内容涉及资金融通的各个环节,知识点繁多,知识点关联性强,尤其是如何运用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去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这一点仅靠课题讲授很难完成,而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法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以“融资贵”为项目课题,引导学生通过以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为出发点,联系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供求、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及资产业务、存款准备金制度等知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再查找有关“融资贵”的实际情况报道和研究文献,进而提出自己的思路及方案。不仅使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还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去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创新型解决方案的能力。
3.积极应对金融知识更新迅速、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读和把握当前金融政策。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学理论不断深入和创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产生较大的变化。这既是《货币银行学》的学科特点,也是金融业的行业特点,是《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周小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指出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和高发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违法违规乱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指明了近年来我国实施金融“强监管”政策的原因及方向。因而在金融监管一章的教学中,以“强监管”为项目课题,引导學生从“风险点多面广,违法违规乱象丛生”入手,搞清“点多面广,乱象丛生”的具体表现,以及“防止‘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具体政策措施,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评价。不仅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前的金融政策,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四、结语
《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知识点繁多、内部逻辑关系复杂的基础性学科,在实行项目教学法中,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安排讨论题目,把握讨论中所涉及知识点的关联性、难易程度,怎样引导学生始终围绕重要知识点反复讨论,加深理解,开拓思路,创新思维。这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还需更加细化,以期进一步提高项目教学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当中运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晶.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21-122.
[2]赵宁,范立夫,汪振双.往复式教学法及其实践——以《货币银行学》教学为例[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3):70-72.
[3]闵嘉宁.分析货币银行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74-75.
[4]杜俊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货币银行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5,(10):46-47.
[5]宋丹.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货币银行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4,(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