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19-07-27陈丽秋
陈丽秋
随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群众生活质量飞速提升,但对生活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园林绿地建设方面,要求增加周边植被数量并定期养护。目前,国内已出台相关政策发展园林绿地,但是养护管理方面依然不理想。本文主要讲述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以解决问题。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元素引入群众生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目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已成为园林部门重点关注的任务,为此,探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是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城市面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今,绝大多数城市发展较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为保证植被顺利生长,减少维护成本,强化管理质量极有必要。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难以短期内恢复原状,部分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对绿化养护更加看重,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技术手段等因素,始终无法体现出较好的效果。
二、目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科学
园林局是维护城市绿化的直属部门,不论公路绿化还是道路绿化,最终管理权均交由园林局,从而保证绿化施工质量。但是,由于绿化区域的特殊性,园林局无法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同一水平管理,最终施工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部门之间并未构建长期、和谐的协作体系,针对绿地选址、管理规划、植被建设等工作无法统一意见,从而造成工人劳动量大幅增加,人工成本增多。
2、重建设,轻绿化
随着经济发展,利益成为各部门争夺的关键。这便导致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部门刻意忽略长期发展,并未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仅仅依靠短期效果完成上级任务,虽然同样实现园林绿地建设目标,但是后期维护成本极高,且未来植被质量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3、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诸多与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与其他法律相比,依然过于薄弱,且无法照顾到诸多细节,甚至于不存在可实施性。同时,绝大部分园林绿地管理必须要园林局与城市管理部门相互协调,期间,由于人力、物力的局限性,执法力度得不到保障,类似于绿地破坏等违法现象,无法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加以制止,从而增多维护成本。
4、绿化观念意识淡薄
近年来,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群众开始意识到绿化保护的重要性。但是通过调查可知,群众的绿化观念依然薄弱,践踏草坪、乱扔垃圾、乱砍乱伐等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有关部门难以治理。
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具体策略
1、落实绿地全局规划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属于大型项目,根据城市面积、人口、地理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科学且完善的流程,细化岗位职能,构建各部门交流通道,制定详细的协作方案并分工,考虑经济成本,规定施工周期,设定奖惩机制,激励并约束全体成员竭尽全力完成绿化任务。
2、强化养护技术
绿化养护技术是保证绿化质量的又一关键,随着植被覆盖面积增大,植被种类增多,传统的绿化养护技术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这便需要有关部门提高科学技术,加大研发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与企业、高校的合作,针对地域特色以及植被类型挑选最适宜且成本最低的绿化技术。
①绿篱、球形等植物
做好植物的补植工作。由于人为破坏、气候等因素,植被数量每段时间便会大幅减少,为此,绿化部门应及时填补空缺,根据地区特点以及植物规格进行选苗。例如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当针对植被采取保护措施,例如铺盖保护毯、放置禁止标志等;例如气候因素导致的植被损坏,则通过植被修剪、绑定等方式力求表面平整、无倒塌倾向。需要注意的是,植被修剪阶段应提前对机械设备加以消毒,尤其针对球形植被,尽可能根据松土、灌输、施肥等规范流程进行施工,定期记录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减少后期维护量。最后,卫生管理部门应派人定期巡逻,监督群众对绿化带的破坏行为,保证绿化带无落叶、枯叶,如果发现违规现象则予以教育,严重者给予罚款处罚。
②行道树
道路两侧植被对交通具有间接影响,司机长途行驶或者停留过程中会由于道路植被而改变心情。为此,补植和扶正工作极有必要。通常情况下,道路两侧树木应接近垂直,最大倾斜度不可超过10°,并定期给树木进行灌溉,降低死亡率。冬季应及时对植被进行检修,清除杂草,針对病残、下垂部分加以修整。此外,施肥工作应保证一年一次,且肥料灌溉深度一定,针对特殊植被,可通过根外追肥等手段。一般情况下,底肥量应不超过15kg,比例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配。
③花坛、花镜
花坛是提高观赏性的重要景观,为此,施工人员应保证花坛水分充足。通常情况下,花坛补充水分的时间一般在清晨,但是,当雨水较多的季节应在附近建设排水措施,避免花卉被雨水覆盖而死亡。春季阶段,施工人员应认真落实虫害防治工作,但是与常规植被有所差异,花坛土壤必须得到消毒以及松动,且花镜养护必须参考花卉的具体特征,避免药物不匹配而增加花卉死亡率。
3、打造高水平园林养护队伍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与施工人员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或者职业素养不高,则势必无法保证后期工作顺利开展。本文提议:第一,园林部门应集结全体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分工调整培训内容,例如养护知识、道德规范等,从而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4、落实日常养护管理
考核是评价养护质量的重要方式,检察人员应加强巡查力度,针对每个区域进行抽样检查,及时记录各区域问题并追究责任人,并定期宣传环保意识,关键绿化带摆放宣传牌,积极呼吁群众保护植被,爱护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与群众生活质量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施工人员素养、气候等因素,养护工作必须讲究因地适宜、因人事宜原则,打造高水平园林养护队伍,强化养护技术,落实日常养护管理,真正实现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150000黑龙江省四海同鑫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