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出新动能 “结”出新生活
2019-07-26陈英
陈英
一个特殊的“结缘”,正悄然改变着这个贫困县——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重庆城口县,在山东临沂结对扶助下,凭着一股“拼命三郎”的狠劲儿和韧劲儿,打了一个健康扶贫翻身仗。
通过山东支医专家近一个月的中药塌渍、针灸治疗,冉大爷病情大为好转。他紧紧握住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陈安亮医生的手连连道谢:“几十年的风湿性关节炎,疼得有时连床都下不来,是陈医生让我又能站着走路了!”
在山东临沂结对扶助下,城口县基层医疗学科建设得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强,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减轻。
2018年,城口县乡镇卫生院就诊量比2017年同期增加17.8%,基层首诊超过65%。如今,城口县因病致贫人数由脱贫攻坚初期的1.7万多人降至3100人。
强系统,帮扶新建10余个学科
城口,“据三省之门户名城,扼四方之咽喉称口”。
偏安一隅,交通受限,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城口县贫困面较大、程度较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指示,东西协作,在与贫穷作斗争的道路上,所有人一同前行。
于是,山东省与重庆市“结对子”,开启了扶贫协作。
2018年6月21日,受临沂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派,宋磊赶往千里之外的城口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医疗对口支援工作。
到达城口縣人民医院之初,宋磊感慨,在临沂,乡镇医院都有CT检查设备,临床检验项目达到上百个,而城口,只有县级医院才有这个条件,导致不少患者就医时病情已严重恶化。
身患尿毒症的贫困户杜昌龙深知其苦,他曾进行过三次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效果都不理想。
宋磊到城口后,成功带领并指导当地医生为杜昌龙进行自体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的开展填补了当地的空白。
后来,宋磊发现尿毒症在当地普遍存在。
而城口山高路陡,对于需每周数次来到县医院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来说,极其不便。
于是,宋磊决定转变治疗方法,实施腹膜透析置管手术。
“与血液透析相比,操作更简单,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操作,一个月还能省1000元左右的医疗费。”宋磊说。
可新问题又来了——城口县人民医院不具备这方面的治疗技术。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宋磊提出,成立小型腹膜透析中心,为城口县培养人才、添置设备,建设一套带不走的腹膜透析系统。
“我原计划支医的时间是三个月,但要想让腹膜透析系统独立运转,这个时间显然不够。”宋磊毫不犹豫地延长支医时间:“这个决定可以改变城口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现状,作为肾内科医生,责无旁贷!”
正是在无数个“宋磊”的帮助下,城口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重症医学、心内科、肾内科、超声科、外科、康复科、儿科、产科得以建起来、强起来。
带队伍,360名干部助力老区医疗“扶智”
人才,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操着浓浓山东口音的16名山东专家,陆续来到重庆最贫困的山区,带来了技术,也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于是,城口当地医生开始用起了山东的医疗技术。
翟晓玲是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有着10余年的妇产科工作经验。
来到城口,在日常的工作中,翟晓玲发现当地由于饮食习惯等各种原因,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多发,于是她做好诊疗并及时记录,给城口医生办讲座。
“很多山里的村民不重视产检,产检不够深入和规范,我们在做好诊疗的同时,还要把技术规范和产检的意义宣传出去。”翟晓玲说。
一同来城口的武传华医生有着30余年影像科工作经验,为发挥磁共振检查的最大效益,提高诊断符合率,他每天下午进行业务讲座,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及科室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留下的技术、培养的人才是带不走的。
无论是妇产科、影像科、门诊,还是到乡村义诊,来自山东的医生们都想为当地提供最好的服务,让自己多年掌握的技术扎根大巴山。
山东临沂与城口的协作帮扶迅速产生蝴蝶效应,武隆也迎来了山东医疗援助队伍。
一天深夜12点,王锡刚刚睡下,就接到了一个来自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他立即答复:“你们赶紧过来,我马上去医院。”
王锡,济南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在武隆区中医院对口扶贫。
打来电话的病人家属,家里刚满周岁的男婴急需手术,当地医院做不了,去重庆大医院路途又太远。
听说王锡医生技术不错,家属不得不在半夜给他打电话求助。
2018年5月,王锡被派往重庆武隆区进行帮扶工作。
帮扶期间,王锡利用自身优势,在针灸科开展诊疗业务和技术指导,提升当地医疗人才水平。
据统计,2017年7月以来,20批360名山东医学人才及干部来到重庆,以聚焦百姓健康为主责,统筹推进健康扶贫项目。
同时,山东省属医疗机构专家收徒200多人,手把手带教,传授新技术50余项,开展新诊疗项目70余个,填补了当地多项医疗空白。
送光明,革命老区百名群众受助
“治愈一人,脱贫一户,幸福一家。”这是鲁渝协作的终极使命。
2018年6月22日,“临沂·城口光明行”医疗队的队员们,携带手术包、手术仪、手术器械等12大箱医疗设备,一路长途跋涉,直达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
早上8点,听说有山东临沂眼科专家为城口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手术,不到60平方米的城口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早已人满为患。
来不及休息,医疗队第一时间协调城口县人民医院对接白内障患者、进行器材装配调试,并根据城口县人民医院筛查出来的患者,测眼压、检查眼底、晶体度数、角膜内皮……逐一仔细复查。
“村干部通知我说临沂的眼科专家来了,免费检查做手术,早上6点我就从家赶了过来。”70岁的治平乡沿河村村民魏胜珍说,她患白内障多年,最近双眼越发模糊,仅能看见5米内的东西。
双后村70岁的丁禹贞老人右眼也患白内障多年:“做一次白内障手术四五千元,开支可不小。”因为贫困,老人一直没做手术,她担心拖了这么些年,自己的眼睛还能否治愈。
医疗队检查后,给了老人肯定的答复。
丁禹贞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说:“能治,眼不瞎,那就好,那就好……”
除了复查外,医疗队队员为每位患者都进行了消炎眼药水、术前散瞳眼药水、抗生素眼药水等滴眼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条不紊。
山东省东营市卫生计生委挂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副主任陈高潮说:“看到为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区人民过得好,我们才觉得不负先烈。”
拔掉病根,城口贫困地区的患者才能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阴影中走出来,真切地看到脱贫致富的曙光。
鲁渝扶贫协作一年多以来,按照“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原则,通过医疗机构结对交流、支医帮扶、人才队伍培养、改善设施设备等措施,为重庆的健康扶贫增添了有力的“臂膀”。
【声音】
这些来自北方的医生,跋山涉水,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为我医治了困扰多年的白内障,我是发自内心感谢他们。
——城口县治平乡沿河村村民魏胜珍
鲁渝扶贫协作,其实早有渊源。早在1994年,山东省就曾重点对口支援忠县,开启山东与西部地区大规模扶贫协作的历史。这一次,我们翻山越岭,能为越来越多的城口老百姓带来健康,我们也心安了。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 翟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