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继光 膛埋枪眼堡喑哑

2019-07-30菡涵

中华儿女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上甘岭黄继光指导员

菡涵

英雄壮举世人钦,风雨雷鸣不可侵。蹈火烟苗铸铁胆,俯身枪眼鉴丹心。光辉史册千秋著,气魄功勋万古吟。蔚起丰碑上甘岭,犹听鸽哨喜开襟。

——刘晓七律《黄继光》

“黄继光!”“到!”

这不是影视剧的画面,而是黄继光生前所在的空降兵某旅六连每晚例行点名。当点到黄继光时,全连官兵用最有力的吼声表达着英雄的存在。他们说,“黄继光的魂在,精神实质在,我们都是黄继光的传人!”“舍生忘死、义无反顾、迎难而上!”

虽然时代在变,部队部署也在变,但是英雄的热血传奇却永不褪色……

黄继光原名黄积广,于1931年1月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山村,1951年4月入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年仅10岁的黄继光便开始给地主打工,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压迫,母亲告诉他,长大后一定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当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就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未被选中。但是,负责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一心想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于是,黄继光和战友们一起高唱着志愿军战歌,跨过了波浪翻涌的鸭绿江。到朝鲜前线后,他进入战场的腹地看到到处是累累弹坑,一片片焦土,空气中散发着浓厚的火药味,使他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怒火,恨不得马上加入到战斗中去,多消灭敌人。

连队战斗时分为前沿和后勤,本想上前沿阵地去多杀敌人,可是根据需要,黄继光与副指导员被留在后勤。黄继光的心里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眼见一起入伍的老乡吴三羊和肖登良打死了不少的敌人,特别羡慕。

于是,他向副指导员欲请假3天,副指导员得知他是想跟老乡一起去前沿杀敌时,严肃地对他说:“你看我这只手表,时针、分针、秒针不停地在转,它为什么在转?是什么在推动它?”副指导员用小刀把手表背面打开,露出许多零件,他继续说道,“这是发条、齿轮、小螺丝,如果缺一样,或者它们其中的一件停止运作,那另一面的针还会转吗?我们的战场就像这块手表,每个战士就是其中的小零件,虽然分工不同,但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黄继光听完副指导员的谈话,心里亮堂了许多,决心发挥好“小螺丝钉”的作用,为连队,为整个战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1952年7月,黄继光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联合国军心窝的一把钢刀。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动用两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连续发动了进攻。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10月19日傍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从下午5时30分战斗到深夜,第6连先后攻占了6号、5号和3号高地,可就在攻击最后一个目标0号高地时,遭到了敌人最为猛烈的抵抗。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

第6连向敌军发起5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上面写着“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他恳切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

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面对黄继光坚定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我任命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

他们在照明弹的亮光下巧妙地前进,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

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

10月20日,天就要亮了,这时黄继光的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以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机枪射孔。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

当战友们冲上0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7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

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在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

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镌刻在上甘岭背后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与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他的家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主席还邀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的家中做客,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黄继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人物”。

一些西方军事家认为,只有弄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队。60多年来,“上甘岭”一词已成为我军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精神永远值得发扬光大。黄继光,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猜你喜欢

上甘岭黄继光指导员
血战上甘岭的虎将秦基伟
黄继光:舍身忘我 英勇无畏
致敬英雄黄继光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主题故事片《上甘岭》完成4K精致修复
觉 醒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探访黄继光叔叔的故居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