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适应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凋亡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7-29崔东岳袁基科岳萃涛
崔东岳,袁基科,岳萃涛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急诊科,安徽 合肥 233001)
急性脑梗死指的是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引起的脑卒中坏死[1]。多由供应脑部血液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使局部出现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受损、微血管基底膜破坏等密切相关[2,3],故临床治疗以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提高新生血管床密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主要目的。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4]是通过给予一次或多次短暂、非致死性缺血刺激后,诱导脑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患者对更严重甚至致死性脑缺血损伤获得耐受性。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缺血预适应可显著减轻再次缺血带来的脑损伤,可使神经元凋亡减少,缺血灶缩小,功能障碍改善[5,6],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缺血预适应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的影响,检测血清凋亡相关因子改善情况,初步探讨血清凋亡因子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发病时间72 h内;②临床症状、实验室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③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4~20分;④患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头颅CT检查提示存在颅内出血;②既往有脑梗死病史,遗留神经功能缺损;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④存在血液系统、凝血系统疾病;⑤研究前近1个月内怀孕、分娩、哺乳者。根据梗死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否,分为对照组(未出现TIA)40例与观察组(出现TIA)44例。观察组根据短暂性缺血持续时间分为A组(≤10 min,15例)、B组(10~20 min,11例)、C组(21~60 min,10例)、D组(60 min以上,8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0岁[(55.82±8.17)岁];梗死部位:基底核区22例,放射冠区12例,丘脑3例,小脑2例,脑干1例。观察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40~68岁[(55.75±8.08)岁];梗死部位:基底核区24例,放射冠区13例,丘脑4例,小脑2例,脑干1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5组给予相同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内压、保护脑组织细胞,降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1.2.2血清凋亡相关因子检测 分别于入院第1d,治疗完成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检测凋亡相关因子水平。以ELISA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色素C(Cyt)、P53、白介素-2(IL-2)含量。具体步骤如下:①试剂盒室温平衡20 min,根据操作说明稀释标准品,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复孔各2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 μl,标准孔加入100 μl稀释好的标准品,待测样品100 μl。37 ℃孵育90 min。②弃去液体,每孔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100 μl,37 ℃孵育1 h。③洗板3次并拍干后,每孔加酶结合物工作液100 μl,37 ℃孵育30 min。④洗板3次后,弃去孔内液体,每孔加TMB底物90 μl,37 ℃避光孵育15 min。⑤每孔加终止液50 μl,终止反应。以空白孔调零,450 nm波长测量各孔吸光度值。根据标准品浓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血清凋亡相关因子水平。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治疗效果。采用pullicino法计算治疗前后脑梗死体积,脑梗死体积(cm3)=长×宽×CT扫描阳性层数/2。②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③预后评价。预后评价于脑梗死发病后第30 d进行,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0~20分为极严重残疾,21~45分为严重残疾;46~70分为中度残疾;71~95分为轻度残疾,96分及以上为正常。ADL评分标准Ⅰ级预后为≥46分,Ⅱ级预后<46分。④血清凋亡因子含量。包括:Bcl-2、Cyt、P53、IL-2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9.3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灶面积比较5组治疗前梗死灶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治疗后梗死灶面积显著小于治疗前(P< 0.05),B组治疗后梗死灶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灶面积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 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5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B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NIHSS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预后比较治疗后B组Ⅰ级预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预后比较 [n(%)]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血清凋亡相关因子水平比较5组治疗前Bcl-2、Cyt、P53、IL-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治疗后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Cyt、P53、IL-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B组治疗后BC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yt、P53、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图1。
图1 治疗前后血清Bcl-2、Cyt、p53、IL-2水平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致死率、致残率高[7,8]。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清,可能与下述机制有关[9]: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栓形成,引起局部脑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血液循环不足,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脑卒中缺血坏死。患者可表现为单侧肢体瘫痪,头晕、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者可昏迷不醒。尽早恢复脑补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神经功能损害进展时间为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临床研究显示[10],大脑缺血发生时间超过一定时限后,再次恢复血流灌注后,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可出现明显的加重过程,即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预适应是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前,给予大脑一次或多次短暂性、非致死性的缺血处理[11],使机体获得对下一次缺血性刺激的耐受或免疫现象,表现为神经元凋亡减少,缺血灶面积缩小,脑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等。
IP的脑保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12,13],IP可引起以腺苷为主的内源性递质的释放,通过与相关受体结合,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启动相关联的基因,抑制神经元坏死、凋亡等。IP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凋亡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中,笔者比较了不同缺血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梗死灶面积及预后,结果显示,5组治疗后梗死灶面积显著小于同组治疗前,B组治疗后梗死灶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B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B组Ⅰ级预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TIA持续时间在10~20 min时,缺血耐受的产生效果较强。TIA持续时间非此时间段内,几乎不产生缺血耐受。结合文献分析可能的原因为:时间过短无法激活缺血耐受相关机制,时间过长又可使细胞坏死而无法获得缺血耐受。
细胞凋亡为细胞在凋亡基因调控下,自主出现的有序死亡,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形态学特征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胞质浓缩,核质固缩,DNA降解,形成多个凋亡小体而被吞噬。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重要的作用。缺血预适应是否可通过改善血清凋亡相关因子,发挥脑保护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笔者检测了缺血预适应后,各组血清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包括:Bcl-2、Cyt、P53及IL-2。其中Bcl-2为膜整合蛋白[14],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内质网膜、核膜上[15],可使Bcl-2蛋白与Bcl-2家族的促凋亡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使促凋亡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分布保持稳定状态,抑制Cyt C的释放,抑制caspase级联反应,保护细胞不发生凋亡。Cyt、P53为重要的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其中Cyt在细胞凋亡启动中具有重要作用[16],进入细胞质后,可触发caspase及非caspase级联两种反应,引发细胞凋亡。P53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可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及捕获G1周期[17],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癌作用[18]。IL-2为常见的细胞因子,可促进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成熟、活化,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可作用于T细胞,活化T细胞表面的IL-2受体,诱导T细胞凋亡[19,20]。5组治疗后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Cyt、P53、IL-2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B组治疗后Bc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yt、P53、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说明10~20 min的缺血预适应可抑制细胞凋亡,可能为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综上所述,10~20 min的缺血预适应可显著缩小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预后,可能与提高血清Bcl-2水平,降低血清Cyt、P53、IL-2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