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题存在的教学障碍及解决途径
2019-07-30邓浪涛
邓浪涛
本文从问题设置、探究能力、趣味性三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题教学面临的障碍,并通过丰富问题设置形式、营造探究氛围、提高课堂趣味性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应用题的地位非常重要。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公式等灵活运用,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当前在应用题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应用题中的内容和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出问题所在,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存在的教学障碍
1.问题的设置形式单一
当前,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上,大部分问题都是文字形式,同时解题的思维相对固定,因此课堂教学相对呆板。模式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当学生遇到看图题、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数学应用题时,常常无从下手,长期下去,不利于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
2.学生探究能力不足
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语言的生动性不足,同时数学问题的设置每有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是学生思维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应在应用题教学上为学生设置研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3.趣味性低
部分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上过于重视学生成绩,重点内容只是向学生讲解题型的解决技巧,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设置多样化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体现形式大部分为文字形式,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题的体现方式有很多,大多数时候,其可隐含在图形、图片、表格当中,因此,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设置多样化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讲解这样的一个“看图解决问题”的应用题时,题中没有文字叙述,只是给出一盒无盖的长方形礼品盒,其中长为12cm、宽为8cm,盒子的旁边放置一条长度为60cm的彩带。首先,笔者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中的所有信息;然后为学生设计问题“要让彩带能够绑住盒子,盒子的高度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看图能力,而且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通过不同的情况展开这类问题的分析。最后,笔者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可从彩带不同的捆绑方式为出发点,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意问题的设置方面应贴合实际,以生动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教学情景。通过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问题,为其提供解题思路,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结合实际的生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率。
2.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学生营造探究性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设计问题时,可将题干中的一部分内容去掉,让学生进行补充,或者让学生提出其他的提问方式等。在课堂上划分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之后给出答案。
例如,某服裝厂使用传统的裁剪方式,制作一件衣服需要3.2米布料,当改良裁剪方式后,现在制作每件衣服只需布2.8米。那么原来能做791件衣服的布料,现在能做多少件?此时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看看这道题是否有其他的提问方式。学生通过讨论之后,能够提出“总共有布料多少米?”“这些布料使用新的裁剪方式能做多少件衣服?”等问题。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思考应用题的思维,而且还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某食堂运来一些土豆,原计划1天吃50kg,30天吃完,后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修改,新计划比原来每天多吃10kg?此时可将问题设置成开放类型,由小组互相讨论、探究学习,经过学生讨论,能够给出“原有土豆多少千克?”“按原计划能吃多少天?”等问题。
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不但能锻炼思维,而且还能打消学生在应用题学习方面“畏难”的心理。此外,当学生给出讨论结果时,教师可按照问题的有效性给出合理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的探究行为,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自信心。
3.提高课堂趣味程度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可在讲解应用题时加入游戏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呈现更加新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应用题有更直观地理解。通过这些方式可提高课堂的趣味程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数学课堂,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2]。
综上所述,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障碍,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数学问题,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提高课堂趣味程度等方面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揭西县南山镇南山小学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