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2019-07-26审批颁发刘忠松审核李清分析员王立新
审批颁发:刘忠松 审核:李清 分析员:王立新
7月份是全年气温和水温较高的月份,养殖水生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随饵料投喂量的增加,残饵和水生动物代谢物大量增多,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造成水质恶化,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养殖水生动物病害频发。7月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 病情预测
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和1足龄青鱼,临床以红鳍、红鳃盖、红肠子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为特征,水温25℃~28℃最易发病,该病具有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各草鱼、青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该病。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可诱发该病。主要危害鲫、鲂、鳊、鲢、鳙和鲤鱼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此病在我国淡水养鱼地区广泛流行,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
3.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及肠鼠气单胞菌等感染引起暴发疾病。是草鱼、青鱼的高发病,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当水温18℃以上该病开始流行,具有较高死亡率,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在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质或腐败,或鱼类摄取含细菌的不洁食物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是一种在全国各地养殖鱼类的常见多发病。
4.链球菌病:主要危害罗非鱼,在水温长期过高、水体缺氧等情况下发生,水温25℃~37℃时流行,高于30℃易暴发,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各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刺激隐核虫病:常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皮肤、鳃的上皮下,可引起鱼类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大黄鱼、石斑鱼、卵形鲳鲹等。该病适宜发病水温在25℃左右,夏、秋两季是该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台风过后,海区环境变化大,鱼体抵抗力差时更易暴发。福建、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海水网箱集中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6.白斑综合征:水温在18℃~30℃时易暴发,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主养区也需要重点防控。
7.锚头鳋病:对淡水鱼类各龄鱼都可危害,尤以种鱼危害最大,水温12℃~33℃期间繁殖、暴发,全国各地均可流行,其中以广东、广西和福建最为严重。
8.鳖溃烂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水温20℃以上易发病并流行,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常引起稚鳖、幼鳖大批死亡。成鳖、亲鳖患病后,往往病程较长。当环境改善、经治疗后,溃烂处可形成结痂并痊愈。该病全国养鳖地区均可发生,
另外,7月份淡水养殖鱼类还需注意防控鲤浮肿病、鮰类肠败血症等的危害,虾类养殖需注意防控弧菌病、桃拉综合症等的危害,蟹类养殖注意防控蜕壳不遂症等的危害,鳖类养殖注意防控鳖穿孔病等的危害。
◎ 防控措施
7月份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时期,也是雷雨多发季节,极易出现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沿海地区进入台风高发阶段,要注意加强养殖生产管理。
1.加强水质管理。池塘养殖要保持水体透明度,当透明度小于30cm时,应及时换水,每次换水10%~20%,换水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经常监测养殖水体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发现异常及时调控。每20天水体消毒一次,推荐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高温季节水体耗氧量增大,要加强巡塘,应适当延长增氧时间,预防浮头,保证养殖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
2.科学投喂。严格执行“四消、四定”原则,投喂新鲜、营养全面的高质量饲料,定期消毒投料台。避免高温季节鱼类过量摄食,投饵量宜控制在八成饱。
3.加强日常管理,关注天气变化。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对离群独游、游泳失衡、摄食异常、体色发黑或死鱼等情况,提早诊治、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降低损失。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常见疾病栏目’)”查询。
福建省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批颁发:康建平
审核:王凡 分析员:廖碧钗
7月份,天气炎热,水温、气温将持续升高,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大,残饵及排泄物不断增多,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超标。7月份又是雷雨和台风高发季节,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需重点防控以下几种水生动物病害:
◎ 病情预测
