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视域下“阅读推广+”理论构建与实践∗
——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9-07-27徐建伟

图书馆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辽宁全民

王 上 徐建伟 陆 璐 徐 凯

(1.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18;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阅读推广工作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全民阅读”浪潮的兴起促使更多人加入阅读队伍,但因自身阅读素养与信息素养的缺乏,在材料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存在众多疑惑。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这一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阅读推广+”理论,丰富阅读推广的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并结合众多表现形式,丰富读者阅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1 全民阅读概述

1.1 全民阅读的提出与意义

“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1]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有助于社会和个人的协同发展,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五大方面。阅读推广不仅是图书馆嵌入式读者服务的一种创新,更是帮助读者收获知识和提升自我的助力器,弘扬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1.2 全民阅读的政策支持

随着全民阅读推广事业的迅速发展,阅读推广人才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国家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向公众提供全民阅读服务。国家鼓励实体书店宣传展示优秀出版物,并根据自身条件开辟阅读空间、开展读书活动。”[2]等国家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加强阅读推广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设施建设等内容,为阅读推广工作持续开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2 “阅读推广+”理论构建

2.1 “阅读推广+”概念

阅者:看也,观览;读:阅看,诵读,默读。《旧唐书·段成式传》云:“秘阁书籍,披阅皆遍”;《孟子·万章下》载:“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推广,有扩大、扩充之意。《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中提到:“今人习孙子者,但诵空文,鲜克推广其义。”“互联网+”中“+”代表产业,即借助互联网这一手段形成商业链条。“阅读推广+”中“+”,是对阅读推广在内容、方式、主体、对象、方法等方面的拓展。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促进阅读,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推广活动。其意味着结合本馆、本校、本地区的资源特色优势,进行全媒体和文化行业有机结合的“大阅读推广X.0”战略[3]。

2.2 “阅读推广+”理论原则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始终将读者需求放在首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更好地实现阅读推广效果、丰富广大师生的阅读生活,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17年成立阅读推广部。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馆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门成员共同努力下,“阅读推广+”理论应运而生。“阅读推广+”理论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调动馆员与读者积极性

为保障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首先要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其次要调动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馆员工作积极性为整个阅读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是阅读推广工作开展的动力与目的。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员意识到这一点,其阅读推广内容不局限于纸质图书的推广,推广形式也不局限于读书会,而是以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使读者能够在感受阅读推广主题的情况下享受视听盛宴。

2.2.2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对已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力求实现“1+1〉2”的效果。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部虽成员有限,但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包括本馆纸质与电子资源,并积极与馆内其他部门、学生社团、学院合作,同时在此基础上寻求校外合作,如与其他高校、社会媒体合作等,激发了群体成员的智慧,成功开展一系列具有本校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阅读生活,同时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2.2.3 挖掘多种推广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成为众多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首要选择,推广方式的多样化能够满足具有不同需求及阅读兴趣群体的阅读取向,同时也能够扩大阅读推广活动的服务范围,在没有明显增加馆员工作内容的情况下,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2.3 “阅读推广+”理论内容

2.3.1 用户导向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开展读者服务工作,首先要做到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服务对象进行分析,并对其特征进行描绘,明确服务方向。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运用“阅读推广+”理论对读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明确读者特征,以读者视角对阅读推广内容进行探索,并形成符合读者阅读兴趣的特色推荐。

2.3.2 多元合作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多方展开合作,利用多元主体对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解,为阅读推广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的阅读推广观点和方法,进而提升推广效果。

2.3.3 方法探索

推广活动在对专题书目、电子资源等进行推荐的同时,还举行读书会活动,以交流分享、竞赛等形式为师生提供读书方法的交流活动,为广大师生取长补短、提升和优化自身的阅读方法提供机会与便利。“阅读推广+”理论提倡以多种多样的推广方式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进而满足读者对阅读的需求。

2.3.4 全年推广

传统阅读推广活动往往在举办之时有一定的成效,但影响范围有限,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阅读推广活动不应只是一时的活动,举办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完成指标或者流于形式。“阅读推广+”理论提出阅读推广应以培养师生阅读习惯,提升师生的阅读素养为目标并应该在全年范围内持续推广,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

3 “阅读推广+”实践活动与启示

3.1 “阅读推广+”实践活动内容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阅读推广信息共计110篇,其中原创推荐书目及新闻26 篇,“晴耕雨读,只要有你”“书香校园”等活动推荐29 篇,毕业季推文19 篇,超星博看等推荐书目36 篇。

