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高新区: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科技创新发展彰显蓬勃活力
2019-07-26拉萨高新区管委会
◎ 拉萨高新区管委会
拉萨高新区于2015 年12 月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青藏铁路、拉日铁路、318 国道及拉萨机场高速公路等重点线路的交汇处,地处拉萨河南岸,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东与拉萨文化产业聚集地文创园区接壤,西邻拉萨净土健康集散地曲水县才纳乡,北面通过柳梧大桥与拉萨主城区相连,南面群山环抱,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是:拉萨市城市副中心之一,形成以“客运枢纽、现代服务、旅游集散、总部经济、特色居住”为主的西藏现代化城市典型示范区及中国高原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西藏产城融合和谐发展的首善区、拉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源、“一带一路”向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枢纽。
搭建“双创”载体、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激发各类“双创”活力……近年来,拉萨高新区扎实推进落实“双创”各项政策措施,培育“创新创业种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体系,独具西藏特色的“双创”升级版逐渐形成雏形,科技创新发展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久久为功,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经济指标完成良好。2018 年,新区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32.95%;完成各项税收32.44 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1.09 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57 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6 亿元,同比增长14.2%;完成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0 元,同比增长13.5%;全年新增注册企业1700 余家,累计注册企业超过6000 家。2019 年1-6 月,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6 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76 亿元;实现税收16.91 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 亿元,同比增长9.36%。
基础配套服务完善。拉萨高新区具有完整的教育链条,可覆盖幼、小、初、高等不同层次群体需求。拉萨群众文化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健康服务中心等已陆续投入使用,多功能、全方位的运动服务格局已初步搭建,未来的高新区将成为西藏文化与运动融合发展、健康与经济协同并重的样板区。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将年内运营,吴孟超医院正在洽谈选址,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已营业,企业就医诉求可全面满足。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同志调研消除“无树村”“无树户”的情况
商业氛围初步营造。全季酒店、空港花园酒店、德天城市名人酒店、飞天国际酒店、觅思岛酒店、如家酒店、浙西国际酒店等相继开业,奥特莱斯、万裕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先后运营,高新区人流量已逐步扩增。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矿业、商贸、电子商务等各类企业相继入驻,目前已形成总部经济园、高新产业园、金融产业园、创新创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园中园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借助双创升级战略,搭建双创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技术产权与人才交易市场、京藏创新交流中心、新型智慧城市原创软件工程研发中心等,建有1 家中科地理研究院、1 家自治区级藏药制剂重点工程实验室、1 家高校实训基地、1家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经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3 家,申请专利数138 件(次),获批79 件(次)。
特色产业体系日渐成型。围绕拉萨高新区总体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按照“时间上协调推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相互融合”的原则,着力打造以中组团为产业发展核心区、以北组团为城市功能区、以南组团和顿珠金融产业园为远期发展拓展区的空间格局,构建以高原生物技术为特色主导,以信息服务、新能源为战略培育,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拉萨高新区坚持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错位互补”的新型创业创新平台和梯级孵化体系,构建双创生态体系,打造产业生态圈,形成“创业创新种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形孵化体系,为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科技载体建设迅速。以北组团为载体,重点集聚高原生物技术、新能源、信息服务等产业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功能,发展楼宇经济,将北组团打造成为承载科技创新、行政服务、高端商务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商务区。以中组团为载体,重点布局高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并作为科技企业创业孵化、中试加速集聚,发展创业孵化器。南组团和顿珠金融产业园作为拉萨高新区产业发展的远景拓展区和备用地,重点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提升创业创新能力。目前拉萨高新区已认定N•次元众创空间、北创营众创空间、西藏自治区电子商务产业园3 家孵化器。按照“超前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的要求,目前高新区集聚了拉萨市创业创新基地、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西藏众创空间、南开大学西藏创新创业基地、拉萨柳梧•优客工场、拉萨黑马孵化器、电商科技孵化园(e 商电子商务产业园)、西藏青年科技创新协会、高新区新型智慧城市原创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动漫产业园、科技厅科技孵化器10 家科技资源支撑型为主的14 家载体。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齐扎拉同志调研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科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积极落实《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西藏科技长足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的通知》(藏党办发〔2015〕41 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了一批合作层次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合作项目。