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口蔚县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查 及统计分析1

2019-07-28马旭东刘晓丹茅远哲关恒瑜刘贾贾刘志辉

震灾防御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房屋结构蔚县木结构

马旭东 牛 露 刘晓丹 刘 龙 茅远哲 关恒瑜 刘贾贾 刘志辉

(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 050022)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房屋破坏是造成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房屋抗震性能普遍较差,使得农村地区由于房屋破坏造成的地震灾害损失尤为严重。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鲁甸地震等震害表明,房屋结构类型、房屋所处地形条件和房屋建筑质量决定了房屋的抗震性能,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明显优于砖木结构房屋和土木结构房屋;山地地形对地震波具有放大作用,房屋破坏明显严重;经济较好和交通较发达的地区,房屋建筑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张家口蔚县位于恒山、太行山和燕山交汇处,地形地貌丰富,南部为高耸山地,中部为河流冲积谷地,北部为低矮黄土丘陵,3 种地形占比基本相同(见图1)。蔚县地处蔚-广盆地东部,境内发育有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壶流河断裂、大湾-暖泉断裂和右所堡-松枝口断裂,其中蔚-广盆地南缘断裂最活跃、规模最大,最新活动年代为Q4。该地区具备强震发生构造 背景(王林等,2011;陈绍绪等,2003),历史上地震活跃,发生过1581 年534级地震、1618年612级地震、1911 年5.9 级地震等强震(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5);该地区至今小震 频发,2011 年以来,小震群活动频次明显增加,如2013 年8 月22—25 日蔚县共发生地震13次,ML为0.4—3.2(谭毅培等,2014)。

图1 蔚县地形及调查点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map and survey points in Yuxian area

贾晓辉等(2016)和吕国军等(2016)对蔚县及周边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该地区房屋结构不合理,房屋抗震性能差,给出了房屋自身抗震薄弱环节及抗震措施建议。刘晓丹等(2018)研究地理位置与建筑结构类型的关系,但未结合地形、经济等因素对房屋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对蔚县农村房屋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主要调查房屋结构类型及建筑特点,涉及人口、户数、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等信息。结合各调查点所处地形条件及村民抗震设防意识等对蔚县农村房屋结构特点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给出抗震设防建议。

1 现场调查

1.1 调查概况

主要对张家口蔚县21 个乡镇农村房屋展开调查,每个乡镇平均抽取2 个自然村,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逐户调查,仅以主房作为调查对象,配房由于多用于堆放杂物不列入调查范围。共调查43 个自然村(见图1),累计调查房屋7732 栋。

1.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现存在窑洞、土木、砖木和砖混4 种结构类型房屋。另外,调查中发现相当数量的房屋为“两重皮”,即墙分2 层,内部为土坯、外部为砖,土坯承重,砖仅起装饰保温作用,将其归入土木结构。调查点各类结构房屋数量如表1 所示。

表1 各类结构房屋数量调查结果 Table1 Results of the survey of various structural types of rural buildings

续表

由表1 可知,蔚县农村房屋主要为土木、砖木结构,土木结构房屋占比约为65%,砖木结构房屋占比约为33%,窑洞占比约为2%,砖混结构房屋占比不足0.04%。土木结构中“两重皮”房屋超过一半,多于砖木结构房屋。经济因素是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但村民抗震意识薄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该地区冬季时间长、气温低,大部分村民修建房屋时将保暖放在第一位,并未考虑抗震设防要求,近期新建的砖木结构房屋也未采取任何抗震措施。

2 房屋结构特点及抗震薄弱环节

2.1 窑洞

窑洞为土坯结构,多建于20 世纪80 年代前,且均为单层多空窑洞,有靠山式和独立式2 种。墙体及屋顶均为土坯,土坯一般就地取材,如图2(a)所示。此类房屋抗震性能极差(贾晓辉等,2016;吕国军等,2016;刘晓丹等,2018)。