1.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缺氧等,请闽北地区等主养区域重点防控。
2.鳗鲡:易发烂鳃病、脱黏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请福清、长乐、长汀、漳平、清流等主养区域重点防控。
3.罗非鱼:易发链球菌病、车轮虫病等,请长泰、南靖等主养区域重点防控。
4.大黄鱼:易发刺激隐核虫病、溃疡病等,请蕉城、福鼎、霞浦等重点养殖区域重点防控。
5.石斑鱼:易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等,请漳浦、东山等重点养殖区域重点防控。
6.对虾:易发白斑综合征、弧菌病等,请龙海、漳浦、诏安等主养区域重点防控。
7.鲍:易发高温综合征、缺氧等,请连江、秀屿、东山、漳浦等主养区域重点防控。
◎ 防治措施
1.草鱼出血病: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生产中应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除一般的预防方法外,目前主要采取注射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
2.罗非鱼链球菌病: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防止有害藻类和病菌大量滋生;高温期,减少饲料投喂量,定期投喂大蒜素等中草药制剂;发现病鱼、死鱼应及时清除并做无害化处理。
3.库区水环境低溶氧防范措施:(1)做好溶解氧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有低溶氧现象发生,立即减少或停止投饵,并采取增氧措施;(2)合理调整放养密度,布局过密的网箱尽快疏散到较宽敞的水域;(3)达商品规格的鱼应及时起捕上市,以降低渔排负荷量,减少损失风险。
海南省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审批颁发:赵志英
审核:涂志刚 分析员:崔婧
7月份是台风多发季节,强降雨极易造成养殖环境突变,导致养殖动物应激反应。使得生物体的免疫力明显下降,水体溶解氧低容易造成鱼虾缺氧死亡。高水温也适宜细菌、病毒等病原生长繁殖,容易引发养殖病害。广大养殖户应加强养殖管理,积极做好养殖病害的预防工作。
◎ 预测预报
1.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弧菌病。重点关注海口三江、文昌、琼海等罗非鱼养殖密集区域。
2.对虾:易发生桃拉综合症、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等。重点关注文昌、琼海、儋州、临高和东方等对虾养殖区域。
3.石斑鱼:易发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弧菌引起的烂身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等。重点关注文昌、万宁、陵水、临高、澄迈、三亚等石斑鱼养殖密集区域。
4.卵形鲳鲹(金鲳鱼):易发生刺激隐核虫病、烂身病、细菌病等。重点关注临高、澄迈、昌江和三亚深水网箱养殖密集区域。
5.方斑东风螺:易发生细菌病害。重点关注文昌、琼海等方斑东风螺养殖密集区域。
◎ 防控措施
针对以上病害,广大养殖户应适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确保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有效减少病害损失。
(一)预防措施
1.加强苗种检测。选购苗种时,应选购经过检验检疫的苗种,避免苗种携带病原。
2.加强水体监测和水质管理。养殖前,应做好水体消毒等工作,杀灭各种有害病原。定期监测养殖水体情况,使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多开增氧机,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3.科学投喂。保证饵料新鲜无害,定时、定点、定量投喂,定期消毒投料台。每10天左右拌料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等,连喂3天~5天,每天一次,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若发现异常情况,比如遇上连续天气变化或者鱼虾类游塘等现象,应及时调整投喂量,避免残余饵料等污染水体,加重病情。
4.坚持每天巡查。注意观察水体和养殖生物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及时发现可能的致病因素,尽早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减少损失。
(二)治疗措施
1.罗非鱼链球菌病、弧菌病
(1)发病后应暂停投喂饵料,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排换新水和消毒水体;施加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泼洒底质改良剂;多开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溶解氧。
(2)使用多维、中草药以及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罗非鱼的抗病力。
(3)发病要及时联系当地病害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用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2.对虾疾病
对虾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是排换水,注意进水应选择大潮期以及高潮位时进行,尽量抽取最新鲜的海水,做好虾池清淤、消毒和调水等工作。可以使用强氧化剂(二氧化氯、碘制剂)对水体进行消毒。然后泼洒复合微生物改善水体环境,多开增氧机,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二是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虾体免疫力。
3.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和细菌性疾病
(1)石斑鱼病毒性病害和微孢子虫病害: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苗种检测,避免携带病原。加强管理,保持厂区清洁和水体稳定。
(2)细菌性疾病:可以采用每吨水碘类消毒剂1mL~3mL溶液浸泡。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鱼体的抗病力;病害严重时,可拌料投喂国标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粉等),连续7天~10天为一个疗程。