推进区内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拉萨市属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优先向中小微企业转移科技成果,为创业创新提供技术供给;将科技投入作为财政优先保证的重点,设立了科技发展资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及产业引导基金;以引导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解决创业创新企业和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并聚集一批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信托投资机构等机构,以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中心,为其提供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多种融资服务,对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化初期遇到的资金困难等问题,高新区积极穿针引线,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举措,积极引进一批科技成果,到拉萨高新区落地,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并在拉萨高新区落地转化后的项目,给予转化资金补助;出台《拉萨高新区(拉萨高新区)科技企业创新券(简称:柳梧券)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创新创业的实施办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依托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落实《拉萨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6-2020)》等文件,鼓励和支持双创企业申报知识产权。
加强协同,以产学研合作助推科技创新
拉萨高新区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形式推进,产学研合作方式包括与北大、南开大学共建双创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区域发展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动漫协会共建动漫产业园及大学生实训基地、拉萨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等方式。合作领域包括高原生物技术、地理科学、动漫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双创服务平台建设以及中关村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等领域。
当缓冲仓高料位传感器检测到物料后,储料仓停止布料;当缓冲仓低料位传感器检测不到物料后,储料仓启动布料。烟梗再经缓冲仓二级匀料辊匀料后进入出料斜皮带、烟梗轻杂物剔除系统,对烟梗中含有的麻绳,灰尘等进行再次剔除。然后烟梗经电子皮带秤进入麻丝剔除机,对烟梗中未除净的麻丝进行剔除,而后经振筛进入浸梗机。
构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坚持高原特色发展路径,健全完善了研发孵化、科技加速、产学研、投融资、公共服务等五大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有效集成各类资源和服务,形成适应科技企业发展的完整生态系统,初步形成了推进科技企业实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成长链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拉萨高新区产学研特色服务平台,形成政府有效引导协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互动、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研发和试验协作平台、创新技术产品开发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在技术交流、研发与推广、产品检测、计量检定测试、人才培训、标准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等服务功能,实现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提高园区企业技术水平,支持和推动产业发展;利用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等,促进拉萨高新区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和项目,加强同技术联盟、行业协会、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合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构建以基地为承载、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合作为纽带的创新体系。
对接区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拉萨高新区注重发展以北大、南开等高校、中科院地理所,以及西藏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主导的特色产学研合作载体,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目前,高新区共有双创载体20 家,包括国家级众创空间1 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2 家、自治区级创业创新基地3 家、市级科技孵化器7 家、市级众创空间3 家、市级创新创业基地2 家,双创载体总面积已近20 万平方米。拥有科技型企业400 余家,形成“科技+孵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科技资源对拉萨高新区双创工作支撑作用明显。
用好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聚集了近2 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2月,拉萨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在拉萨高新区国际总部城挂牌成立,拉萨高新区将努力在构建创新生态环境、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加速企业创新孵化等方面“复制”中关村成功模式。目前,在拉萨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内现有科技型企业20 余家,已有5 个中关村项目入驻基地,这些项目涵盖了军民融合安全领域、信息技术、大数据、生物医药、文化旅游、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诸多领域,基地提供的各类优势的条件和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拉萨市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关村有针对性地对接,健全合作机制,为企业合作、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构建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设拉萨高新区双创服务中心。拉萨高新区双创服务中心,包括线下服务中心、线上服务平台以及展示平台三个部分组成,是为双创企业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二是积极推进“互联网+众创空间”在线平台建设。引进成都科创通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双创服务平台。该线上系统分三期建设,一期系统基础数据搭建及运已于营2018年1 月中旬上线,同时线下手续代办,法务咨询、项目策划、政策解读、专利申报等已正式开展。二期已经开展服务功能的优化升级。三是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与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合作,建设技术产权交易与人才交流市场,拟引进北京中关村制造大街运营团队,采取合作或引进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加强众创空间专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服务素质,推进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创业企业提供从创业项目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四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服务型政府体系建设。推进双创向人才、环境和服务转变,营造便捷务实高效的服务生态,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监管机制。
