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孝顺儿子”抑郁了之后

2019-07-26刘亚吴贻伙

方圆 2019年12期
关键词:芜湖市司法鉴定母亲

刘亚 吴贻伙

5月25日,《方圆》记者来到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家民居前,不宽的马路上,往来穿梭的车辆和行人络绎不绝,这一平静而又忙碌的画面使人感觉不出任何奇特之处,然而说起一年多前在此地发生的那起抑郁症男子弑母案,不论是当地群众、办案民警、检察官、法官,还是替当事人做精神鉴定的医生,都印象深刻。案发时间是2018年1月27日,当天芜湖遭遇罕见大雪,一场持续的雪灾寒彻入骨,冰天雪地中,一位中年男人背着老妇人的尸体,一步一步艰难地移动的脚步,直到力竭将尸体丢弃在路边,自己逐渐走远。

然而,让大家惊诧不已的是,杀害这名老人的凶手竟是其亲生儿子,还是一个众人眼中的“孝顺儿子”。导致这起儿子弑母案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生活的压力、内心的焦躁,更是人类心理疾病的“头号杀手”——抑郁症。

雪天掐死七旬老母亲

44岁的李志华,是外地来芜务工人员。2018年1月27日,時值寒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整个芜湖很快银装素裹。李志华72岁的老母亲吃过早饭后,告诉儿子自己想回老家过年。因为当时已买好2月回老家的票,李志华有些不耐烦,但是母亲说不想待在这里,想去老家李志华哥哥那里。李志华在当天上午9点多,冒着大雪到了火车站准备买票,突然又觉得火车没有汽车快,就坐公交去了汽车站,准备取钱买票。

结果,在银行ATM机上,李志华的银行卡被吞了。这让他开始烦躁,觉得非常不顺。因为卡被吞,李志华没有买到汽车票。于是,他打了个车去妻子郑玉珍打工的饭店。几天前李志华曾和郑玉珍吵架,让她受了不小的委屈,在面对她时,李志华跪着磕了个头。

到下午两三点,李志华坐公交车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区。在小区里的网吧,李志华找到儿子拿钱,儿子取了500元现金给他。回到家里,母亲给他开了门,问他“你下去咋又回来了?”李志华说找儿子拿钱了。之后,李志华又去了厕所,从厕所出来后看到坐在椅子上患有痴呆的母亲,感到情绪烦躁,难以自控的他用双手掐住母亲的脖子,三五分钟后,母亲抬起的手臂慢慢放下,没有了气息。后来,李志华还用脚踩了母亲的嗓子眼一下。接着,李志华将母亲扶到凳子上坐着,找来干净的衣服为母亲换上,又戴上了帽子、口罩。穿戴好后,他背起母亲就出了门,坐电梯下楼。

在电梯里,一个邻居看到他背着不省人事的老人,就询问怎么了,李志华说:“老太太昏迷了,要送她去医院。”邻居好心嘱咐,外面雪大,走路要慢点。出了单元门,李志华背着母亲在没脚深的雪地里一步一步艰难行走,直走到小区大门口,实在背不动了,他就将母亲的身体放在了路边雪地上,然后一个人离开了。

路人见老人独自躺在雪地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报警,当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老人已经气绝身亡。当天晚上22时许,公安民警在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宾馆将嫌疑人李志华抓获归案,而这个宾馆距离其所居住小区并不远。经法医鉴定,死者符合钝性暴力作用于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这一结果让李志华的家人和邻居们惊诧不已。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在亲人邻居眼里一直“孝顺”的儿子亲手夺走母亲的生命?

早有端倪的“抑郁苗头”

李志华平时和妻子、母亲住在一起。李志华的母亲72岁,天生痴呆,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但李志华和妻子对母亲都很孝顺,多年来体贴入微地悉心照料。李志华和妻子有两个儿子。现在两个儿子都到了成家的年龄,在农村娶老婆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因此,老实本分的李志华夫妻俩一直努力工作。三四年前,为了多赚点钱,李志华在江苏做生意,却遇到骗子,辛苦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积蓄就这么没了。那次被骗,让这个中年男人几乎崩溃。

