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及战略路径

2019-07-29邓瑞林黄建中

国土资源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建设工作

邓瑞林 黄建中

摘  要  新时代地质工作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在阐述党的十九大赋予地质工作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地质工作8条具体内涵要求,探讨了实现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的战略路径,即“党建引领、需求导向、创新支撑、合作协同、文化固本、转型变革”,这对科学谋划新时代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 地质工作; 创新 ;转型;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Great changes are taking place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geological work in the new era.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new tasks entrusted to geological work by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eight specific connotative requirement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for geological work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strategic path for realiz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work, namely, "Party Building Lead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rket or Social Need as Work Orient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Support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dhering to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irit in Cultural Reform, Accelerating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Change" discuss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planning of geological work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new age; geological work; innovation; transi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黨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章节中提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由过去注重“有没有”的高速度增长到现在更加注重“好不好”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是一场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党的十九大后,不少学者把高质量发展概念延伸到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工作中,并赋予其具有自身工作特点的内涵要求。

毋庸置疑,新时代地质工作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转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重大形势变化;另一方面,业务布局正在由传统的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外部全面支撑服务整个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拓展和转变,地质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怎样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首要的是研究党的十九大赋予地质工作的新任务,明确高质量发展对地质工作的内涵要求,探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1  党的十九大赋予地质工作的新任务

地质工作是探索地球奥秘、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具有基础性探索性服务性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马挡道、万马不能前行”的序次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地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任务,认真研读报告,笔者认为,新任务在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方面都很紧迫和繁重。

在经济建设方面:一是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突出“三深一土”技术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地学基础;二是加强大宗矿产、关键矿产和传统优势矿种勘查,为建设制造强国和发展实体经济提供资源保障;三是做好农业地质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地学支撑;四是做好城市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制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地学支撑;五是做好海洋地质工作,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地学支撑;六是做好“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工作,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挥地质先行性作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是加强新能源新材料勘查开发,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打下基础;二是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调查评价,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为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作出努力;四是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红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建设美丽中国担当重任。

在社会建设方面:一是开展水文地质工作,着力解决老百姓安全饮水和城市应急水源地问题;二是在贫困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土地地球化学质量评估、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和易地搬迁地质选址等工作,为精准扶贫提供地质依据;三是开展地方病地质成因调查研究,为建设健康中国提出地质方案;四是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力量。

在文化建设方面:一是加强地质知识科普工作,强化地质博物馆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地球奥秘的认知;二是加强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和挖掘保护,让地球形成演化的历史成果代代相传;三是助催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地质旅游,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弘扬地质“三光荣”传统和李四光精神,繁荣发展地质特色文化文艺。

2  高质量发展对地质工作的内涵要求

根据党的十九大赋予地质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笔者认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地质工作的内涵要求,总的是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护中心工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地质需求,切实增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具体为:一是高质高效,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有力有序有效服务自然资源管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金山银山的发现者,绿水清山的守护者;更加注重地勘事业、地勘经济、地勘队伍协同发展。二是先行先用,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保障作用,尤其是为打造现代经济体系、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提供清洁能源、关键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的先行安全保障;三是精干精准,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队伍规模的精干和服务目标对象的精准,尤其是培育与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区域布局合理的地勘队伍,精准服务国家系列重要战略实施和污染防治、脱贫两大攻坚战;四是全域全程,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保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奋战到美丽中国人民幸福向往的主战场;五是改革变革,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创新和创造的动力支撑,尤其是理论理念、制度体制、人才科技、信息化与新时代同步,甚至领先,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提供地质学基础支撑;六是协作协同,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开放和合作的大工作格局,尤其是拓展形成好“一带一路”地质工作合作格局;七是持续持久,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绿色勘查和环境保护,尤其是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服务周到;八是苦干实干的发展,要求地质工作更加注重传承地质“三光荣”传统和发扬严谨务实作风,尤其是倡导践行“先行、担当、探索、奉献”的湖南地勘核心价值。

