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9-07-29党永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绿色通道导管

尹 玥,党永霞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个类型,是临床常见致死性急性胸痛性疾病,也是国家卫计委纳入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的六大病种之一[1]。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救治STEMI的有效手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缩短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是成功治疗的关键[2,3]。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用于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文献报道很多,但专注于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文献较少。本文探讨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胸痛中心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救治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124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13年AHA/ACC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指南》[4]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12 h;③均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均知情同意者。排除:①不符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者;②溶栓再通不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③未行再灌注脚治疗者。本组男93例,女29例;年龄45~74岁[(57.08±6.18)岁];病变血管支数(1.70±0.41)支;合并疾病:高血压52例,高血脂48例,糖尿病41例,冠心病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管病变支数、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常规接诊流程度及护理干预,流程采用抵达医院后进急诊科,会诊后再送至导管室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包括接诊后10 min内检查心电图、心肌生化标志物,监测血氧饱和度;绝对卧床、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负荷剂量口服阿司匹林(0.3 g)、波立维(0.6 g)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

表1 两组STEM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若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心功能不齐,立即组织实施抢救。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①组织医护人员进行STEMI临床护理路径、急诊绿色通道培训,患者转运到医院后绕行急诊室直接送入导管室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②建立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值班护士接到急诊电话(询问患者基本情况)→通知2名护士到达导管室(10 min内)→仪器准备(启动数字减影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准备介入包(根据了解信息准备相关耗材、药品、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入室查对(包括入室时间、患者症状、心理状态等)→心电监护(2 min内做好吸氧、心电监护、贴除颤电极)→数字减影检查→术前检查(3 min内完成术前抽血检查、术前植皮)→配合医生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记录首次球囊扩张时间。③优化绿色通道流程:加强数字减影机使用情况评估,根据手术时间、难易程度,调整手术安排,保证急诊患者优先使用权;患者入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填写知情同意书,引导患者家属填写入院手册、办理入院相关手续。

1.3 观察指标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包括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D-to-B时间、D-to-B达标率、住院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是指自急诊入门至入导管门时间;D-to-B达标率是指D-to-B时间<90 min所占比例。统计预后情况:两组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肾不全、死亡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预后情况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D-to-B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D-to-B达标率88.71%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P< 0.05)。见表2。

表2 两组STEMI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STEIM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n(%)]

3 讨论

STEMI是因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所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的危重心血管疾病,持续冠状动脉闭塞可导致相关心肌缺血性改变,持续时间超过30 min会出现不可逆性坏死[5]。尽管开通罪犯血管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挽救濒死心肌的最佳治疗方法[6]。但救治效果与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关系[7]。相关研究表明,早期再灌注时间每延迟30 min,患者病死率将会增加75%[8],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D-to-B时间控制在90 min可为STEMI患者带来获益[9,10],也是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1]的要求及欧美指南推荐的急诊PCI救治是否及时的重要指标。

随着PCI的发展与普及,我国STE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明显增多,但死亡率并没有明显降低[12],一个重要就在于STEMI救治体系的相对滞后,霍勇[13]报道我国急性STEMI患者平均D-to-B时间约为130 min,远远高于我国及欧美推荐指南要求。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够根据科学程序与严格的流程,整合各种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第一时间内接受规范的诊断与治疗[14]。对于跨医院转诊STEMI患者而言,大体可以分为首诊医院、转运时间、接受医院3个环节,每个环节时间都要求控制30 min以内,由于首诊医院、转远时间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强化接受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5,16]。

本研究以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为切入点,从收到接诊电话、安排护士进导管室准备、患者入室查对、心电监护、数字减影机检查、配合医生等环节建构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采取绕行急诊室直接进入导管室的方式,而且要求转运护士全程陪同,可减少患者办理相关手续时间,导管室术前准备既能规避人为遗漏与疏忽,也可实现最少响应时间,为患者早期再灌注赢得时间。本文研究中,观察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D-to-B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似[17],这也是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D-to-B时间,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需要指出的是,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建立需要多部门间的协作,本文仅仅选择了导管室这个点进行分析,难免有其局限性,需要今后作进一步的拓展。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绿色通道导管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