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的人文内涵研究

2019-07-30韩汪洋成哲陈思羽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城市雕塑

韩汪洋 成哲 陈思羽

摘 要:中国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俨然已经成为城市的地标,一座城市的名片,大量的城市雕塑兴起,优秀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突出。艺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提高城市雕塑艺术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变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文章从对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汉武大帝”的人文内涵研究入手,从精神文化角度深入了解城雕设计、发展、成長等方面,深入探究其艺术性,从而挖掘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文化发展及所反映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人物雕塑;人文内涵;汉武大帝;城市雕塑

在中国当代的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地标,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名片。城市雕塑应用极其广泛,可以放置在很多地方,如在广场、草坪、水里,加上分布广泛的城市绿雕,共同衬托着城市,其所在之处必将成为游客地标打卡的首选。

与其他的公共艺术样式不同,城市雕塑最大的区别不全在于它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公共价值本身所包含着的当代性上。在这里必须提及当代艺术,笔者认为当代艺术就是指,其本身有一个具体的标准,针对这一标准,我们做一件雕塑作品时要融入我们的思考,融入我们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想办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尝试着把作品做到更好,从而更好地展现给所有的观者,想办法尽力去突破这个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标准。只有这样,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才具有当代性,才能够体现艺术的价值,才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一、对当代城市雕塑的理解

城市雕塑是对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体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品位、形象、精神等诸多方面。 城市精神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城市意识,体现着观者的思考,体现着观者身上的人文因素。城市雕塑是城市历史、地域、人文等特征以及城市大众对审美追求物化的具体体现。

城市雕塑就是这样,从作者的思考出发,寄托着从作者个人情感到当代艺术的使命责任感,再到城市的精神文明。城市雕塑从一设计好,就已经确定了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属性。

简单来说人对人的影响,也就是设计城市雕塑的设计师对广大的观赏者的影响。其代表着城市大众对城市的各种情感,代表着自己对城市的思考和理解,代表了城市精神文化需求,代表了观赏者的精神满足,代表着作品的人文内涵。

二、对汉武大帝的分析

(一)从艺术性上来分析

从雕塑空间上来看,“汉武大帝”雕塑在空间、体量、线条、形状、材质、大小、色彩等方面与汉城湖空间分布与建筑之间,形成了一种比较协调的关系。整个雕塑,人物形象生动,造型功底深厚,人物服装线条极为流畅,在整个空间中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感。整个雕塑的虚实节奏、线条节奏,被把握得恰到好处,确有“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着粉则太白,施加朱红则太赤”之嫌,雕塑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环境与雕塑为一体,使这件汉武大帝成为不可随意取代的,不可随意拿走的。

(二)从人文上来分析

汉武大帝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想到的是丝绸之路的开启,提到他,人们想到的是罪己诏,想到的是他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想到是当时作为世界文明中心的中国。他的标签一定是强势、不可一世,但又包含着自信、自豪和伟大。那么设计师设计这件城市雕塑的时候一定非常头疼,非常纠结:怎样设计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汉武大帝,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才能把这个与秦始皇齐名的历史人物,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怎样将其身上受当代的人们群众喜爱的特征表现出来,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最后的成品又要用哪种形式展现出来,形成怎样的效果?做这个人物形象,周边要不要用一些人物来衬托,要用哪些人物来衬托,要做多高,做得太高会出现一个仰视角度,这个仰视角度会改变人物的比例和尺寸,那具体的比例应该是多少?设计施工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要怎么设计?这里面要体现设计师对这个人物怎样的思考,对这个城市雕塑有哪些理解?这一连串的问题是设计者要在一开始之前想清楚想明白的,当然,可能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是笔者没想到的。所以,设计师设计一件城市雕塑是很辛苦,很费脑,很费体力的。因为城市雕塑的本身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设计师的思考、城市文明、作为城市名片的责任和城市人民的精神取向,这影响着城市雕塑“汉武大帝”自身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对城市雕塑区分好坏的见解

笔者认为分析一件雕塑好坏,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专业功底很强,做出来的东西很写实,大家一看就特别像。很亲民,大家都会认为很好,也算是比较成功。

