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潮向何处
2019-07-30颜君
颜君
曾几何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突然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从电脑人人普及,宽带家家入戶,再到4G成熟后手机低头族的出现,上网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发展的黄金10年,这个过程诞生了巨无霸阿里与腾讯,孕育了独角兽百度和京东,还有如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众多优秀的公司。
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的影响力逐渐蔓延到各行各业以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峰回路转,今年开年以来,互联网巨头们突然开始了密集调整,滴滴主动大裁员,京东宣布高管进行末位淘汰制,而美团点评也进行了新一轮的用户平台升级与流量聚焦,被认为弱化了点评交易功能。很多人预见2019年,互联网行业将进入近10年来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期。那么,大公司频繁的调整意欲何在?
人口红利消失后,新技术发展成熟前
当今中国有着近14亿的人口规模,这样的基数决定了只要通过基础设施把人口联通起来,就会迸发出指数级的生产力提升。时至今日,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恰好提供了底层平台,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口红利,一个标准的中国数字经济随之崛起。
虽然市场可以被创造或创新,但是在短时间内,赛道仍然是有限的,任何企业都难逃成长—稳定—衰退的发展规律。
比如中国特色的共享单车以及移动打车行业,这些项目可以成功的原因,就是背后拥有庞大而密集的人口。更不用说像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注册用户和月活跃人数,都是十几亿的量级,比整个欧洲的人数总和还多,所以当把这些用户链接起来时,自然就会爆发出之前难以想象的能量。
在互联网野蛮成长的年代,各巨头攻城掠地,在各自领域逐渐成为佼佼者。发展的规律要求企业必须保持高速增长,以保证巨人不倒下。著名的“诺维格定律”指出,当一家公司在某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后,将无法再使市占率翻番,也就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因此我们看到淘宝之后,阿里成立了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等公司;京东不仅仅是一个电子商城,旗下还有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
虽然市场可以被创造或创新,但是在短时间内,赛道仍然是有限的,任何企业都难逃“成长—稳定—衰退”的发展规律。随着人口流量成为互联网用户的转化逐渐完结,剩余的未开发资源会越来越稀缺,总有杯空见底的一天,而2018—2019年恰好逼近了这个时刻。无论是纵向自身经营,还是横向创新发展,背后都需要人口红利的驱动,当这个动力慢慢退去,企业自然就会产生发展停滞的阵痛,也就必须转换新的经营策略去面对危机。
目前,中国经济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科技的助力,这样的变革中,互联网企业是急先锋。以美团点评为例,在关注核心而不关注边界的原则下,它拥有外卖、到店、酒旅业务的三级火箭,同时也在孵化新零售业务、金融服务和无人驾驶技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将无效业务收缩,包括相关人员裁撤,一方面需要通过新业务与新科技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动能升级。
在美团新的业务版图中,特别亮眼的如面向新零售业的小象生鲜、面向供给侧优化的快驴供应链,都是在进行内部的战略产业调整。而已经拥有60万配送骑手的外卖业务,在面对未来5倍增长的送餐市场时,必然要求自身的骑手数量达到相应的300万,在面对如此巨大的人员成本预算时,采取无人配送技术以弥补人力缺口,也变成迫在眉睫的任务。总体来说新业务成长了、新技术成熟了自然可以带来新市场与新收入。但转变是需要时间的,在调整的空档期采取适当的收缩管理手段,用空间来换取时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其实不管任何领域,这种充分竞争的外力,决定了企业要想活命就必须不停地拼命。人口红利消失与经济周期下行无形中又进一步给互联网巨头们加大了压力。
“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这样的言论把马云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实无论马云还是刘强东,他们背后所代表的电商领域仍然是一片黑暗森林,外有巨人亚马逊,内有黑马拼多多,更不用说在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多个新兴市场蓄势待发的潜力玩家,多家竞争对手的存在让即使已然成为领头羊并占有绝对优势的阿里和京东,仍然无法安心卸下战甲享受成功,无硝烟的商战之中,胜败往往只取决于一个瞬间的战略决策。
不那么拼命的亚马逊,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大环境下,最终的归宿只得是退出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壤。
阿里巴巴在与eBay、亚马逊对抗的岁月中,不仅要天天加班抢市场,还要出让大规模的股权进行融资,这使得马云在阿里的持股非常低,甚至险些丢失控制权;而京东为了抗衡阿里,在上市前后那些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最终不得不让腾讯来做自己的靠山;更不用说一路逆袭的拼多多虽然快速上市,但财报却惨不忍睹,最后也难逃全面依附腾讯的宿命。反观不那么拼命的亚马逊,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大环境下,最终的归宿只得是退出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壤。