辽宁师范大学公共宣传栏中,分别展出“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开幕式推荐书目”“辽宁师范大学建设书香校园‘阅读推广+’文化育人推荐书目”“晴耕雨读: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新生季‘大学生应知书’推荐书目”共32条;展出“辽宁师范大学建设书香校园首届‘最美阅读推广人’”共28条。在图书馆内张贴读者阅读推广活动海报7 次,展出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展架12 个。此外,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对图书分类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详情如表1。

表1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本馆服务范围内各个专业类别图书借阅情况,可以准确掌握读者借阅图书的热点与方向,了解读者需求,为进一步开展用户服务奠定基础。为更加直观地展现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活动内容,笔者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阅读推广+”实践具体活动,主要包括“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和“晴耕雨读”系列活动等。

3.1.1 “书香中国”系列活动

“2017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于2017年4月19日在湖南长沙启动,众多名人名家参与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极大反响。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以此为契机,推出了具有浓浓师大特色的“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并获得师生读者一致好评。其活动形式主要包括:

(1)举办读书会、读书节,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及知名校友共同参加,如著名专家梁归智教授讲授红楼探佚工程:《红楼梦探秘——贾宝玉之谜》,扩充读者对《红楼梦》的认知;读者沙龙:《文抽丽锦,拍按香檀——走进花间词》读书分享活动;《流浪星球》特效制作商——知名校友徐建与师生探讨科幻电影特效制作知识的同时,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科幻作品。此外还与各学院开展合作,如与化学学院合作举行“化育杯”读书分享会活动,与《地铁时报》合作开展地铁图书漂流活动,与大连电视台合作举行“寻找大连市第二城市性格”民谣曲谱征集活动等。并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有效的阅读指导。与辽宁大学影视学院合作完成的微电影《我们都还太年轻:下一秒》;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校阅读推广大赛案例现场展示》;与超星学习通共同发布“阅读推广+”作品;域出版+《红楼梦》经典论文流媒体出版等合作活动,充分展现“阅读推广+”的多元合作、跨领域合作。由此可以看出,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活动在扩充推广主体的同时创新推广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读者参与度,扩大了平台辐射面,增强了品牌号召力。

(2)通过论坛、评书荐书、名家讲坛等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阅读推广活动打造成连接读书人、写书人、出书人、评书人的“全民阅读推广+”盛会。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邀请《地铁时报》主编于飞飞来校与读者共同参加“真人好书单”活动,于飞飞作为《地铁时报》主要执笔人,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与阅读视角。此次活动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细节,同时作者也可以更加直接捕捉到读者关注点,为日后创作更优秀的作品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活动丰富了阅读推广方式与途径。

(3)主题阅读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演讲、读书征文、朗读者、吟诵、读书快闪、知识竞赛等主题读书活动,吸引读者到馆借阅,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传统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对象多局限于本校学生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具有阅读兴趣爱好的教师、离退休人员以及高校周边社会群体的阅读需求。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这一问题,并在工作过程中将阅读推广的对象范围扩大至全校师生、附属学校师生、离退休人员及周边社会群体。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微平台不定期推出的不同主题的读书有奖问答活动,以创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表现出师大独特的人文气息,同时也实现了“阅读推广+”理论实践活动对阅读推广群体的扩展。

3.1.2 “晴耕雨读”系列活动

2016年,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培育和巩固“书香中国”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充分发挥领导同志带头读书的引领示范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大力推进全民阅读“七进”工作通知[4]。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积极响应、配合全民阅读“七进”活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学生与教师。将本馆的国家艺术基金孵化项目“晴耕雨读:新时代学习型社会构建与‘阅读推广+’——新媒体文化书单系列展演”在乡村、广场等进行辐射性、嵌入式推广,打破了传统阅读推广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式与内容,在实现阅读推广的同时,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影响力。

此外,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每年入学季推出新生季“大学生应知书”推荐活动,以专题的形式为入学新生指明纸质图书阅读方向。

表2 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春季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

3.1.3 推广活动项目化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以政策性文件、案例大赛为导向,对阅读推广理念和活动进行不断优化,如参加上海图书馆学会主办的“2018 阅读推广优秀案例分享交流会”,对5 个活动案例进行申报——《“读”门绝技——Readoor:Special Skills For-Reading Books》《“锦瑟华年诗与度”春季读书原创项目》《博“观”约“曲”唱书单:Music & Reading》《基于深阅读的〈红楼梦〉文本探佚工程案例文本》《智慧阅读推广+X”行动(X∈中华传统文化,X1=音乐,X2=舞蹈,X3=川剧变脸……)》,具体项目如表3。

