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差异性教学实践

2019-07-30顾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红绿灯电路图常规

顾洁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差异体现在个体内的差异,也体现在个体间的差异。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我们的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本文从课堂提问、常规教育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笔者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差异性教学的一些实践。

一、智慧提问——从课堂提问看差异教学

(一)你的问题难吗?

课堂提问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方式,智慧的提问不仅能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小学科学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适当的难度梯度。问题太难,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回答出来,偏离了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会让他们失去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问题过于简单也不利于学生求知能力的提升。因此,课堂提问需进行层次化设计,让每个能力阶段的学生尝试到“甜头”,又不失“登山”的兴趣。例如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开头先设计一个游戏: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怎么吹也吹不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便可以设计几个层次的问题:塑料瓶里有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证明瓶里确实有空气呢?你能解释为什么气球吹不大吗?

(二)你的问题多吗?

对于刚接触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方式。然而过多的教师提问会降低学生自主提问的积极性,这点在高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尤为突出。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高年级学生相较于低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此时教师过多地“扶”,反而会形成限制学生思维的枷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为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提问,可以将“师问生答”变为“生问生答”,教师多用“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想问的?”方式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关注常规?——从常规教育看差异教学

(一)低年级常规你关注了吗?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对于刚接触不久的科学课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好玩”“有趣”,课堂上容易出现哄吵、无序的现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低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常规习惯的培养是相当必要的。例如,在三年级科学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的教学中,学生初步接触科学观察,首先要对真正的观察有所了解,并非只有“用眼睛看”,还有听、闻、尝、摸等方法,而这些都将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有所作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校园里观察,要求组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观察完成后的分享环节,则要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每个学生坐端正,保持安静,关注正在分享的学生,让他敢说、爱说、会说。当然常规教育不仅在第一堂科学课,更在于每节课上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只有养成学生科学课的良好常规习惯,才能使以后的学习事半功倍,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年级常规你是否关注过多了?

高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强,科学习惯已经逐步养成,这时如果再将“常规”经常挂在嘴边,不仅影响课堂效率,还会让学生厌烦,失去兴趣。高年级应更多地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的探究式学习。例如,在《摆的研究》一课中,教师不做过多干涉,只抛出一个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有学生想到摆重,有学生想到摆绳长短,同学们出现了意见分歧,并因此产生激烈的争论,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教师甚至不愿意打断这份“争论”,而对于个别“一发不可收拾”的场面,往往一个眼神就能让他们安静下来,继续思考。

三、收放有度——从教学设计看差异教学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节课内容,同是自己所教班级,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学效果往往大相径庭。有的班级整节课如行云流水,最后還能多出几分钟课外拓展,有的班级四处卡壳,甚至连正常的教学内容都完成不了。是的,同在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客观存在这样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班级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外出上公开课,对将要接触的学生情况不甚了解,更要在教学设计上下足功夫,做好“两手打算”。

以《我们来做红绿灯》一课为例,这一课是作为四年级《做个小开关》拓展延伸内容设计的一节STEM课。对于红绿灯,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知道一盏灯亮的时候,另一盏灯不亮,但是怎样改进小开关,让它达到这个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红绿灯电路实际是个并联电路,画出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也具有一定挑战。在多个班级上过之后,我发现有班级从设计电路图到连接实物,解释原理,一气呵成,也有班级在设计电路图上就花费很多时间,连接实物更是被复杂的导线搞得手忙脚乱,最后草草收场。于是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首先从设计红绿灯电路图看出班级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如果此处大部分学生皆有困难,那我就“收一收”,利用课件的引导来“扶一扶”,并且通过动图展示指导学生如何将繁杂的导线进行连接,弄清楚原理,这样后面的实验过程学生们都能尝到点亮红绿灯的甜头。如果班级学生对这些过程完全能自主操控,那我就“放一放”,而对于多出来的课堂时间,可以这样利用:生活中你看到的红绿灯就只有红灯和绿灯吗?还有黄灯!这时我给每个小组再发一个黄灯,趁热打铁,巩固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各有各的特点。”小学科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其个性差异,培养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挖掘他们的闪光之处,使学生成为真正会思考、会动手的人才。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红绿灯电路图常规
“且”的真与假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红绿灯前
神奇的红绿灯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