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助学式课堂创建的思考
2019-07-30栾军
栾军
因受“教师中心论”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盲目地以自己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进行高中政治的学习,这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因此,为了有效扭转这一教学局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高中政治课堂的活力。对此,笔者在本文以助学式课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如何创建高中政治助学式课堂进行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助学式课堂概述
助学式课堂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彰显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行之有效且多元的辅助手段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助学式课堂的提出与构建是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顺应了当前21世纪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
助学式课堂以课程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生本教育理论为依据,致力于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与启发,教师由传统理念下的教育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着眼于对学生的知识诱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学习。
二、高中政治助学式课堂创建的方法
1.自主先学。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学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先学,了解课程基本内容,标注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
例如,在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案进行优化设计,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任期各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等等。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自主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
2.同伴互学。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在自主先学之后学生会产生与同伴分享自主学习成果的心理。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組合作、同伴交流等活动,确保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例如,经过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围绕“人大的监督权与公民的监督权有何不同”“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有何区别”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在激烈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3.展示促学。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各小组既可以展示本组的讨论学习成果,还可以在其他小组进行汇报时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
例如,在小组讨论活动结束之后,小组可以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对台上代表的讲解进行补充。在这一环节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这对学生认知视野的延伸、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4.精点深学。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政治教学的难点及重点,加深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点的全面理解,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协同发展。
例如,在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点破,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内容、优越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助学式课堂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行之有效且多元的辅助手段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全面认识助学式课堂的内涵,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在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课程基本内容,标注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其次,各小组展示本组的讨论学习成果,或者在其他小组进行成果汇报时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教学中的难点及重点,加深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点的全面理解,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