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初产孕妇产后心理状况、盆底康复护理依从 性的作用研究
2019-07-29李玉霞
李玉霞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初产孕妇产后心理状况、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路径,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孕妇的护理中,相比于普通治疗路径来说,应用护理干预路径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强化护理依从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初产孕妇;产后心理;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7-126-01
分娩虽然是生理过程,但对于初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而产妇的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影响产妇身心健康。指导产妇尽早实施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也有助于产后恢复盆底功能 ,从而改善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来我院就诊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初产孕妇产后心理状况、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作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60例,对照组中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0.2±1.2)岁,孕周37-42周,其中剖宫产12例,顺产48例。实验组中年龄(40-41)岁,平均年龄(29.5±1.5)岁,孕周37-41周,其中剖宫产13例,顺产47例。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有良好理解和表达水平[1];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儿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標准:所有患儿均排除存在精神及认知障碍,产后合并症者;排除具有沟通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或死胎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路径,讲解规章制度、病房环境、产妇的血压及体温检测等,同时完善相关的记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路径,也就是:第一步:护理工作者需要告知产妇产后盆底肌恢复知识,强化产妇的认知水平,确保产妇足够重视盆底肌康复,有效的实施康复训练。安排产妇优化会阴部卫生,正是因为大部分产妇会引发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同时完善产妇的心理疏导,和产妇完善沟通,指导产妇了解并且熟练母乳喂养方法,确保其有一个充足的睡眠圈。第二步:将室内温湿度调节到最佳,确保室内的通风性,优化消毒手段。安排产妇缓解自身疼痛,和产妇正面完善交流沟通,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优点,多加嘱咐其实施母乳喂养。产妇在产后遵循进食流质食物的原则,将营养补充足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初产妇需要保持一个足够的休息,在腿部感觉恢复之后,使其实施简单的运动,缓慢的提高活动量圈[2]。在产妇出院后,告知产妇、家属相关的注意事情,使其掌握肛门训练的手段,将恶露最大程度上排除,尽快恢复子宫。第三步:护理工作者及时的组织患者实施盆底肌训练,及时的恢复其盆底功能。盆底肌的锻炼路径一般涉及了提肛训练,每次要超过3秒,接着放松接受重复练习,时间在20min之内,2-3次/d。同时实时的依据患者实际的恢复情况来明确具体的训练时间、强度、频率,尤其得到满意的锻炼效果。第四步:借助电刺激方案,实时的观察产妇恢复情况,适当的选取科学的电刺激方案,将盆底肌神经兴奋程度有效的强化,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3]。
1.4 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的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心理情况评分。其一就是借助抑郁、焦虑评分对产妇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价。焦虑评分应用SAS自评量表,总分为100分,焦虑程度和分数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借助SDS自评量表评价产妇抑郁情况,总分为100分,抑郁程度和分数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焦虑:60-70分;重度焦虑:超过70分[4]。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实验组护理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 讨论
初产妇正是因为分娩经验不足,在产后康复过程中引发明显的身心康复问题。特别是产妇在妊娠、分娩时,会由于内分泌、盆底功能的改变,造成产后的心理状况、盆底功能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5]。众所周知,女性的盆底肌肉功能十分的关键,在支撑子宫、膀胱、直肠等相关盆腔脏器有一个正常的解剖结构,还控制着多项生理活动如排便、排尿、阴道紧缩等。初产妇若是引发盆底功能障碍,会造成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的大幅度退缩,最终制约实际的生活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初产孕妇的护理中,相比于普通治疗路径来说,应用护理干预路径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强化护理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穆静丽, 李斌.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畸胎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s2):379-380.
[2] 王咏梅, 辛春燕, 路静,等.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7):862-865.
[3] 楼秋英, 冯国和, 张邢炜,等.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1):45-48.
[4] 张紫琪, 廖碧珍, 杨光静,等. 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8, 32(14).
[5] 刘丽.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负性心理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7, 7(13).
[6] 刘志云. 中药汤剂联合综合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 v.5(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