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
2019-07-30顾俊
顾俊
小学数学,较为抽象,且相对复杂,其教学存在一定难度。为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正确解答,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想。本文浅析了模型思想的概念,探究了小学数学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模型思想进行培养的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积极探究有效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对小学生模型思想的有效培养,增强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并增强小学生思维方式的逻辑理性,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增强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实现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改善,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
一、模型思想概述
数学模型,是深入考察事物具备的特征以及呈现出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形象化的数学语言以及相关符号所构建的具有较强概括性的数学结构。从广义上来看,数学模型涵盖各类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算法;从狭义上来看,数学模型,是指对特定问题及具体事物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行反映的数学结构。模型思想,是基于数学问题,对数学模型进行构建,通过深入研究数学模型,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只有借助模型思想,才能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和深刻掌握。培养小学生掌握模型思想,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
1.基于现实生活构建数学模型
在数学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基于现实生活对数学模型进行构建。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现实生活,对数学问题相应的现实情境进行良好创设,进而实现对数学模型的构建,借助数学模型,准确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例如,笔者在对小学生开展速算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对数学题目“333+198=?”和“333-198=?”進行速算。笔者启发小学生在对习题“333+198=?”进行速算时,将原习题转化为“333+200-2”这样很快就轻松得出了正确答案。举一反三,将习题“333-198=?”转化为“333-200+2”,再轻松快速地正确求解。部分学生对上述做法存在一定的困惑。为有效消除学生困惑,加深学生对速算方法的理解和有效掌握。笔者借助玩具纸币对现实情境进行创设,假定学生甲有123元玩具纸币,再决定向学生甲发199元玩具纸币,那学生甲共有多少元玩具纸币?笔者先向学生甲发放了123元玩具纸币,然后向学生甲发放了2张100元面值的玩具纸币,这时候,学生甲找了1元玩具纸币给笔者。通过这个情境创设,使学生理解了速算题中蕴含的计算事理,实现了对数学模型的构建。
2.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建模全过程
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模型思想的教学渗透,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建模。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简单事例,并从中总结归纳出规律,利用规律对数学模型进行构建,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例如,笔者向学生讲解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用直尺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将数学课本作为数学模型,计算出数学课本的面积,加深学生对数学公式的理解,并能对之进行灵活应用。
3.借助旧知识对新模型进行构建
数学模型涵盖基本的数学知识、概念和数量关系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已经掌握的数学旧知识,对新的数学模型进行构建。在此过程中,巩固并加深对旧有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强化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数学素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复杂性较强的数学问题纳入现有的数学模型之中,借助现有的数学模型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例如,笔者向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相应的面积计算知识时,即指导学生借助长方形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对平行四边形相应的面积计算具体公式进行探究推导。笔者引导学生用剪刀剪好平行四边形,并用笔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底边的高,然后沿着高剪开,把剪下来的部分移动到图形的另一边,即合成了一个长方形。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相应的面积计算具体公式的理解。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模型思想进行培养,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数学教师要通过基于现实生活构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建模全过程、借助旧知识对新模型进行构建等策略,对学生的模型思想进行有效培养。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紫竹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