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研究
2019-07-27刘广权
刘广权
摘要:山区造林地技术的实施是改善生态环境圈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山区造林地的清理技术、整地技术及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提高林业工程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造林地;清理;整地;植树造林
1 山区造林地清理技术
1.1 林地清理的意义
山区造林地中的杂质堆积物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这些杂质堆积物逐渐转变成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这些杂质堆积物具有可燃性,在人为或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发生火灾。尤其是在山区,温度一直居高不下,是火灾的最主要导火索。树枝、树叶、动物粪便等残留物质,都有着较高的可燃性,在温度、风力的自然因素影响下,燃烧以不可控的速度展开,因而山区造林地的清理工作在林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1.2 林地清理的方法
1.2.1 割除清理 山区林地的表面由于灌木、杂草异常多,因此需要人为割除干预,割除清理是山区造林地清理最基础的方法,也是林地清理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实施因素,可应用于各种环境的山区林地。在使用割除处理技术时,要根据山区的地势,同时也要结合杂质的种类,研究分析之后,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高效的割除处理作业。
1.2.2 堆积清理 周而复始、潜移默化之下,山区必然会产生垃圾,也称之为山区堆积物。山区堆积物主要分为灌木枯枝、杂木杂草、地表残留物三大类,在堆积和环境作用下,将其分解成对造林苗木有益的生长养料。因此,堆积物清理势在必行,堆积清理技术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高效率的特点。此外,造林地实施堆积清理作业前要做好缜密的计划,山区病虫害的隐患以及堆积物可能引起火灾,因此要好杀虫消毒工作和防火处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灾害。
1.2.3 化学清理 化学药剂清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化学药剂清理能够高效的、针对性的处理造林地的杂草灌木、病虫害。但同时使用化学药剂产生的残留以及药剂本身的散发性容易使地表受到创伤,在山区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发展中留下不可控的隱患问题。应用化学药剂进行清理作业时,要注意清理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平衡,控制好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化学药剂的使用范围。此清理技术虽然效果良好,然而对周边生态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除非在特别需要的时候使用,通常不会采用此类技术。
2 山地造林整地技术
进行山地造林整地能够通过对地形加以改变,从而使土壤的温度状况以及物理性质得以改善,林下的透光度得以加强,进而保证水源以及土壤,提高林业资源的整体质量,最终也使水土流失等严重性问题得以科学缓解。
2.1 改善立地条件
山区植树造林项目进行中,林地条件和植物所需的生长环境最为重要,也是工程实施的基础。为了改善林地条件,在整地作业时,可以对植物的生长进行人为控制,通过人为控制技术,为种植造林提供更完善的、便利的生存环境,使树木在整地技术的实施之后大幅度提升种植能力。此外,在进行整地过程中要注意种植的范围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平衡成本和效率。
2.2 提升土壤质量
原生态的山区土壤质量对于人工植树造林的发展效果不显著,因此,需要转变土壤的肥沃度,实行配方施肥,有效地调节土壤中各元素的成分比例,减轻土壤中的病虫害危害。土壤质量提升对山区树木的生长能力有着重要性转变意义。以植树造林工程设计要点出发,有效调节整地过程中的要素和关键点,提升整地效率和品质。
2.3 整地方式
当前常见的整地方式包括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其中局部整地又包含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块状整地即翻垦土地,使土地成为整块状,方式主要有鱼鳞坑法、块状法以及穴状法等。带状整地主要有撩壕法、水平沟法、反坡梯田法以及水平阶法等。
3 山区植树造林技术
3.1 正确选择造林树苗
要保障种植造林技术的提升,在种植技术的选择和实施中,应选择正确的植树造林树苗,山区适合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
3.2 植树造林技术
3.2.1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将树木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壤中,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对造林地的生长环境有着严苛的要求,既要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病虫害较轻,又要保证人流稀疏。播种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需进行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
3.2.2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4 结论
在生态系统建设和环境工程建设中,山区造林地的清理、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的实施与研究尤为重要。这3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充分的清理杂质为整地带来了便捷,通过整地改善了植物的种植环境,便可实现高效率的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