柳梧新区党工委书记洛色2018 年3 月30 日参与植树造林(浇水)
2018 年8 月11 日柳梧新区管委会主任赵亚指导项目规范化建设(左5)
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西藏藏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经典藏药、创新藏药的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藏药研发生产企业,科研办公用房近2000 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500 万元,建立了藏药材及藏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室、藏药制剂工艺及生产质量研究室、藏药制剂的药效及安全性毒理学研究室,具备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放大的中试条件。为了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合作创新,公司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订立了奖励政策,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专人跟踪项目进度,对项目进度拖延及时进行分析并考核,风险与产学研合作单位在项目合作协议中定好,根据利益分配大小承担相应的风险,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2016 年8 月,公司与青海民族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双方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合作开发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从2016 年8 月签订协议至今,公司同青海民族大学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已经成功开展多次合作。青海民族大学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公司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并改进研究水平,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公司在研究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青海民族大学积极推荐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公司定期组织公司科研人员在青海民族大学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公司科研人员的技能水平。公司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青海民族大学提供教学实验、实习基地,为青海民族大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公司还为青海民族大学提供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技术或管理方面需要解决的各种课题。特别是公司与青海民族大学大学成功开发了保健食品藏诺牌黄蒲茯苓胶囊,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大大增加了药效成分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工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量,节约了能源,产品稳定性增强,产品销售收入累计近400 万元。2018年6 月,公司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在糖尿病药物灰兜巴胶囊开发中达成合作意向。通过与等多家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优势互补、扬长补短,公司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充分整合和开发双方的教学和研究资源优势,为高级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教学和研究平台。2012年至2015 年,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完成独一味等几十种常用藏药材及混伪品DNA 指征图谱分析与其数据库的建立,并通过对独一味等几十种常用藏药材及混伪品DNA 指征图谱分析,率先创建了全新的藏药材DNA 条形码鉴定技术体系,为近百种藏药首次建立了“基因身份证”方法,解决了几千年来藏药材物种真伪鉴定方法缺陷的难题,为藏药鉴定学乃至藏药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化开拓了新的方法学领域。该技术已在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大品种藏药原材料鉴定中应用,为原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技术保障服务。2015 年6 月至2017 年,公司联合华东理工大学,藏药本草在化妆品种应用研究及开发技术合作,在藏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开发一款具有西藏藏医药健康文化特色和生物资源特色的护肤品。完成了该护肤品的工艺配方、质量、功能验证、安全性评价等的研究工作。2016 年至2019 年,公司与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有限公司联合在西藏建立大花红景天药材种植基地,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药材资源的可持续性等。同时,公司长期以来与西藏高等院校,如西藏医学院、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等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实习基地,为公司解决了人才缺乏问题,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高校而言,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并解决你就业难题。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获得74 个药品批准文号、4 个独家品种、2 个国家保密品种,先后参与35 项目国家标准的制定,承担国家、地方科技项目30 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省部级科技奖6 项,拥有授权专利143 项。
集聚资源,不断搭建各类助力科技创新的平台
