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视阈下的高校学生文化自信观实现路径
2019-07-30辛欣
辛欣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以及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中国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的历史根基,而随着“95”后进入高校,这类群体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播阵地的高校,更应该结合“95”后的群体特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促进整个社会文化自信观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95”后;文化自信;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060-03
建立文化自信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拥有辉煌文化的国家,有其深厚的历史根基,可以真正践行。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播阵地的高校,随着“95后”群体的广泛进入,如何结合他们价值观多元化、个性独立鲜明等特征,利用多种途径创新性的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促进整个社会文化自信观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文化自信的定义
要定义文化自信首先要清楚文化的含义,文化是区别于不同民族的根本所在,文化自信则是在了解和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于心,形成文化自觉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判断,在深入了解文化后所达到的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充分的信心与持之以恒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观念就是文化自信观。它以文化自觉为本源,以价值观自信为深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传承性与包容性为中国文化自信观的建立奠定了历史根基。
(二)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的建立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以及不断传承发展与在实践中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国民获得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文化从未发生断裂,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发愤图强精神;有“仁者爱人”的博爱众生精神;“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克勤克俭”的勤俭朴素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的牺牲自我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等,这些对于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陶冶其道德情操,都具有着重大的价值。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中国文化具有一本性与包容性,中国政治历史上虽然朝代更替不断,但最终归于一统,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也从未影响到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不以经济、武力为背景在东亚形成了庞大的中国文化圈,这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传承性。基于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五千年绵延不断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了解学习还应将其内化于心,认识其魅力,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激发自身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推动文化自信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我国历史的革命和建设发展时期,经过不断探索发展,形成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这些影响至今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记载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的红色文化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孕育发展,又在新形势下不断升华,在过去是巩固全国人民奋勇抗争的思想基础,在新时代是鼓励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而作为革命文化在新时期升华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是新的视野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形态,它作为指导思想指导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成功发展的历史,源自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源自理性坦然的文化选择态度和主动的反思精神,这些经过实践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支撑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不断推动着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伟大目标。
二、新形势下“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日渐显现,这种变化影响着当前高校主体“95后”学生,他们的思想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一)思想创新不守旧,价值观多元化
“95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速度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变得更多、更快,他们通过各类新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取更多的信息与更广阔的知识,他们有着更活跃的思维和更强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上大量真假难辨的冗杂信息使得学生容易失去判断对错的能力,人云亦云,遭到不良群体的利用。多元文化的碰撞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他们大量地接受新理念、新思想,却缺乏筛选和判断,缺乏对一些外来文化的正确认识,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迷茫,且一些学生把追求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从而出现了迷茫的思想状态。
(二)对中华文化认知程度有限,接受态度不积极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难以在短时期完成,导致当代大学生在初高中时代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学习内容,而上大学后多数大学生不重视对中华文化类书籍的阅读,这种现象在理工科为主的院系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学生不重视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即使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也兴趣度不高,或者只了解考试内容,而无法真正理解甚至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涵。
(三)缺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的“95后”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觉悟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然而当前有部分大學生缺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外界原因来看,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从文化素质教育开始,但我国高等教育对这一基本理念的发掘阐释和时间都还远远不够,甚至趋于淡化,因而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文化情感的缺失。此外,由于多元文化的碰撞造成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迷茫,导致他们自身对于主流文化产生信仰危机,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表层,没有内化于心。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且一些学生把追求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他们对于同一现象有时无条件支持有时却横加指责。他们有时认为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奋斗,有时遇到挫折或受到外界影响又灰心丧气,思想迷茫。
三、高校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实现途径
中国文化自信有其深厚的历史根基,“95后”的大学生在文化的接受与学习方面也有其特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既要有自信之源,也要有其国民对文化信念的坚守。基于此,当前高校应该结合以上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
(一)高校教育功能应与文化自信相统一
文化自信首先应对本民族文化有正确认知,在文化交融碰撞中确立自身的自主地位,即文化自觉。只有能够正确认知自己民族的文化,才能辩证地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可以说,文化自觉是一种在浓厚社会氛围下所形成的自觉的意识与认知,而文化自信则是通过主观判断,在深入了解文化后所达到的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充分的信心与持之以恒的信念。因此,要想达到文化自信,首先要创造一种文化自觉的社会环境,当社会文化自觉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能充分地理解和认识我国的优秀文化,才能在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基础上,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更深入地学习我国文化,并且不断发展我国文化,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达到文化自信。而这种“从文化自觉的认识到升华,最终形成文化自信的飞跃”的中介无疑是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高校应该成为文化自觉的先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应该成为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阵地。高校教育首先应成为文化自觉的代表,在科学、社会与人文学科融合渗透方面做出努力,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建立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保证学生在专业技术学习基础上能有学习中国文化的自覺意识。这就要求各高校应将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尤其是理工科为主体的高校,应将人文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让文化自觉成为高校的教育理念。此外,高校应该有开放的眼光和包容并蓄的教育精神,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文化舞台的观众”变为“文化舞台的主角”,培养其文化主体意识,让大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促进其文化自信观的建立。
(二)高校应结合“95后”大学生特征利用多途径加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观建立
1.创造良好文化氛围,加强课堂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渠道,“95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强,然而缺乏一定的判断力。要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首先应该让学生能够从第一课堂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这就要求教学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有普遍提升,并且要求高校能够开设思想文化类选修课,鼓励非专业的同学积极学习。此外,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学生能够从思想政治类课程中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阵地。
2.利用“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特点,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是“95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应该认识到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特点,创新思想文化的学习方式,如积极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和各类思想文化专题学习网站,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传播的思想文化精品,推动思想文化学习进入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站、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为传播载体,利用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播各类文化知识,使得文化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得到迅速全面覆盖。
3.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促进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功能上都与文化自信有着一定的契合性,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中国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国数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积淀,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传承社会主义主流和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自信主要通过“以文育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以德育人”,二者的教育核心均在于对人的价值观教育。由此可看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其文化自信的基础,而大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两者相互依存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应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路径,促进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通过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一系列主流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对学生“中国精神”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世界视野、培养开阔胸怀。此外,可举办一系列党团活动,成立党员工作坊等,以学生党员群体促进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文化自信观的建立。
4.利用“国学热”现象、高校地缘优势等,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充分利用当前社会的“国学热”、红色旅游热等现象,以此为良好的文化传播契机,站位历史,利用地缘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红色革命圣地,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性,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本质和意义,促进学生对文化真正有所体悟,并能以此为基础,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自身成长。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各国之间不仅有着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有着文化软实力的比拼,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和学习国家文化、博彩世界文化之长的基础上,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氛围的建立。针对高校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乏的现状,结合“95后”学生特点,高校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出更优良的文化氛围,利用多种不同文化传播途径宣传与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观的建立,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此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观的建立与形成。
参考文献:
[1]项久雨,吴海燕.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
[2]张志娟,秦东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
[3]曾麒玥.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习近平的文化自信观探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4).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岂之.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
[7]李梁,王金伟.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