此后的日子,李志华换了好几份工作,可都做不长,心情一直抑郁的他几乎夜夜都睡不着觉。为此,李志华很少与人交流,还莫名其妙与人吵架,骂人打人,甚至玩失踪,离家出走半年才回来。回来后还经常胡言乱语,一会说有人要害死他,一会说妻子郑玉珍被人强奸了,整晚上不睡觉,还在半夜突然掐妻子的脖子。

李志华的精神转变,妻子郑玉珍一直看在眼里。据郑玉珍讲述,李志华以前是很开朗的人,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别人讲,自从在江苏做生意被骗后,就很少说话。“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和我吵架,甚至打骂我,说我给他脸色看了。”

最近一年,李志华更是让人“看不懂”,他在工厂里打工一段时间后,突然跟自己说有人要害他。而对于母亲,李志华对她很好很孝顺,因为母亲是一个“傻子”,没有什么生活自理能力,“你给她吃的,她就吃,也不闹。”郑玉珍说道。

在李志华的哥哥李志杰看来,弟弟以前很正常,自从三四年前生意亏本后精神状况就不一样了,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出门。最近两年更严重,只要回老家就是睡觉,也不和任何人沟通。

2017年3月,郑玉珍看着他长期失眠、情绪低落,就带他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失眠症。据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记录,李志华失眠、烦躁等一月余,入睡困难、早醒,乏力、精神不振,拟诊为“失眠症”。可李志华坚持认为自己没病,不配合治疗,医生开的药也不肯吃,导致治疗效果并不好。

长期失眠、心情抑郁,找了工作又做不长,家庭的重担落在了郑玉珍一个人身上。一边工作,一边还帮忙照顾李志华患有痴呆症的七旬老母亲。郑玉珍觉得,从那时起,丈夫的言行就开始变得有些怪异,他还曾经到自己打工的饭店门口跪着哭泣,说对不起妻子。

这一跪,成了夫妻俩在案件开庭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李志华被抓后,芜湖一家司法鉴定所在公安机关的申请下对李志华进行了精神鉴定。2018年3月20日,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李志华系恶劣心境,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两份不同的司法鉴定结果

“卷宗的鉴定意见认为被告人李志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但是该案移送审查起诉后,我们对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均进行了判断和认真细致的甄别,发现李志华有过精神病史;李志华的近亲属反映其精神异常;案发原因、案发后李志华的行为有违常理;提审时发现其有被害妄想症等。李志华的一系列行为与鉴定意见的结果相左。”芜湖市检察院公诉处检察官赵川告诉《方圆》记者。

因为认为该份鉴定意见不能客观反映李志华的真实精神状态,为慎重起见,芜湖市检察院提出要求公安机关再次对其进行精神鉴定。南京的一家司法鉴定所对李志华进行了二次精神鉴定,鉴定意见显示李志华案发时患有复发性抑郁症,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鉴定意见同时显示,李志华在四五年前出现诸如失眠、心烦、易怒,“说不出理由的要吵架”,总想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没意义,“沉默不语,看什么都烦”,“没活路,什么都不想做,消沉,浑身乏力,每天只吃一顿饭”,体重曾由130斤降到90斤。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27日案发,李志华上述症状再发,情感低落,自感无趣、无力作为,“活得太累”,情绪烦躁,一时认为母亲年老体衰,为她养老很麻烦等因素而弑母。在后期做精神检查时,李志华的病情已有所缓解,对自己的弑母行为感到惊愕和怀疑。“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也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亲情,心里就一闪,现在想想是根本不可能的。”李志华这样表述自己的作案动机。

最后,該司法鉴定意见认为,李志华弑母作案时在其疾病的发作期,情感的低落以及无能、无力感,“活得累”“活得不如人”引发其情绪极度烦躁,对客观事物进行了非理性的负性思维,对客观现实的缺陷或不如意进行了过分、病态的夸大等导致其作案,辨认和控制能力均有所受损。因此,依据“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评定李志华作案时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虽然李志华的两份精神病鉴定存在冲突,但都能证明的是李志华精神方面存在异常。我们在提审李志华时发现其有妄想症,并得到其妻子的佐证。现有证据也证明,李志华平时比较孝顺母亲,如果精神没有问题,其本人是不会杀害其母亲的。”赵川说。

