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种植经济产量的对策研究
2019-07-27曹哲
曹哲
在我国的农业结构中小麦占据着重要地位,小麦种植的产量其不仅关乎民生,同时对于巩固和提升农业经济也有着重要作用。如何稳步提升小麦种植经济产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小麦种植经济产量展开分析,促进农业经济稳步持续提升。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小麦的发育特点、小麦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均对其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就此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科学选种、合理施肥等途径促进小麦种植经济产量稳步提升。
1、提高小麦种植经济产量的重要意义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我国近几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基本持平,如图1所示,同时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小麦出口量达到450万吨,环比增长13.5%,因此必须探究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促进小麦种植产量稳步提升。
图1:我国近几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
2、小麦生长的基本特点研究
①营养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指小麦的生长初期,在此期间的营养供给状况直接影响小麦后期的根部发育状况。以冬小麦为例,其主要指10月中后旬为初期,因此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管理是提高经济产量的重要基础。
②营养生殖生长阶段
小麦的生殖生长阶段主要从小麦的抽穗时期开始,直到小麦的灌浆成熟,时间大致從4月至6月期间,在此期间气候因素等均对小麦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③成熟阶段
小麦的成熟阶段主要指收割的前期,在此期间小麦的抗倒伏等能力则尤为重要,部分地区由于所处位置风较大,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的小麦倒苗问题出现,这则对农户后期的收割及小麦的成熟均有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品种的选择极为重要。
3、提高小麦种植经济产量的主要策略
①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品种的选择对于小麦的产量有着重要影响。据农业发展部门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在河北省的小麦实验田中,优化品种结构的单位面积小麦经济产量同比提升13.5%,因此在现阶段的小麦种植前期必须进行科学的品种选择。在小麦的品种选择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在选择品种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品种,做到因地制宜,比如在干旱地区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品种;第二,基于当地种植环境的基础上,在品种优化过程中应该考虑早熟品种,早熟品种可以有效避免部分自然灾害,比如在小麦灌浆的成熟期间可以避免干热风等灾害。
②选择最佳播种时期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除了对品种的优化之外,种植人员选择最佳的播种时期也极为重要,不同时期的种植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均有着重要影响。小麦属于越冬生长的作物,因此在小麦的种植前期应该将抗冻能力考虑在内,避免在越冬时期出现幼苗受损出现。除此之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当年的气候较为寒冷则可以推迟播种时间,同时选择最佳的墒情播种对小麦的生长也有着重要影响,确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有着较好的生长环境。
③科学施肥,提高产量
施肥是影响小麦种植经济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首先,在小麦种植前期必须对土壤的墒情、肥力进行科学的预判,确保在肥力、墒情条件较佳的状况下播种。其次,在小麦苗生长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避免盲目的施肥,对肥力做好科学分配。再次,在小麦生长中做好追肥工作,确保小麦在生长中有着较好的肥力供给,从而实现小麦增产的目的。
④做好科学的田间管理工作
田间管理工作对于小麦的生长有直接影响,田间管理工作则主要包括灌溉、除草、除害等环节,首先,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对干旱状况出现及时灌溉,避免因为干旱而出现枯苗。其次,杂草对于小麦的肥力、水分等资源均有影响,因此必须做好除草工作,在杂草生长前期采用农药除草,此措施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节省人力、财力。再次,在小麦的成熟时期做好除害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鸟、鼠等驱赶,促进小麦种植产量稳步提升。
⑤做好农户的农业知识教育工作
农户对小麦现代化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小麦经济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麦种植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农业技术人员应该对农户进行小麦种植技术的普及,避免农户出现在传统农业发展中的盲目种植,存在靠天吃饭的心理,实现科学种植,稳步提产。其次,在小麦种植产业发展中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注重理论实践,在农田中针对于常见的病症帮助农户识别,然后对相应的防御措施进行培训,确保农户在小麦病症初发时期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做好农户的农业知识教育工作是提升小麦种植经济产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本文主要通过对提升小麦种植经济产量进行分析,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只有对其生长特点等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的提升小麦种植经济产量的提升,促进小麦种植产业稳步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272503山东省汶上县寅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