窑洞抗震薄弱环节为:①经长期风吹雨打后土坯粘度减弱,抗震性能削减严重;②独立建造的窑洞由于土坯粘度有限,在地震中后墙外闪,发生破坏。

2.2 土木结构

土木结构房屋是蔚县农村主要的房屋类型,占比达60%以上,均为20 世纪90 年代前建造。此类房屋以生土墙作为承重墙,木屋顶结构,部分房屋在屋顶檩条下方设有木柱支撑,建造时先搭木屋架再砌筑生土墙,如图2(b)所示。此类房屋抗震性能差(贾晓辉等,2016;吕国军等,2016;刘晓丹等,2018)。

图2 各结构类型房屋 Fig.2 Photos of various structural types of rural buildings

土木结构房屋抗震薄弱环节为:①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房屋各部位连接的牢固程度,大量房屋纵横墙墙角连接处严重开裂,如图3(a)所示,由于连接不牢固,墙体在地震中易外闪倒塌;②当地村民为满足采光需求,前墙门窗开洞过大,如图3(b)所示,削弱墙体的整体强度;③为追求美观及良好的保温性能,存在大量“两重皮”房屋,如图3(c)所示,此类房屋外部虽有一层砖,但通常与内部土坯墙体无有效连接,且由于未改变房屋结构,仍以土坯承重,外层的砖仅起美观和保温作用,对抗震没有任何作用,抗震性能较老式土坯民居差,如1998 年张北地震时,大多数此类房屋外砖倒塌,造成破坏。

2.3 砖木结构

砖木结构房屋也是蔚县农村主要的房屋类型,占有一定比例,多建造于20 世纪90 年代。此类房屋多数为石砌或砖砌基础,墙体用砖砌筑,黏土或石灰勾缝,前墙开窗,窗上有混凝土过梁或木过梁,木屋顶结构,如图2(c)所示。该地区砖木结构房屋多数为人字坡和单坡屋顶,无圈梁、地梁、构造柱等抗震构造措施。此类房屋抗震性能一般,稍优于土木结构房屋(贾晓辉等,2016;吕国军等,2016;刘晓丹等,2018)。

砖木结构房屋抗震薄弱环节为:①绝大多数为重屋顶,屋顶与墙体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如图3(d)所示,整体稳定性较差,地震时可能由于墙体外闪塌落导致房屋整体坍塌;②屋顶存在单坡结构,后墙一般较前墙高1—2m,形状不规则,如图3(e)所示,地震时后墙易外闪坍塌;③屋顶檩条未采取任何连接措施,直接置于砖墙上,且檩条与山墙外侧基本齐平,凸出部分也未与山墙进行有效连接,如图3(f)所示,地震时檩条会抽出,导致屋顶坍塌。

图3 各类房屋抗震薄弱环节 Fig.3 The weak links of seismic design

3 经济、意识与房屋结构类型及抗震性能的关系

调查表明,蔚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包括种地、打工、特色农业等,只有种地一种经济来源的村庄收入最低,拥有特色农业(如种杏、养殖等)的村庄收入最高。将只有种地作为经济来源的村庄归为收入一般,将包含其他经济来源的村庄归为收入较好。本次调查中,收入一般村庄23 个,共有房屋2904 栋;收入较好村庄20 个,共有房屋4825 栋(见图4)。

由图4 可知,收入一般的村庄土木结构房屋约占77.86%,砖木结构房屋不足20%,尚存在一定数量的窑洞;收入较好的村庄土木结构房屋约占56.62%,砖木结构房屋约占43.07%,很少见窑洞。调查发现,该地区收入较好的村庄中“两重皮”房屋在所有土木结构房屋中的占比超过60%,而收入一般的村庄“两重皮”房屋占比超过30%。在与当地村民交流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因此村民在修建房屋时,优先考虑房屋保暖性能,其次考虑房屋美观程度,最后考虑房屋抗震性能。因此大量村民修建房屋时都选择在原有土木结构房屋外层加盖一层砖墙,以提高保暖性能和美观程度,但此类房屋抗震性能较差。