“当证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时,如何进行证据采信是我们一直在研究探索的问题。”赵川说,本案中存在两份精神病鉴定意见,两家司法鉴定所都是安徽省司法厅公布的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效力不分高低,但两份内容相互矛盾,第一份与其他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第二份与全案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吻合。因此,检察机关采信了第二份司法鉴定,即李志华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庭审现场家人分坐两边

2018年11月30日,由芜湖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李志华故意杀人案在芜湖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法院组成7人合议庭审理该案。李志华的哥哥与公诉人坐在一起,他以被害人亲属的身份出庭,这位看上去十分朴实的北方男人一直神情痛苦、抹着眼泪。被告席上,李志华的妻子郑玉珍作为被告代理人与辩护律师坐在一起,俯身掩面哭泣,而旁听席上坐着李志华的两个儿子及其他亲人。当面色惨白、表情木讷的李志华被带上被告席,李志华的亲人们发出一阵压抑的悲泣声。

“当时母亲闹着要回家,像个小孩一样哭哭啼啼,我心情烦躁,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李志华低声陈述,考虑到在场家属的感情,公诉人赵川没有详细询问李志华弑母的过程。经法医鉴定,死者杨任氏系钝性暴力作用于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经司法鉴定,被告人李志华作案时患复发性抑郁症,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被告人李志华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

“我当时背我母亲下楼,是为了去找120急救,将母亲放在小区门口花坛附近后,我准备去自首,但是我没有找到派出所,考虑到宾馆和派出所联网,就去了宾馆。”李志华这样辩解。辩护人提出:“李志华有自首情节,作案时患复发性抑郁症,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建议法庭从轻处罚。”

李志华的妻子向法庭表示,丈夫自做生意被骗20多万元后,加上两个儿子要结婚的压力,长期失眠,心情很差。2017年3月,去医院就医后,医生说是抑郁症,原本一直服药控制病情。案发前几个月,李志华不愿继续服药,日常表现开始出现异常,有时出现妄想,有时说话糊涂,有时半夜还会掐她脖子……

“我弟弟一直对母亲很孝顺,母亲得病后,对她也特别好,就是这几年,弟弟做生意失败后,性格有点发生变化,但是平时对母亲也是孝顺的。”从李志华哥哥红着的眼眶和忍耐痛苦的脸上能感受到他矛盾的心情,对于母亲的离世哀痛不已,看着被告席上的弟弟,又爱怜不忍。“弟弟是因为抑郁症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们全家心情都很悲痛,弟弟平时对母亲很好,我们全家对其病后冲动行为表示谅解,请求法庭轻判。”辩护人当庭出示了3份谅解书。

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院考虑到李志华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自首情节,该案庭审后没有当庭宣判。2018年12月5日,芜湖市中级法院对李志华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李志华因心情烦躁将其母亲掐死,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李志华作案时患复发性抑郁症,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且主动向民警投案,具有主动投案意愿和行为,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到案后,李志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根据刑法相关条款,判决被告人李志华有期徒刑10年。李志华未上诉,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病人行凶容易被忽视

谈起这起案件,承办检察官唏嘘不已。“该案中,患有抑郁症的当事人已经就医并且确认病症,说明其有明确的精神异常史,如果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病情稳定下不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后果,可惜的是因为当事人不配合,拒绝继续服药,家人也听之任之,导致病情复发难以自控。”赵川表示。

“一般在司法鉴定中,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导致的凶杀案较为常见,让人们忽视的是抑郁症病人发生凶杀案,但这其实并不少见”。安徽昌平司法鉴定所医师李业平告诉《方圆》记者,重症抑郁症患者因长期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受不到快乐,精神不振易疲劳,可能产生反复自杀的念头,在强烈持续的恶劣情绪下,甚至可能做出其他过激的行为。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方煜认为,心理疾病的特殊性在于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不认同,没有“依从性”。这时,就需要家人或者监护人切实起到监护作用,不能依从患者,放任其发展。同时,也提醒大家,精神疾病并不可怕,是可以治疗的。调查显示,目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但是患上精神类疾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要身边人留心就会发现“蛛丝马迹”。只要不讳疾忌医,积极面对,在家人的配合及专业医师的帮助下,病情基本都可以得到控制或康复。(文中涉案人物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芜湖市司法鉴定母亲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