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019-07-27易祎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肥力施肥量速效

易祎

随着化肥产业的不断壮大,农业种植施肥也不再是单一的农家肥。传统水稻种植业靠使用农家肥来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式各样的化肥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并被大量应用在水稻生产之中,这也就滋生了越来越多的施肥管理模式,而不同的施肥管理模式对水稻种植的产量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探讨了不同的施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希望能为从业人员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人口60%以上选择以水稻为主粮的国家,中国的水稻产量无疑备受关注。近几年,我国的水稻产量均保持在2亿吨以上,这无疑得益于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数亿农民的辛勤播种。然而近几年,有些地区盲目追求农作物的高产量,不断加大化肥的使用率,造成土壤板结,有机物流失,再生能力下降。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化肥,维持土壤的再生功能,尤为重要。

1、材料与方法

(1)试验区准备概述

以苏州市吴江区农场为例,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物质54.7g·kg-1,碱解氮164.3mg·kg-1,速效磷29.9mg·kg-1,速效钾171.1mg·kg-1,土壤pH值为6.35,试验品种为港育6号。

(2)实验阶段

实验共分为4种施肥方法:

①氮磷钾土壤区(NPK)

②无氮土壤区(PK)

③无磷土壤区(NK)

④无钾土壤区(NP)

(3)施肥管理模式

常规施肥采用当地农民惯用的施肥方法,一般是使用速效氮肥来进行人工作业,在对农作物操作的机械化程度上总体来说较低;而机械施肥是指在常规施肥量的基础上配合机械深施,从而达到加快施肥并提高精准性的目的;缓控释肥料施肥与常规施肥量保持一致,它采用缓控释氮素的方法,一次性施肥,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也可适当的施用分蘖肥;新型经营主体是指当地农村合作社集约化的统一种植管理模式,整体管理水平较高,土地的利用的效率也较好。不同施肥管理模式的施肥量与当地常规施肥量要保持一致。

(4)测试方法

在测试的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对土壤和植株样品进行采集和检测。对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等都要有明确的文字数据。土壤pH的测定:使用浸提pH计法;土壤有机物质的测定:使用油浴加热容量法;土壤全氮的测定:使用凯氏蒸馏法;土壤有效磷的测定:使用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的测定:使用火焰光度计法;植物全氮的测定:使用蒸馏滴定法;植物全磷的测定:使用钼锑抗比色法;植物全钾的测定: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2、综合分析

(1)不同施肥对水稻土壤成分的影响

肥料的的合理配施能够增加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它通过改善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中氮素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有机肥的使用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氮生理利用效率就会明显降低,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施用有机肥使得土壤板结化,使土壤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有机肥的配施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对于自身肥力较低的土壤,年限越长碱解氮的含量就越多。而对于中高肥力稻田,有机肥处理碱解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方法。有机肥处理方式与单施化肥处理方式相比,能够明显提高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究其原因就是随着氮使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出现剩余,但有机肥料配施处理的方式能够明显减少元素剩余量,进一步降低氮素泄露和蒸发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土壤自身的肥力情况,针对自身肥力低下的土壤,需要加大有机肥料的使用;针对自身肥力较高的土壤,则更多依赖与土壤自身的调节能力。

(2)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测试完毕后,将各试验区的水稻产量和不同施肥管理模式下水稻增产情况进行对比计量,在同一试验点不同管理模式上可知,各点的氮磷钾土壤区产量要高于其他试验地区,无论从各个试验点的情况还是总体值来看,水稻产量的排名依次为氮磷钾土壤区(NPK)>无钾土壤区(NP)>无磷土壤区(NK)>无氮土壤区(PK)。由此可以看出试验地区氮肥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最大,第二是磷肥,钾肥的影响效果最小。从多个试验点全肥区产量来看,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区都比常规施肥区的水稻产量略高,水稻增产量为235~298kg/hm2,增产率大约在2.5%~3.3%之间。而在这其中,机械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增产298kg/hm2,增产率大约为3.01%;新型经营主体增产300kg/hm2,增產率大概在3.21%;施用缓控释肥料增产283kg/hm2,增产率为3.1%。由此可见,不同的施肥管理模式在对水稻产量的提高上有着重要作用,而在以上几种施肥管理模式中,新型经营主体方式对水稻的增产幅度最高,这也说明了,在现今社会,土地集约化管理的模式对土地的利用率最高,对水稻的产量也最好。

水稻产业是我国粮食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它养活了13亿的中国人,让人类能够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然而不同的化肥应用的种植效果各不相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水稻的产量也是千差万别,未来我们要不断探索,在其中找到最适合的施肥管理模式,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够再度提升,真正造福人类。

(作者单位:110032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肥力施肥量速效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生物肥力将成为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式
不同杀螨剂对柑桔红蜘蛛速效与持效性防治田间试验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基于墒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在采煤废弃地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红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豫中植烟区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