二是体量大,一个雕塑纵使有千般不好,当放大到二十米、三十米、五十米的时候,当这个雕塑有了体量感,就会很有震慑感,有代入感,有美感。这样子的话就会把缺点转换为突出优势。

三是设计新潮,有创意,有想法,有引入感,有互动作用,自然,专业基础可以相对地不用太强,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笔者认为一件不错的雕塑需要有趣味,有灵魂。

“汉武大帝”雕塑体现出来以上笔者提出的三个方面,专业功底很扎实,做得也很有霸气,当然体量也是非常的大。这件雕塑有三十多米高,设计新颖,有趣味,让人有代入感,人在现场会感受到一份霸气、一种君临城下的气势,让人心生敬畏。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件城市雕塑的设计师的伟大。看到这件雕塑之后,笔者对雕塑作品的好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雕塑作品做得好不好,一定在于是否体现作者的思考。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不用铭牌解释、不用说明的。当人站在这件城市雕塑的面前时,所想的不是拍完照片换下一个地标打卡,作品的本身会有一种吸引力,它会用自己本身的人文内涵以及意义去吸引着人,与人产生某一种共鸣,进而使人有了新的感受,感受到比作品解释说明上更多的东西,当人感受到这种比铭牌上的解读更有厚重、更丰富的东西的时候,那这件雕塑作品就一定是一件不可代替的好作品。就像笔者站在“汉武大帝”雕像的面前,能感受到的那种气势,那种君临城下、让人臣服的气势,能感受到刘彻的自信、自豪和伟大。所以我们以后可能不用对雕塑作品进行解说,更多的是让雕塑作品激起观者的感受,让作品自己去叙说,这样的作品一定会更加有意义。

四、人民群众对雕塑的见解

从美术史看,在旧石器时期,原始人就在洞穴深处的石壁上用涂料画出大量的壁画。雕刻萌发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候,早期大多数为石头和象牙小雕像(题材多为小型动物和女性裸体雕像),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在中国美术史中,雕塑也是这样开始萌芽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45号墓中,发现“龙虎北斗图”的人骨摆件雕塑,在当代艺术中,这可以称为“装置艺术”。原始时期的雕塑主要也是由动物和人物雕塑组成的,根据考察可得,动物雕塑是因为人们在狩猎文化过程中,由于工具的提升和狩猎技巧的提升,猎捕了大量的动物,如果这些动物未能及时吃完,就会坏,所以原始人类选择抓活的,圈养起来。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原始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在空闲时期看着这群圈养起来的小动物,为了表达内心的喜爱,于是就做了大量的动物雕塑。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又把目光转移到人物雕塑上,做了大量人物雕塑。他们也做了很多人物头像,在五官雕刻方面有深入研究。从这点来看,中西方雕塑的发展是大致相同的,中西方的审美也是大致相同的。我们普通人民在欣赏城市雕塑这件事上,可能看到的更直观的是人物的形象,如五官等比较具象的东西,因为他们认为,雕塑只有做好了这些具象的东西,才是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才是一件好的城市雕塑,笔者曾专门请教过几位在雕塑厂里工作的师傅,师傅的回答大概也是这样的。他们大多数人本来不算是这个专业出身,都是半路出家走向了这个专业。他们评价一件雕塑的好坏的标准仍和传统的审美方式大相径庭。

五、结语

现在城市雕塑在社会中的应用广泛,制作城市雕塑的匠人也頗多,很难揣摩到这些匠人们当时制作这些城市雕塑时,有没有或者说是对这件城市雕塑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因为他们可能自己制作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情感,只是机械地制作,或者说他们可能当时有想法,但过了这么久,自己都早已经忘记了当时的想法。因此对当代城市雕塑的调查还有待继续深入的研究。笔者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的人文内涵能引起城市雕塑创作者的重视,以便城市雕塑更好地扛起精神文明、人文内涵的历史使命,以便于更好地为中国当代城市雕塑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蔺宝钢.城市雕塑创作之我见[J].雕塑,2005(5).

[2]石向东.当代城市建设中的精神取向[J].广西城镇建设,2017(5).

[3]陈云岗.城市雕塑美学论纲[J].雕塑,2005(5).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城市雕塑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瑞士城市雕塑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费城城市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之几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