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优良营商环境要找准着力点
2019-07-26严碧华
严碧华
各地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许多投资项目落地时间大幅缩减,营商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笔者在调研中经常听到:“以前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办事上,而现在反过来了,职能部门追着办。”企业负责人纷纷为“放管服”改革叫好。
但笔者也注意到,在一些地方,“放管服”改革还停留在纸面上、口号上,优化营商环境还没有找准着力点。尽管主要领导大会小会强调,但“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多于行动。
“放管服”改革表面上解决的是办事流程优化问题,深层则是“官本位”思想的逆转,强调的是要有像“店小二”一样的服务意识。
当然,营商环境的构建远远不止于此。调研中,许多企业家表示:诚信与法治,是他们期盼的最好的营商环境。
过去数年,企业投资遭遇“开门招商,关门打狗”“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屡见报端。在招商引资洽谈时,双方相谈甚欢,各种承诺着实让人动心。协议签完后,企业重金投入建厂房、买设备、招工人,开始生产经营,憧憬着大展身手。但好景不长,相关职能部门开始粉墨登场,争相“依法揩油”,令企业不胜其烦。“揩油”还是小事,毕竟没有伤筋动骨,花点钱买个平安罢了。对企业家来说,最怕“新官不理旧账”。一旦换了领导,一些地方不兑现当初协议约定,找继任领导,有些人却说:这是前任定下的事,去找前任。企业投资項目因此失败的不在少数。
这种“诚信”缺失的地方,企业家咋敢去投资?
“诚信”之外,企业投资更关心的是投资安全问题。曾有企业家向媒体反映,数年前他决定回到家乡投资,好不容易项目落了地,准备开工建设,一“地头蛇”带了一帮人找上门说:工程必须给他做,否则就别想正常开工。这位企业家将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却迟迟没了下文,相反“地头蛇”逼得更紧迫了。还有更离谱的,投了资办了厂,最后却可能因得罪了所在地领导而“亡命天涯”。
一些企业家在聊起这些身边的故事时,情绪激动,潸然泪下。最近,一位企业家告诉笔者:党中央在全国扫黑除恶,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不仅为老百姓生活创造了平安和谐环境,也为企业投资建设营造了最佳环境。前些年,地方黑恶势力,就像西天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九九八十一道关卡挡在企业前进路上,动不动就给企业出难题,不咬一口唐僧肉绝不罢休。
安全、法治、诚信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才是吸引投资、留住投资、壮大企业的根本。
此外,良好的营商环境,还跟人才息息相关。投资企业的目的肯定是发展,在发展中获取收益,而企业的发展显然离不开人才。一个城市,集聚了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对企业发展来说,才是好的营商环境。而城市能否集聚人才,又与房价、生态环境等息息相关。
所以,构建优良营商环境,一定要找准着力点,这个着力点的基本支点是“诚信、安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