3  实现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实现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有个战略路径的选择问题。一个好的战略路径,有利于又好又快地推进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此,结合湖南地质工作实际,笔者提出“党建引领、需求导向、创新支撑、合作协同、文化固本、转型变革”24字的战略路径,以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发展,迈向现代地质工作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一)党建引领,高举高质量发展旗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列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之首。地质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必须高举高质量发展旗帜。要坚持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政治引领,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地质工作、地质事业和地质队伍建设;要坚持组织引领,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领导干部骨干队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科技人才创新团队;要坚持作风引领,营造山清水秀、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团结干事、创新创业的发展氛围。要通过政治引领,确保地质工作政治方向不偏、服务功能不减,切实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二)需求导向,完善高质量发展布局。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建功立业是地质工作百年历史缩影和根本价值取向。坚持需求导向,其基础是全面弄清研究创造需求,要在对标党的十九大赋予地质工作新任务中列出新时代地质工作任务的具体表现,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一带一部”战略定位和“守护好一江碧水”等重要指示上寻求地质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在研究“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四个关键词内涵里查摆地质工作担当作为的清单。坚持需求导向,其关键是完善布局,要研究需求的常量和变量,存量和增量,以需求为导向,强化职责定位,調整机构设置,重塑专业体系,完善队伍布局,逐步形成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布局。尤其是强化地质事业单位在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监管下的组织实施职责,让他们有事、有权、有责,成为名副其实的地质工作事业主体。

(三)创新支撑,拧足高质量发展动力。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只有创新,才是推动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要着力思想观念创新,在思想上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和“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理论上牢固树立地球系统科学思维和山水林田湖草是共同生命体的理念,在实践上践行“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大数据、新空间”的地质工作观念。要用思想观念的创新,引领人才科技创新和制度体制的创新,实施人才科技振兴工程,实施地质大数据战略,改善地质人才成果评价机制,不断展现出地质工作的一流机制、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成果和一流服务。这里重点强调要高度重视地质工作供给方式的创新,要致力改变由于地质成果的表达方式和地质服务的供给方式,专业化太强,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和转化应用的现状。

(四)合作协同,创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合作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地质工作先行先用、全程全域、协作协同的内涵要求,其实质就是开放合作。作为地质工作承接实施和科技支撑部门,地质事业单位更需要通过合作协同来发挥作用、彰显作为、实现价值。要以规划、项目、人才、科技、信息为载体,以地质工作主管部门和实施部门为联合主体,深化与省直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城乡住建、灾害应急、商务科技等部门合作,加强与地方市州政府合作,扩大与国家地质工作部门、地质科研院所、外省地质工作部门合作,强化与大型企业合作,拓展与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矿业联盟合作,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大开放合作格局,不断创造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合作环境。

(五)文化固本,集聚高质量发展心智。文化是软实力,起着潜移默化集聚人心人力人智的作用。地质工作百年历史正是严守“爬山必到山顶、移动必须步行”的教诲、弘扬传承李四光精神和地质“三光荣传统”的地质文化历史。新时代,更需要文化强基固本,集聚心智。要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发展安全生产文化,营造安稳安全安定社会环境;要秉持民生为本思想,依照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改善水平;要弘扬地勘特色文化,倡导“坚守地质精神高地、担当地质先行使命、探索地质科学奥秘、奉献地质进步事业”湖南地勘核心价值体系;要积极搭建文化载体,强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文明岗位的创建工作,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凝聚起推动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六)转型变革,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面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是继续固守维护传统地质工作体系,还是转型变革发展现代地质工作体系,两种态度,必然两种结果。湖南广大地质工作者自然会选择后者,以毅然决然的态度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变革发展。怎样转型变革,首先,今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就是湖南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的基本遵循;其次,要着力解决湖南地质工作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地勘队伍作为地质工作供给侧其人才、规模、专业区域布局、供给方式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不相匹配,要通过深化改革,破解问题矛盾,逐步建设一支现代新型一流的省级地质工作主力军;第三,要完善地质工作的规划保障和经费保障体系。

总之,笔者认为,新时代湖南地质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要以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地质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力求通过5-8年的创新转型,建设好服务经济社会基础保障的业务系统、事(企)业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制度管理、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湖南现代地质工作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坚强有力的先行基础保障和地质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高质量建设工作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寒露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选工作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