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阿联酋媒体人说“中国话语权”(手记)

2019-07-30曲翔宇

环球时报 2019-07-30
关键词:穆罕默德阿联酋通讯社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曲翔宇

纵观中东地区,拥有迪拜自由港的阿联酋无疑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枢纽,阿中关系近年来也发展迅速。《环球时报》记者最近同当地一位资深媒体人谈起媒体与软实力话题,在他看来,阿联酋是富国,中国也变得越来越好,但软实力建设对两国来说都任重道远。

阿联酋“国社”阿联酋通讯社总编辑穆罕默德对中国媒体最早的印象产生于近20年前,当时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班上有两名在职进修的中国同学。穆罕默德说,那两位同学英文非常流利,看问题很敏锐,逻辑也很缜密,“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专业精神”。不过,总体上,那时在美国大学里读文科特别是新闻专业的中国学生并不多,中国学者在新闻研究领域也鲜有有影响力的著作。

穆罕默德毕业后不久,便加入阿通社做政治外交记者。2008年他第一次到访中国,那年恰逢北京奥运会盛事,穆罕默德突然发现一个现象,即国际媒体(主要是欧美报章)对中国的报道并不客观,要么是抹黑人权状况,要么是对中国积累的物质财富冷嘲热讽。与此同时,他注意到中国媒体用英文发稿非常少,导致一些外媒即便想进行平衡报道,也缺乏消息源。作为一名对中国媒体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穆罕默德提到奥运会结束后,《环球时报》英文版于2009年开始发行令他印象深刻。

在穆罕默德看来,或许是北京奥运会前后外媒的涌入,让中国人意识到国际传播的重要性,2009年后中国前所未有地重视外语发稿、消息落地。作为外国通讯社负责人,他有一个明显感受——转引中国声音变得方便了。不仅是中国媒体刊发的涉华英文版社论,更包括很多国际时政热点,尤其是中东局势,中国媒体与西方三大通讯社在发稿上不再存在明显时差,甚至经常抢先。同时,中文报道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国力提升,中国人大量走出国门而大大增强,而这正是阿通社于2017年开设中文网站的背景。

“这一点一滴的变化,构成中国媒体影响力的沧桑巨变。”穆罕默德说。肯定成绩之余,关于中国媒体,穆罕默德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思考,这同样也是阿联酋媒体管理人员思考最多的问题:阿联酋经济在过去40年高速发展,财富积累显著增加,但媒体影响力却没有实质性提升。穆罕默德称,虽然阿联酋与沙特、埃及等国一道对卡塔尔实施“断交”,但这丝毫不妨碍阿主管部门及主要媒体高管对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欣赏,阿通社这些年一直以该媒体为赶超目标。

穆罕默德认为,推动海外传播队伍国际化,在保证导向的前提下赋予采编团队更多自主权,对于扩大话语权非常关键。“阿中两国经济合作热火朝天,媒体交流互鉴也不应落后,提升软实力、让手上的麦克风声音更大是两国媒体人共同的责任。”▲

猜你喜欢

穆罕默德阿联酋通讯社
印度尼西亚:司机违章被剃光头
采访手记
“逆转”
阿联酋对中国游客开放落地签
侦探通讯社
人行天桥
侦探通讯社
巨型太阳能飞机在阿联酋上空飞行
阿联酋宣布 退出海湾货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