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虹软科技成科创板AI第一股
2019-07-27江彬
江彬
虹软科技是全球视觉人工智能行业领先的软件服务提供商,是全球领先的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者、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虹软科技的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主要被用于智能手机行业,客户包括三星、小米、OPPO、维沃(vivo)、LG、索尼、传音等厂商。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虹软科技开始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进军。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虹软科技在与全球消费电子领导厂商的深度合作中实现了核心技术的不断迭代及产品的持续创新。
因爱好而造就一番事业
谈及虹软科技,离不开公司创始人兼CEO邓晖。公开资料显示,60后的邓晖从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后远赴美国留学,并获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
邓晖是一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从星空苍穹到非洲草原的动物王国,从定格极限冲浪瞬间到捕捉拍摄候鸟迁徙,曾获PMDA摄影技术终身成就奖的邓晖,拍照足迹遍及全球。
在摄影过程中,需要用到修图软件。当时PC端修图软件的翘楚是PhotoShop,只是PhotoShop狂贵,当时定价500美元。为了节省费用,邓晖就下决心开发一个能够取代PhotoShop的修图软件。PhotoStudio随之应运而生,这款产品内存占用率低,性能非常好,PhotoShop花45秒完成的旋转,PhotoStudio只用1秒就完成,而价格却只有对方的1/4。因此,这个最早满足邓晖自身修图需要的软件,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特别是那些用不起PhotoShop的小公司及摄影发烧友。
产品的畅销加上朋友的鼓励,邓晖一头扎进图像世界,在硅谷开了公司,这便是虹软科技的前身。1996年起,数码相机开始在世界范围流行,虹软科技的图像处理技术很快获得索尼和理光等数码相机龙头企业的青睐。因成绩斐然,邓晖成为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时特邀的海归归国观光代表之一。
深耕视觉处理技术,推陈出新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2004年,虹软科技设立与手机嵌入式影像有关的事业部。很快,智能手机开始席卷世界,公司再次站上了风口。“我们做的是数字影像技术,影像处理技术首屈一指,我们对相机很了解,而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可以让我们的技术和积累爆发,这大概就是虹软的优势所在。”在一次公开演讲时,邓晖这样解释他眼中移动互联带来的市场机会。
敏锐的目光、深谙产业发展脉络推动着虹软科技成为智能手机视觉人工领域的佼佼者。2015年,虹软科技协助手机厂商发布了业界第一款RGB+Mono(彩色+黑白)方案的后置双摄头手机,此后又攻克了Wide+Tele(广角+长焦)的后置双摄方案。由此,虹软科技让安卓手机阵营在双摄的普及上做到了与苹果并驾齐驱,得到了智能手机领域龙头厂商的充分认可。据IDC统计,2018年全球出货量前5的手机品牌中,除苹果完全采用自研的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外,其余采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商,包括三星、小米、OPPO等,其主要中高端机型均搭载了虹软科技智能手机的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随着移动互联网持续且强有力度的渗透,人工智能(AI)突飞猛进,虹软科技开始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进军。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虹软科技在与全球消费电子领导厂商的深度合作中实现了核心技术的不断迭代及产品的持续创新。由此可见,无论是在PC时代、数码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是如今的AI时代,邓晖都展示出自身超前的格局,带领虹软科技用视觉AI技术一直行走在行业创新的最前沿。
核心团队稳定,高研发支出结出累累硕果
一方面是视觉处理技术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断出现的新应用领域在持续增多,公司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一位对行业有着深刻理解的创始人、掌舵人,也需要一支拥有积极进取精神的稳定团队。
由招股说明书可知,虹软科技目前有三位核心技术人员,一位是创始人兼CEO的邓晖,另外两名核心技术人员分别是王进和徐坚,前者现任虹软科技董事、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后者现任虹软科技董事、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均在本世纪初加盟虹软科技,是公司培养的人才,对公司忠诚度高。而且,核心技术团队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等有总量可观的股权激励。目前公司拥有6个股权激励平台:杭州虹力、杭州虹礼、杭州虹兴、杭州虹义、杭州虹仁和Arcergate,分别持有4.67%、2.53%、0.53%、1.08%、1.30%、3.65%,共计13.76%,由此深度绑定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以及生产、销售团队成员,有利于释放出成长潜能。
与此同时,虹软科技近三年年均研发费用占比为32.81%。在目前已披露科创板申报材料的公司中,仅次于金山办公软件的37%年均研发费用占比。在研发人员方面,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80%以上。2016年、2017年、2018年,不考虑杭州美帮的人员,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196人、238人、374人,2017年、2018年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为21.43%、 57.14%。
核心团队的稳定以及高效率的研发模式,结出了累累硕果。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及研发已经获得专利129项(其中发明专利126项)与73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积累了大量视觉人工智能底层算法,并自主研发了诸如人体识别、物体识别、场景识别、图像增强、三维重建和虚拟人体动画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视觉人工智能技术体系。
厚积薄发,盈利能力突出
综上所述,公司拥有持续高成长的坚实基础。一是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提前布局,把握产业发展新需求所带来的成长契机。二是公司所处的产业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尤其是近几年的智能手机高速发展对智能手机视觉人工技术的需求较为旺盛。
因此,虹软科技在近年来的业绩持续高成长。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1亿元、3.46亿元、4.58亿元,复合增长率32.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0.74亿元、1.75亿元。受营收规模快速提升的因素,公司整体费用率逐年下降,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 84.35%、75.47%、58.56%,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高,毛利率随之提升。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92.3%、93.66%、94.29%,表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
居安思危,寻找新赛道
公司在努力把准视觉技术发展趋势和深挖手机行业痛点的同时,居安思危,积极寻找新赛道。一方面是技术开源,进入垂直领域,寻找新的商机。2017年,虹软科技首次发布了视觉人工智能开放平台,面向行业和个人开发者免费开放人脸识别、人脸属性分析等离线SDK。2018年11月,虹软科技的视觉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迎来了全面更新,新增了活体检测SDK、人证比对SDK(IdCardVeri V1.0)、性能全面升级的人脸识别2.0 SDK(ArcFace 2.0)、人臉识别门禁基础应用套件等多个部分,助力视觉AI技术在智慧工地、智慧旅游、智慧办公、智慧小区、智慧校园、智慧楼宇、APP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落地。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为了进入更多的垂直领域,虹软科技选择将算法开放,并以行业整合者的身份入局,将模组厂商、芯片方案商、设备整机方案商进行全面整合,成为产品方案商、解决方案商、系统集成商,并由他们进一步赋能各个细分场景中的AI开发者,打通整条垂直产业链,有望发现或创造新的商机。
另一方面则是发力智能汽车、物联网等新业务。其中,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前景较为可观。因为未来在汽车里会有10个以上的摄像头,智能座舱将成为智能驾驶视觉AI的重点应用场景。在今年4月于深圳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9)上,虹软科技介绍了全新研发的DSM(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BSD(盲区检测)等一系列智能汽车主动安全视觉车载产品及视觉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业务拓展战略目标,公司利用此次募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资料显示,公司此次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600万股,拟募集资金11.32亿元。募集到的资金将全部投入到智能手机AI视觉解决方案能力提升项目、IoT领域AI视觉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光学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强化现有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助力公司进入新赛道,打开未来的业务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