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9-07-27于跃忠
摘要:“做学教合一”理念下的中职专业课程是在校企深度融合基础上以“做”为核心,通过“做”传递国家、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让学习者在“做”中学会做人做事,让教育工作者在“做”中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引导、促进学习者的生产学习。本文对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开发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 专业课程课程建设
课题:本文系江苏省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开发和实践研究一一以数控车工、钳工专业课程为例》( 2018jksmszdzx005)研究成果。
“做学教合一”是对“以生为本”中职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中职专业课程要适合中职学生,就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从职业素养层面构建基于“做学教合一”的理实融合专业课程。
一、“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及其特点
从技能型人才质量要求来看,技能型人才需要拥有厚重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形成需要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若干次的“做”慢慢体会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获得需要学习者通过“做”的过程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即学习者在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做”内化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
现阶段,中职学生学科式课程的学习能力偏弱,学生对“为什么这么做”到“怎么做再到“做什么”的學习过程难以适应。就中职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需要从“做什么开始接受新知识。因此适合中职学生的专业课程应该从生产项目入手,融合职业技能与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并懂得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在“做”的过程中提升关键能力并了解关键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即在“做”的过程中通过“做什么一怎么做一为什么这么做”形成专业技能先行、专业理论融入的“做学教合一”中职专业课程。
“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是产教融合的企业生产型课程。它是在企业生产情境中,学习者通过具体的劳动生产达到职业学习目的。因此“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是校企双元主导师生共建的课程,是学习者在劳动过程中通过“生产什么一怎么生产一为什么这么生产”达到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目的的课程。
“做学教合一理念下的中职专业课程是体现国家人才要求的课程。课程目标的制定以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同时结合本地区企业专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所需拥有的职业素养。因此“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课程,是立德树人的课程。
二、“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内容 “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是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促进学习者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为核心,以校企双元教育为手段对专业课程进行建设的。
一是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通过产教融合的形式,校企共同确定一系列与专业课程相关的企业特定典型生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即以岗定教。比如校企根据地方企业生产项目,在机械专业课程中选择柴油机生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其中柴油机零部件的加工及组装包含车钳刨铣等机械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学生通过柴油机生产加工岗位群的工作学习,职业能力在达到机械专业课程目标要求的同时又能满足相关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
二是根据社会、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素养的要求,校企共同制定生产学习规章制度作为教育内容。比如校企通过学徒制将8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生产现场管理法作为教育内容,8S生产现场管理法包含了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学生在生产学习岗位上通过对8S生产现场管理法的自觉执行,其职业道德在达到专业课程目标要求的同时又能满足社会、行业、企业人才素养要求。
三是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关键能力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有益于企业生产的激励机制,以此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比如校企通过工学结合将企业生产加工工艺创新作为奖励项目,激励学生通过对具体工作的体验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企业创新出更加合理的加工工艺。
因此,“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包含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校企通过具体的生产项目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融为一体,使生产项目实施过程真正变成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职业道德养成和关键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实施
“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再现,学生在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师、企业人员)带领下,围绕具体的生产任务,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在“做”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真实的工作情境需要校企共同构建,因此校企双元教育体系是“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证。
1.校企共创生产学习环境
环境育人,良好的生产学习环境以其无形的感染力规范着学习的思想和行为,对学习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默默地发挥着影响作用。因此,校企创建生产学习环境需从“劳动光荣”入手,让学生在充满希望、和谐与竞争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引导学生爱岗敬业。比如在生产学习空间张贴劳动光荣榜,树立劳动标兵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张贴大国工匠的寄语,让学生感受技能型人才在劳动生产一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良好的生产学习环境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主要手段。
2.校企共建生产学习管理模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企建立有效管理模式是学习者良好职业素养形成的必备条件。“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生产学习管理是融合了企业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校企双元管理。生产学习管理内容包括校企共同制定生产学习共同体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机构、确定学习目标,以此促进企业人员、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即企业人员、学校教师努力为学生的生产学习服务,学生则在生产学习过程中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生产学习管理工作是专业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保障。
3.校企共同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課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校企共同组织下通过完成具体的生产学习任务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贯穿于整个生产学习过程中:“做什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生产学习任务,“怎么做”让学生投身到生产第一线,在生产操作中获得专业技能,“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学会思考,在生产体验中获取专业理论知识,实现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相互转化。
四、“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育实施者检查课程的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实现,并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养。“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评价是校企从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关键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职业素养作出的综合评价,并通过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白己在生产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技能及应用的过程进行价值评价,激发学生生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中职专业课程目标,在“做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比如在生产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性职业素养评价和学生自主性职业素养评价,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综合职业能力水平以及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生产学习竞争力,增强学生生产学习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
“做学教合一”理念下中职专业课程评价是以评定岗的评价,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习者在生产岗位群中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表现,从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帮助每位学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产工作岗位。教育工作者通过岗位素养评价,激励学生在自己优势岗位上进行深层次学习,进一步增强自己优势岗位职业素养;鼓励学生在自己劣势岗位上抓差补缺,补强自己弱势岗位职业素养,让学习者在今后生产工作中拥有较强的应岗、跨岗和转岗能力。
五、小结
总之,“做学教合一”理念下的中职专业课程是在校企深度融合基础上,以“做”为核心,通过“做”传递国家、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会“做人做事”,让教育工作者在“做”中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引导、促进学生的生产学习。“做学教合一”理念下的专业课程建设就是要有效地让“做”的过程变成促进学生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面参与的过程,让“做”的过程变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有效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走向适合的积极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7(76).
[2]陈宏艳,徐国庆.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探析[J].职教论坛,2018(3).
[3]于跃忠.基于“做学教合一”的数控专业实训课程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