图4 经济、意识与房屋结构类型的关系 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consciousness and building structure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收入越好的村庄,房屋整体抗震性能越好。但该地区村民抗震设防意识普遍薄弱,如增强其抗震设防意识,该地区房屋抗震性能可大幅提升。

4 地形与房屋结构类型及抗震性能的关系

蔚县境内地形丰富,南部山地面积1141km2,占全县面积的35%,平均海拔1500—2000m,最高2882m;中部谷地面积988km2,占全县面积的31%,海拔900m 左右,中部有壶流河穿过;北部丘陵区面积1118km2,占全县面积的34%,平均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度小于500m。

调查表明(见表2),砖木结构房屋在谷地地区占比最高,为35.7%,在山地地区占比最低,仅为12.6%;窑洞全部出现在丘陵地区,但占比不高,仅为5.6%。可知,山地地区房屋整体抗震性能最差,谷地地区房屋整体抗震性能最好,丘陵地区由于有窑洞分布,整体抗震性能稍差于谷地地区。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山地地区的村庄主要经济来源只是种地,收入一般,受经济状况限制,没有资金翻盖房屋,因此绝大部分房屋为土木结构,抗震性能差。

表2 不同地形地区各类房屋结构占比 Table2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building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topography

5 交通与房屋结构类型及抗震性能的关系

蔚县境内有109 国道、112 国道、342 省道3 条主要道路,房屋结构类型与村庄所在位置交通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不同地形道路交通状况存在差异,本次调查记录每个调查点至主路的行车时间,行车时间越长交通状况越差。

调查表明(见图5),交通状况越差的村庄土木结构房屋占比越高、砖木结构房屋占比越低,房屋整体抗震性能越差。如条子沟村至109 国道的行车时间约为1h,村里土木结构房屋占比高达90% ,砖木房屋占比仅10%;东北江村至342 省道的行车时间仅为5min,村里土木结构房屋仅占16%,砖木结构房屋占84%。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由于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狭窄,建房所用材料基本靠就地取材,砖和水泥运输成本较高;②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不再回来居住,村庄开始败落。因此,这些村庄老旧土木结构房屋占比较高,抗震性能差。

图5 交通与房屋结构类型的关系 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and building structure

6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张家口蔚县7732 栋房屋的实地调查,分析该地区各结构类型房屋特点及抗震薄弱环节,综合分析经济、交通和地形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各结构类型房屋均缺少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且存在门窗开洞过大、重屋顶、檩不出墙等情况。建议在修建房屋时,门窗宽度小于房屋开间的一半;加强屋顶与墙体之间、檩条与山墙之间及纵横墙之间的拉结;在墙体转角、纵横墙交接及墙体过宽的位置增加构造柱,增强墙面整体性。

(2)调查发现,经济越好的村庄砖木结构房屋数量越多,房屋整体抗震性能越好。但由于居民缺乏抗震设防意识,在修建房屋时首先考虑保温和美观,很少考虑抗震设防,导致房屋抗震性能低于应有水平。建议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加大抗震宣传力度,增强村民抗震设防意识。

(3)调查发现,交通越不便利的村庄,老旧的土木结构房屋越多,房屋抗震性能越差,同时这样的村庄少有无青壮年居住,村里常住人口数较少,发生地震后自救能力差。这些村庄规模相对较小,建议在交通相对较好、地势平坦的地区重新选址,将其整体搬迁。

猜你喜欢

房屋结构蔚县木结构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坚守的底色是信仰
多彩的剪纸
BIM技术在古建木结构中的保护研究
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框架构造研究
萨格勒布木结构观景塔
房屋结构鉴定中墙体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技术要点研究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脱贫攻坚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