海区网箱养殖易受海水水质变化影响,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若发现天气异常,水质变化时,应将网箱移动到海水交换量大、水体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养殖。发现死鱼要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病害扩散蔓延。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联系当地病害防治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用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天津市
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批颁发:冯守明
审核:孙悦 分析员:林春友
◎ 病情预报
1.池塘养殖鱼类:易发生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病、肠炎病;应关注锦鲤疱疹病毒病、鲤鱼浮肿病、草鱼出血病可能造成的危害。重点关注区域为淡水、半咸水鱼类养殖区。
2.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易发生溃疡病、腹水病、车轮虫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海水工厂化养鱼区。
3.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对虾肝胰腺坏死病、弧菌病。重点关注区域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区。
◎ 防治措施
1.鱼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对苗种、亲鱼的检疫,禁止从疫区引入苗种、亲鱼。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投喂免疫制剂,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建立发病隔离制度。对发病池或地区进行封锁;严禁向其它养殖池和地区转移池内发病动物;不得排放池水;使用过的工具未经消毒,不得在其它养殖区使用;及时对发病动物尸体进行清除、掩埋或销毁;对水和工具进行彻底消毒。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划区,对其实施区域管理,避免疫情传播蔓延。
2.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病、溃疡病、腹水病防治方法
注意水质调节,保持养殖水体溶解氧充足,使分子氨、亚硝酸盐控制在无害范围内。发病后,全池泼洒国标消毒剂,投喂含抗菌药物成份的国标渔药药饵,连喂7天。在海水工厂化养鱼过程中,降低养殖水温可减少患腹水病海水鱼的死亡数量。
3.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车轮虫病防治方法
加大换水量,降低养殖水体有机物浓度。全池泼洒治疗纤毛虫的国标渔药。
4.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方法
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向养虾池中投放适量的鱼类,让鱼吃掉病虾,可减少疾病在养殖群体中的传播。投喂免疫制剂,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病力。对虾发病后,停止投饵3天。
5.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坏死病、弧菌病防治方法
将养殖水质调节到优良状态。定期泼洒国标消毒剂,降低养殖水体致病菌数量。对虾发病后,投喂国标抗菌药药饵。
甘肃省
甘肃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批颁发:邵东宏
审核:王全意 分析员:孙文静
7月份,甘肃各地气温平均在15℃~30℃之间,甘肃省水产养殖逐步进入生产旺季,鱼类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害的发病范围和危害程度将会不断增加,各养殖场要加强日常管理,积极做好鱼病防控工作。
◎ 病情预测
1.草鱼、鲤鱼、鲫鱼:常见易发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车轮虫等病害。重点关注张掖、酒泉、兰州、白银、临夏、庆阳、平凉等地区养殖场。
2.鲢鳙鱼:易发生打印病。重点关注酒泉、张掖和临夏等地区的养殖场。
3.冷水性鱼类:虹鳟鱼、鲟鱼易发生水霉病、肠炎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陇南地区文县汉坪嘴水库、甘南州卓尼县九甸峡水库和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水库。
◎ 防治措施
加强日常管理,勤巡塘、勤观察。定期更换池塘原有水质,加注新水,适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养殖水体消毒。高温季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1.赤皮病防控: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用量1g,中午用药,连续用药3天;恩诺沙星拌饵投喂,每千克鱼体重每日拌恩诺沙星10mg~20mg,每天1次,连用3天~5天。
2.打印病防控:每立方米水体用10%聚维酮碘溶液0.5mL~1mL,疾病流行季节,每15天全池泼洒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8%二氧化氯0.1g~0.3g,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每15天泼洒1次。
3.车轮虫病防控:全池泼酒敌百虫溶液,浓度为0.1g/m3~0.2g/m3,3天~5天为一疗程。
4.肠炎病防控:发病池塘用8%溴氯海因,每立方米水体0.2g~0.3g,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一次;每千克鱼体重每天使用5g大蒜(捣烂)加0.5g食盐拌饵投喂,每天投喂两次,连用3天~5天。
江苏省
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批颁发:陈辉
审核:方苹
分析员:倪金俤、王晶晶
7月份,进入夏季,气温高,日照长,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特别在三伏高温期,不仅水温较高,且天气多变异常,应格外关注天气变化,避免极端高温闷热天气导致的缺氧泛塘,加强饲养管理、水质调控和防汛防逃等工作。夏季既是鱼类生长旺季,同时也是鱼病的高发期,不仅要抓好饲养,也要注意防治鱼病。