表3 2018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案例分享交流会获奖优秀案例

为在推广活动中更好地展现“阅读推广+”理念,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规范阅读推广活动,并将有创意的、受广大读者欢迎的阅读推广方式以参赛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为其他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撰写申报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 项:“E 考据下基于深阅读的《红楼梦》八十回亡佚情节探真”“‘阅读推广+’视野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珍本善本考论”“《古本小说丛刊》古籍整理”。

3.1.4 其他推广活动

“阅读推广+”实践活动在推广本馆纸质资源的同时,对本馆的电子资源也进行推广,其中包括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资源库(库克音乐空间、日本科学协会赠书专属空间等),以及社会人士捐赠图书室、名人特藏文献室、乡土文化及地方文献展示推广空间、学习(阅读、信息、才艺)共享空间等人文特色空间。这些推广活动强化了图书馆的知识传播、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教育功能,彰显了图书馆的人文特色,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为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贡献了巨大力量。

3.2 “阅读推广+”实践活动的特点

3.2.1 推广主体多元

“阅读推广+”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由图书馆员作为推广主体的阅读推广模式,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吸纳学生、教师、离退休人员、附属学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员的广泛参与。扩充推广主体,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为阅读推广的主题选择、方式选择、对象选择等提供了多化视角,为丰富“阅读推广+”的推广内容、推广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推广+”理论实践活动方式突破了传统阅读推广的单一主体模式,实现了与学院、媒体等的跨界融合。

3.2.2 推广方式多样

除传统读书会的推广方式外,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集多种推广方式展现“阅读推广+”理论。主要表现在与表演、音乐等方式相结合,将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此外,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也充分利用大数据对用户阅读与检索行为的特征进行描绘,生成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图文声像资料的推荐,体现个性化特征。在充分发挥图书馆员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推广方式的智能化。

3.2.3 推广时间持续

以开学季、毕业季、新生季、世界读书日4个节点为主要推广载体,实行全年无间断推广战略,将各个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有效连接起来,增加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范围,最终形成即使没有阅读推广活动也能使阅读推广效果常态化,实现阅读推广活动在时间方面的延续。

3.2.4 推广内容广泛

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在“互联网+”环境下显然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广范围知识的渴求。高校数据库中丰富的电子资源能够为读者“排忧解难”,同时也能为读者以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提供可能。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推广内容不仅包括本馆馆藏纸质书本,同时包括本馆购买、试用的数据库,社会热点图书及影视作品等,体现“阅读推广+”理论在推广内容方面的独特见解。

3.3 “阅读推广+”实践的启示

3.3.1 立足用户需求,丰富推广内容

大数据时代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已远远超越图书馆馆藏纸质书本中的知识存储,互联网的简单与便捷使读者的阅读需求更加多样化,单一阅读推广内容显然已不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因此,丰富的阅读推广内容在整个阅读推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准确分析本馆服务对象的阅读需求与偏好,以便推出令读者满意的阅读推广内容。

3.3.2 创新推广形式,提高读者兴趣

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以读书会为主要方式,推广形式单一,推广效果不理想。“阅读推广+”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推广活动积极探索阅读推广方式,实现跨界融合的发展态势,以多种形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推广形式的创新。[5]

3.3.3 建立多方合作,实现共同推广

高校图书馆应打破校园服务传统思维方式,积极主动与校外媒体等力量进行合作,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展现高校图书馆社会影响力,实现高校与社会共同进行阅读推广。在建立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提升读者满意度。

3.3.4 形成优良传统,建立长效机制

阅读推广绝非一时之事,而是需要建立长效的推广机制,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最终实现“全民阅读”的伟大目标。“阅读推广+”指导下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全年内均有与实践相对应的主题推广活动,为形成优良的阅读传统、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从全民阅读的总体布局出发,倡导实时阅读、交互式阅读和终身阅读理念,在传统阅读推广的基础进行“阅读推广+”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探索,以各馆的特色资源和优势服务为主线,以区域优势为抓手,加强与文化团体、文艺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汇聚合力,加强保障,吸引更多文化人、媒体人、出版人、文艺人、学者专家等加入到阅读推广人的队伍中来,利用各自的优势为全民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长效的推广机制,为实现学习型社会提供实践经验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辽宁全民
全民·爱·阅读
辽宁之光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