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面壁者”:为神佛“治病”
2019-07-26王双兴
王双兴
1956年春天,李云鹤留在了莫高窟,成为第一位壁画修复师。1990年,李波开始跟随父亲修复壁画;2011年,李晓洋也拿起了接力棒,从此三代人一起为壁画上的神佛“治病”。为莫高窟续命,是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在千年壁画面前,几代人的青春也短得不值一提。
“行医”63年为神佛“治病”
一副棕框眼镜架在李云鹤的国字脸上。若隐若现的白线把镜片分成两块,挑起眼睛走路时,就用上面的平光镜;垂下眼睛工作时,就用下面的老花镜。
他是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师,“行医”63年,修复壁画4000余平方米。如今86岁,仍然身体硬朗,身量挺拔,牛仔工服一披就去工作,手脚利落。
1956年春天,在山东读高中的李云鹤准备前往新疆“支援建设”,中途在莫高窟短暂停留。在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的劝说下,李云鹤留在了莫高窟,成为第一位壁画修复师。1990年,李波开始跟随父亲修复壁画;2011年,李晓洋也拿起了接力棒,从此三代人一起为壁画上的神佛“治病”。
在时间的侵蚀下,壁画遭遇的病害有空鼓、起甲和酥碱等等,它们让精致的图案变得模糊、破损,有时像鳞片一样翘起,有时结满白霜,有时甚至变得疏松、脱落。
修复师们的工作,就是拿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工具,除尘、填垫、脱盐、粘结、按压、支顶……帮助壁画对抗时间。
经过三代“面壁者”的修复,飞天的华裳重新飘逸,神佛的眉眼渐渐清晰,饕餮、僧侣、殿堂和塵世风物,也都离原有的模样更近了一步。
为莫高窟续命,是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在千年壁画面前,几代人的青春也短得不值一提。
祖师爷“偷师”摸索修复工艺
曾经丝路重镇的威风,早就随着经济中心转移而渐渐消弭,敦煌变成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城,莫高窟的艺术光环也尘封数百年才被发现。洞窟被风沙淹没,塑像垮塌,千年前的谷草从断臂中裸露出来。壁画受损,变得斑驳,甚至会大块大块掉落……风沙侵蚀、战乱、西方冒险家的劫掠,整个莫高窟在天灾人祸的蹂躏后,一片狼藉。
那时的莫高窟几乎没有任何文物保护的设备和工具,面对一片一片“生病”的壁画,用什么修,怎么修,都靠李云鹤自己摸索。
当时敦煌研究院请来捷克的专家帮助修复,关于修复材料和工艺,对方始终保密,李云鹤就在旁边“偷师”修复过程。专家走后,李云鹤自己摸索着用毛笔、滴管、注射器等各种方式修复,最终选定了注射器作为粘结材料注渗的工具。
胶结材料注射完,需要将壁画回贴到地仗层,李云鹤尝试铺上一层纱布,然后按压,但布纹会压到壁画上。后来换成塑料布,发现容易把壁画粘下来。最终想到装裱画用的纺绸,既能吸水,还有细腻的质地。就这样,李云鹤慢慢自己总结了一套修壁画的工艺流程。
到如今,李云鹤已经做了63年修复师,4000余平米壁画经历过他的“医治”,晚辈们都叫他“爷爷”,也说他是“壁画修复领域的祖师爷”。
给壁画治病更要有“医德”
童年时的李晓洋觉得壁画修复工作很酷,聚精会神地坐在壁画前,拿着工具,像医生给患者治病。因为要援助其他修复单位,李云鹤和李波经常四处出差,指导修复国内其他地区的受损壁画。在李晓洋眼里,“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出差这个词可以安在我身上,觉得特别洋气。”
十几年过去了,李晓洋也成了一位修复师,不过,却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高大上”。刚刚入行时,他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做这些有什么意义。”李晓洋说,“每天坐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同样的步骤,有时要几百上千次,一天下来胳膊都酸了。”
作为李云鹤带出的徒弟,李晓洋和叔叔李波都听过无数次关于“医生”的比喻。李云鹤经常说,医生给病人输液,扎疼了还会被抱怨,但修复师给壁画治病,文物不会说话,所以更要有医德,更要有敬畏心。
在杭州修复凤凰寺的壁画时,一个学生不小心把壁画粘到了手上,“这很正常,掉下来也很正常,但是你得给贴回去,结果这个娃娃随随便便把这块壁画从手上给弹走了。”李云鹤回忆,“我把他给撵回去了。”
与毁灭抗争,和风赛跑
如今是李晓洋从事壁画修复的第九年,他渐渐发现,这是个没有尽头的行业。“唐朝的壁画和五代的壁画有区别,山西的和河北的也不一样,像这一次在成都,和在敦煌就有明显的不同,成都的湿度特别大,自然环境特别不利于泥质文物的保存。”没有什么秘诀,只能不停地思考对策,解决问题。
许多新的技术开始应用在壁画修复上。例如在修复中胶结材料的浓度,过去,修复师凭借经验和感觉来决定,如今则通过研究设备对壁画成分、病害类型和程度、产生机理等进行分析,然后给出精准的数据,从而决定胶结材料的浓度和比例。
“壁画保护是一门学不完的学问。”直到现在,李云鹤都还在学习新的高分子修复材料的使用。
“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损毁,怀抱琵琶的飞天和斑斓的佛国世界迟早会消失,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不止一次说起类似的话。
时间是莫高窟最大的敌人,“与毁灭抗争”的紧迫感,渐渐被传递给莫高窟的保护者们。
李晓洋告诉记者:“爷爷一辈子都在和风赛跑,他说,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比赛,但我们偏偏要逆天而为。哪怕和风耗尽一辈子,也要为后人留下不能复制的文明。”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