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种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2019-07-27刘蕊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南繁种业种质

刘蕊

“2019中国种子大会”3月31日在北京举行,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在会上提出了2018年中国种业六件大事和未来种业发展所面对的四大方向。

1、2018年中国种业六件大事

(1)国家启动南繁硅谷建设总书记亲赴南繁基地视察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南繁科技城这三大任务都由南繁硅谷承担,是我国种业育种的中转基地。在去年的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海南视察了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的南繁育种基地,同农业专家袁隆平等一道,走进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观察并细心查问了水稻长势情况。南繁硅谷的建成,甘肃、海南、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的落实,标志着我国育种基地格局已经成型。

(2)在农业农村部设立种业管理司的同时,大部分省级单位健全了种业行政管理机构

农业农村部“三定”方案于2018年7月2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组建了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其职责主要是负责起草农作物种业和畜禽发展规划、政策,对农作物种子、种苗实施监督管理,组织并实施畜禽遗传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组织救灾备荒和抗灾救灾种子的调拨、储备,承担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与2011年对比2018年假劣种子案件减少了48%,种子侵权案件减少了36%,全年抽查农作物种子5.2万份共涉及20個品种,平均合格率达到了96%。伴随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深入,假劣种子案件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3)保存量超50万份的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新库正式开始建设

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农业物种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于今年的2月26日,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的种质新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目前库容量的4倍。已经收集4.2万份新种质资源,12个省(市)已经开展普查工作,经过鉴定共发掘出一批具备抗病虫、高产稳产、优质专用、抗旱节水等特性的优异种质资源。截止目前,我国长期保存种质资源居世界第二位共50.3万份。

(4)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发布,对外商投资种业准入机制大幅放宽。实施22年的《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规定》即将废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4月11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要求“围绕种业等重点领域,深化现代农业对外开放”。同年6月10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求“取消或放宽种业等农业领域外资准入。”

(5)年度申请量突破1万件,植物新品种授权居世界第一

植物新品种保护11168件的授权总量,突破2万件的申请量,申请量已经居世界第一。在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共3249个,其中有省审品种2347个、国审品种902个。在国审品种中,77%为企业申报审定品种,在品种审定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凸显,优质、专用、绿色品种比重明显提高。截止2018年底,数量达10325个的29种非主要农作物进行了品种登记。水稻、大豆、小麦、油菜等大宗作物生产用种,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量达到100%。面积比重由85%增长到90%的玉米自主研发品种。面积比重由80%提高到87%蔬菜自主研发品种。

(6)中国两大种业集团正式形成,隆平高科进入世界种业前8强

随着先正达和隆平高科被中国化工农化公司全资收购,已经跻身进入世界种业前八强,目前,我国已有两家种子企业进入世界前10强。

2、未来种业发展面对的4大方向

(1)市场化收购主要粮食产品是大势所趋

大宗农产品贸易与国际市场对接,至2018年底,15年来首次减少了8803.1万吨进口大豆。今年国家粮食局继续下调了最低收购价,小麦比去年又下调了3分,稻谷仍然延续去年的下调趋势,粳稻、早籼稻、中晚籼稻分别比去年下调了2角、1角、1角。同时,国家采取了直接补助的方式,对种粮农民给予适当补助。

(2)高质量种业发展不可逆

高质量的种业发展形式是不可逆转的!当今,我国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的用种需求量稳定,蔗糖料等经济作物种子种苗市场的需求空间仍然较大。其中,升级换代空间大的是大宗作物品种,市场潜力巨大的是高附加值作物种子,特色、经济作物种子种苗市场空间也比较广阔。节水节肥节药是当前种业发展方向,优质高产多抗,全面、全程机械化。当前,品种是大田作物增产的主要依靠,稳定、高产、增产品种仍要重点发展。粮食作物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源头,粮食以外的种业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

(3)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是大势所趋

以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和跨界融合为代表的集团化是种业企业的发展方向,以生产、加工、经营、专业育种和测试检测的专业化,以联结大市场、小农户和科研院所的专业化平台化,以区域特色、产品特色、作物特色为特征的特色化方向发展;以种植业加种业、畜牧业、金融和农化服务为内容的“种业+”时代已经到来。

(4)种业深度融合锐不可挡

当今,论文在作物育种领域方面的数量排名中,中国超过日本、美国、印度、德国等国排在首位。但是,“种业强国”不是以“论文强国”为基础,因为目前我国的科企融合深度还远远不够。支持科企深度融合是未来的政策导向,支持品种选育和品种权保护。另外,以合成生物学、生物组学等为代表的前沿学科在理论的的突破正在形成,定向改良育种方式将更加便捷,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技术在逐步加快,育种由随机性正朝着可设计、定向转变,“按需定制”的品种正成为现实,育种效率以几何级数增长,种业发展也正在迎来“跨界融合”的新阶段。

(作者单位:150008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

猜你喜欢

南繁种业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种业名企展示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作物南繁检疫中的技术问题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