底层生态巩固上层服务
在经过互联网的深度调整期后,它会走向何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应该首先明确一项前提,那就是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每家公司都是有阶层的,我们可以把阶层粗略地分为上下两层。
1994年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拨号上网,千家万户可以通过一块小小的电子屏幕联通世界,而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入网络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直到现在上网已经成为了一项普及的基本服务。在我们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几大运营商铺设电缆并构建物理网络,华为、中兴等公司深耕通信并不断建设基础设施的结果,在这些基础建设巩固了底层支撑并出现了稳定、高速的网络之后,我们的电脑、手机中才能够诞生出无数的上层软件。可以说没有网线就没有微信,没有底层基础就没有上层应用。
需要解释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底层技术不断成熟和普及,下层產业可能不再指光缆和基站,慢慢会升级为更高级的形态,比如:零售、出行或物流。而上层产业的含义也会由之前所定义的软件,慢慢升级为更新的事物,未来有可能是金融、广告,也有可能产生出更高级的形态。
不难发现,没日没夜运转流水线生产电缆的工厂,日子可能并不好过,而一个小小抖音软件一年的广告费可能就破百亿。社会分工要求任何岗位都有相应的角色,而所处位置不同,日子过得也就不一样。为了让公司活下去,大公司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顺应形势发展,而小公司也会以被收购的方式做出困境中的最佳选择。所以下层的美团会投靠上层的腾讯,之后又帮助腾讯间接收购下层的摩拜、做下层的美团出行,京东、58、拼多多、唯品会都会拜入腾讯麾下,以及今日头条会收购锤子手机并大搞金融产业,京东在商城和物流之上做出了京东金融(后改名为京东数科)。
关注美股的人可能知道,2019年4月初,曾经是阿里最大股东的雅虎全面出售阿里股份,巧合的是去年苏宁同样清出全部阿里股份,这些深度了解阿里的公司,都意识到阿里集团正在从一个产业上层的角色慢慢过渡到产业下层。这也解释了马云为何重仓盒马、大润发,豪赌新零售;为何战略投资哈罗、饿了么等不盈利公司;为何入股四通快递公司(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这些亏损严重的重资产公司;为何全资收购恒生电子?这些都可以看出马云的野心,那就是通过阿里集团夯实下层产业,以此为基础全力巩固亲生儿蚂蚁金服的上层产业地位,通过底层生态去付出,再通过上层服务来回报。
5G增加新的赛道
科技进步就如同基因突变,虽然我们不能每天都看到技术改变世界的故事,但只要出现某种巨大的科技进化,就会使得时代的浪潮汹涌翻腾,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如同汽车的出现取代马车、数字信号的出现取代模拟信号。
企业无法预测基因突变的发生,只有尽可能去顺应时代的变化,并采取拥抱变化的精神。领导者可以通过前瞻的战略调整和明智的战术手段在同一个赛道内实现弯道超车,但更需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突破去增加新的赛道,占领更高维度的军事要地,最终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5G并非提速这么简单,传输带宽的扩展可以容纳更多的终端接入。
令人激动的是,活在当下的我们将有幸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这背后的关键技术就是5G通信。如果说语言让信息可分享、文字让信息可记录、印刷术让信息可传播、无线电让信息变成更远距离的实时传输、电视让信息实时传输并多媒体、互联网让信息多媒体并双向交互,那么5G的出现将会让信息大爆炸并在上层构建出新的周期表元素,以5G为基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焕发新生并进一步改变我们的世界。
5G并非提速这么简单,传输带宽的扩展可以容纳更多的终端接入。现在我们可能只把终端视为手机设备,初步统计中国现有的终端数量在20亿左右,但是未来万物都可能变成终端,比如汽车、手表、冰箱,甚至是一个马桶,就像手机经历的智能化升级一样,未来的更多硬件都会演变为智能设备,届时中国的终端数量可能不仅是百亿,甚至是千亿、万亿。一个数十亿的终端平台,通过人口红利带来的流量转化造就了互联网今日百舸争流的辉煌,不知未来的万亿终端市场又会诞生多少独角兽和巨头。
5G的出现只是导火索,未来可能引爆的,也许是新零售业的重新定义,也许是新制造业的重新塑造,也许是新金融服务的全新模式,也许是新能源的全新管控,甚至还会有更多新的业态被重新颠覆。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比如个人管家感知到一份晚餐邀请,通过家庭音响发出提醒,声音识别确认授权自动帮我们预约了一辆出租车,在指定的时间,资源调度中心从最近的能源站委派了一辆满格电量的无人汽车,并停靠在小区街道某具体的停车带,当出租车送达目的地后,再次被智能调度给其他客户进行服务.
这样的想象其实并不遥远。随着5G通信的成熟,依靠大批量实时数据传输和密集型计算的无人驾驶能力,伴随着高精密地图、激光感知和图像识别的辅助,将会很快得以实现,安全程度远远领先于人工驾驶。再比如随着遍布地下停车场的充电站数量慢慢超过加油站,司机只需通过手机支付就可以轻松完成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实现流量和能源的自助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