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以生活为中心的“真教育”
2019-07-30张萍颖
张萍颖
陶行知先生在《生命教育之特质》一文中提及: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有真假之分,教育也有真假之别。他说:“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可见在陶行知的眼里“真教育”应该是一种贴近生活、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展开,而又为生活服务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能力的教育。他崇尚的是“真教材”,探求的是“真知识”,倡导的是“真教法”,培养的是“真人”。这一理念对小学科学课程中所倡导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源自生活的“真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上,陶行知先生尤其注重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他曾经对当时以文字为中心,而轻视生活经验的教科书进行了批判:“有纤维而无维生素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是上海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是中国孩子的手铐,害得他们双手无能。是创造、建设、生产的最大的障碍物。”先生认为,真教材应该是活的书,而不是死的书;是真的书,而不是假的书;是动的书,而不是静的书;是用的书,而不是读的书;是以生活为中心的书,而不是以文字为中心的书。
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学生关于蚯蚓、蚂蚁等小动物的探究,就则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环境置于教室之外,让他们到校园中去亲近自然,让学生离开自己的课桌到校园的大树下、花坛中去寻访这些常见的小动物。而教师此时则充当起探究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等。在这样自然的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也更有利于他们发现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二、思行一致的“真知识”
陶行知先生认为,知识可以分成真知识和伪知识。“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而伪知识是则是指没有依据经验而得来的知识。比如先生曾举例:“小孩儿用手摸冰便觉得冷,从摸冰而得到‘冰是冷的的知识是真知识, 小孩儿单用耳听见妈妈说冰是冷的而得到‘冰是冷的的知识是伪知识。”因此,真知识是学生从实际行动中获取的,他们的亲历的经验是真知识的根,而直接经验在真知识的获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生的这一理念,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珠从哪里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亲手摸到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所凝结的小水珠,之后再提出问题:“水珠从哪里来?”这样手脑并用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获取丰富直接经验,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得到更好的激发,从而自主地构建起科学知识网络体系。而对于书本知识,先生则认为:“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知识,凡是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基于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贴近生活的求真、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真知、感悟真知。
三、教学做合一的“真教法”
传统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甚至无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针对此状况,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以学为目的、以“做”为中心、以创造为教学的最高境界。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真教法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自身要将教与学结合,在教学生学的同时也要自己学,不断补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崇高境界。先生还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总之,真教法是“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它不但强调了教、学、做,更注重了三者之间的统一,说明了教学“做”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不能分离的。
如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课堂上同学们已经探究发现了在水中逐渐加盐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顺势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延伸到生活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探究思路,如:探究方糖是否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其他的物质加入水中能否让马铃薯浮起来?加食用油可以吗?也可以让学生围绕“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这一主旨自己去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教学做合一”的真教法将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延伸到了课后的生活中去,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物体沉浮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这样的拓展活动,将课堂上获取的科学概念应用于生活中,以“教学做合一”的教法深化学生的认知。
四、全面发展的“真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教育理念是先生针对当时传统教育培养“假人”的现象而提出来的。先生在他的《假人》一诗中提及:“世界如何坏?坏在假好人。口是而心非,虽人不是人。”正是由于社会中存在着这样的假人,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要培養“真人”。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成为真人呢?先生在生活教育实践中提出了真人要具备的五种生活力:“科学的生活力、健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和改造社会的生活力”。
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思想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生活的、行动的教育。这种培养学生科学、健康、劳动、艺术以及改造社会的生活能力的教育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科学教学贴近生活、动手实践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回归生活的科学教育必定是行动的教育,是从单纯的科学知识中解放出来的教育,也是我们现如今科学教育改革所追寻的方向。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绸都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