打造国家级科技示范中心。2016年12 月,拉萨市人民政府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原基因库建设、高原基因研究、精准疾病防控、未来农业和基因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经济、民生与高原基因科学探索融合发展,提高拉萨高新区临床、科研水平,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致力于共同将拉萨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基因科技的示范中心。华大集团将助力拉萨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基因科技的示范中心,以前沿科技为引领,积极发展生物产业,以科技促进民生,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推动拉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一是自治区高山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创建时间2002年,主要承担高山病研究研发工作。二是自治区地勘局中心实验室。创建时间2002年,人员规模64 人,主要承担西藏典型地热田地热水科学利用研究;铜多金属富矿成矿元素现代分析技术研究;水系沉积物研(复)制;铅精矿中银的分析测试研究;西藏南木林县蒲桑果矿区铜多金属矿实验室选矿技术研究;西藏生态环境调查标准物质研制;西藏优质天然矿泉资源特征与开发潜力研究研发工作。三是西藏大气环境开发实验室。创建时间2002年,人员规模[]人,主要承担:西藏草原生态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青藏高原遥感积雪气候数据集建设;基于多源卫星数据藏西北典型湖泊变化研究;西藏农区土壤湿度反演研究。
建设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是现代藏药制剂西藏自治区工程实验室。现代藏药制剂西藏自治区工程实验室坐落于拉萨市国家高新区,是推动藏药国家级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验室是由中国藏药三甲企业、藏诺集团与211 高校西藏大学藏医学院联合共建。是经自治区科技厅拟定批准的首家示范自治区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并将于2020年申报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同时还是西藏大学医学院实习生实习基地。工程实验室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实行战略合作,联合共建国家级实验室,通过技术转让服务等方式加强与各地企业合作,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实验室还与西藏藏医学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二是奇正藏药工程技术中心。创建于2009年,主要承担藏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种植研究、藏医药文献研究与区域医学事务、藏药标准化研究、制剂工艺与健康新品开发研究。平台占地面积5200多平米,现有各种制剂、检测等试验和中试设备105 台套,原值3000 多万元。三是西藏牦牛乳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于2014年,主要承担牦牛奶婴幼儿配方乳粉研究。
建立院士工作站。西藏藏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西藏藏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经典藏药、创新藏药的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藏药研发生产企业,在2018 年建立院士工作站,进一步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进程,同时签约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建设重点科技服务机构。拉萨知之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于2014年4 月成立,总部设于拉萨,负责运营北京技术市场协会拉萨分支机构。公司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西藏及拉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以“技术转移、区域合作、战略咨询、双创咨询、产业调查、项目论证、课题申请、科技成果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和企业诊断等符合西藏区情的特色科技咨询服务体系,目前已提供200 多个批次的各类科技咨询服务。
加速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取得累累硕果
国际总部城1 号楼
万兴科技
2017 年以来,拉萨高新区开展产成“政产学研资”新体系。一是打通区外联系通道,以拉萨高新区为载体,加强与北京市、江苏省、中关村等相关地方和部门的合作,形成“政产学研资”新体系,努力把拉萨高新区打造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创业创新集聚区;二是实施双创生态环境建设计划,通过促进双创资源集聚和开放共享,引导区域内众创空间依托高新区产业特色发展,努力实现跨界溢出、相互融合,形成创业创新生态链;三是积极创建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形成“科技+孵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提升科技资源支撑创业创新的质量与效率;四是进一步加强载体资源集聚能力,整合集聚更多的资本服务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平台等进入拉萨高新区,提高载体创业的科研人员占比;五是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各类特色双创升级载体,通过区内外科技资源的共享,辐射带动拉萨市创业创新升级。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向园区特色优势产业集聚。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资源,推学研合作的项目数量约为20 项。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新区进一步弘扬民族药业,开发的产品既包括传统藏药产品,又包括黄蒲茯苓胶囊、青木仓藏密、雪山秘片;开发高科技产品,开发的产品既包括高原工业无人机、卫星电话、卫星通信、高原多功能吸氧机,又包括网络系统开发、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职能管控平台等高新技术产品;促进科技文化融合,开发的产品既包括动感唐卡、1 毫米液晶屏拼接屏系统;形成污水处理、环境咨询、环境咨询、环境验收、建筑设计等第三方服务。2018 年,高新区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专利数量119 项,已转化为产业化生产的专利数量约占30%。
同时,高新区通过搭建京藏两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促进京藏两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及区域科技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坐落于拉萨高新区国际总部城的北京技术市场协会拉萨分支机构,充分利用京藏两地资源,大胆尝试运用市场化手段和行业组织力量,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促进区域间科技要素跨界流动,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互补。2014 年以来,分支机构完成了200 多项各类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科技咨询和区域经济咨询服务项目咨询;推动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直属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公司与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并就牦牛认养市场化运作的技术平台建设达成合作,呈现了央地合作共同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助推扶贪开发,增强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先后组织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专家前往拉萨市及高新区进行实地考察,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合作承办了2016 年科技援藏暨首届京藏技术转移大会,促成了16 对技术转移机构和拉萨企业签约对接,组织完成了30 名高原技术经纪人培训工作;等等。
展望未来,努力实施和开展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积极推进载体和平台建设,形进产城融合发展,将拉萨高新区建成一个“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创业创新氛围浓厚、管理服务高效、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高新区;二是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在高原生物科技、藏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安防产业、新能源和科技服务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三是对接区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园区特色优势产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搭建信息、技术、资金的交流平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构建以基地为承载、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合作为纽带的创新体系;四是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计划,鼓励和支持双创企业申报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加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市场管理。
打造技术转移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建设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向技术供需双方提供相关信息,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和企业需求,定期发布科技成果信息和企业技术需求信息,通过网上传输,实现供需双方的网上对接,交流洽谈;二是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为技术转移交易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评估、产业化前景评价、相关人才培训、技术委托等相关服务;三是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仪器、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搭建高层次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人才引进、使用;五是建设电子查询数据库,为企业科技创新搭建一套完善的知识服务系统。
立足创新要素基础,进一步完善资金体系。实施创业创新基金计划,设立创业及产业引导基金,以引导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解决创业创新企业和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设立“贷款风险偿债补偿基金”,发挥基金的杠杆作用,为园区中小型企业融资贷款提供再担保服务;设立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对进入高新区双创平台,企业、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经考核认定后,给予启动资金支持。实施创投服务机构集聚计划,聚集一批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等机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服务。
加快产业创新,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实施特色产业园建设计划,如高原生物技术产业园、信息产业园等。二是实施军民融合安防工程产业园建设计划,依托央企雄厚的军工科技与产业基础,打造军民融合安防工程产业孵化基地,助推拉萨高新区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更上台阶;并结合西藏的实际,开展针对性项目研发,在多个领域形成独特技术产品。
推动企业创新,培育科技双创主体。一是实施领军企业引领双创计划,培育高原生物技术、新能源、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平台型企业,统筹成立高原生物技术、藏医药、信息服务等领域的产业创新联盟;二是开展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加速把高新区建设成科技型企业集聚的创新高地;三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企业创新战略,将创新能力纳入企业内部考核体系,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四是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以等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以建设自治区级知识产权示范区为契机,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集群和优势企业;六是推进研发机构引进培育计划,围绕高新区特色产业体系,整合现有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创业创新研发平台,搭建面向双创企业的开放式自主研发服务平台和面向公众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促进研发设计服务机构、检测检验机构与双创企业的有效对接。
推进人才高地建设,聚焦创新人才。一是实施本土人才资助培育计划,不断完善高新区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就业服务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稳步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对返乡大学生创业创新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高校科技人才服务小微企业,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结合“百企千人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吸纳社会人才就业,结合高新区“农转非”的实际,实施农牧民创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为农牧民创业创新提供基础支撑;依托双创载体、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快推动人才、技术、信息、资本、服务等创新要素向高新区聚集。二是实施高层次双创人才培育计划、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引导领军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创业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并给予配套资助资金进行创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集成化、一体化的人才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