◎ 病情预测
1.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草鱼出血病等:淡水鱼高密度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2.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孢子虫病:重点关注盐城、泰州、扬州等地区。
3.虾类烂鳃病、肠炎病、白斑综合征、弧菌病:重点关注盐城、南通、淮安等地区。
4.河蟹固着类纤毛虫病、烂鳃病、肠炎病、蜕壳不遂和颤抖病等:重点关注南京、苏州、淮安等河蟹精养殖基地。
5.观赏鱼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重点关注南京、苏州等地锦鲤和金鱼养殖场。
◎ 防治措施
1.草鱼出血病:加强水源消毒,对繁殖用的鱼卵和亲鱼、引进的鱼苗及相应设施等进行严格消毒,可切断传染源,减少病毒感染的概率。销毁患病鱼并对养殖水体、工具、运输工具及周围的场地进行消毒。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实施区域管理。
2.鱼类肠炎病: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投喂新鲜饲料可有效预防。可使用中草药,如三黄散、板蓝根末和大黄五倍子散等,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或国家规定其他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3.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鱼种场定期对亲鱼检疫,杜绝带毒繁殖。定期投喂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内服免疫增强剂和代谢改良剂,如多糖、多种维生素。清塘消毒,通过泼洒聚维酮碘等消毒药物,有效杀灭水体中病原体。此外注射病毒细胞培养的灭火疫苗具有较好免疫保护效果。
4.虾蟹的甲壳溃疡病:彻底清塘,选择体格健壮、体色正常、附肢完整、体表无任何附着物的亲虾亲蟹。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稳定的生态环境,饲料营养全面、新鲜卫生。养成期发病可用大蒜按饲料重量的1%~2%,去皮捣烂,加入少量清水搅匀,拌入配合饲料中,待药液完全吸收后,连续投喂3d~5d。
5.其他注意事项
规范用药,防重于治,科学配伍和合理使用,在安全的基础上才更能达到理想的防病治病效果。密切关注暴雨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关注水生动物应激反应,谨防池塘水体缺氧。河蟹养殖过程中注重水草养护管理,保持水草多样性,防止河蟹严重毁草现象的发生。营造蟹池良好生态环境,提高河蟹机体抗病力。根据河蟹摄食量多少和天气变化,投喂新鲜、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及时清理残饵。
山东省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
审批颁发:邓丕岳
审核:赵厚钧 分析员:倪乐海
七月份,山东各地进入高温期,气温水温进一步升高,降水量显著增多,水产养殖病害进入高发期,养殖户应注意提前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 病情预测
1.淡水鱼类:易感染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内陆淡水养殖区域。
2.海水鱼类:易发生腹水病、肠炎病等。重点关注沿海鲆鲽类工厂化养殖区。
3.甲壳类:养殖对虾易感染白斑综合征、弧菌病。重点关注对虾主养区。
4.刺参:易发生腐皮综合症。重点关注沿海地区刺参主养区。
◎ 防治措施
1.淡水鱼类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可采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细菌性败血症流行季节,每半月可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进行预防。
治疗淡水鱼的烂鳃病可用氟苯尼考;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和赤皮病可用甲砜霉素;肠炎病可用大蒜素等拌饲投喂。
2.鲆鲽类肠炎病、腹水病
要注意养殖用水须经严格过滤或消毒,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投饵量, 避免投喂不新鲜的杂鱼。发病时,及时隔离、清除病鱼,并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同时注意养鱼池及工具及时消毒。
3.对虾类的白斑综合征
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定期换水、适时增氧、施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措施,调控好水质。科学、适量投喂,防止水质败坏。定期利用大蒜素和维生素C等拌饲投喂,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预防对虾弧菌病可使用溴氯海因等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清肝健脾的中药和复合维生素、矿物盐及大蒜素等。治疗可用氟苯尼考或生大蒜汁拌饲投喂。
4.刺参的腐皮综合症
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发病后,及时拣出发病个体,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或二氯异氰尿酸等进行消毒,全池施用沸石粉或活性炭粉并配合益生菌改善水质。
四川省
四川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批颁发:邓红兵
审核:王艳 分析员:肖曼
七月份,四川省气温将持续上升,平均水温在22℃~32℃,暴雨、强对流等天气增多,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加快,投饵量增大,养殖池塘水质、底质容易变差,伴随氨氮、亚硝酸盐大量增加,水生动物疾病进入高发期,在防范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缺氧泛塘,做好疾病防控等工作。
◎ 病情预测
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发病水温20℃~30℃,25℃~28℃最易发病。各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2.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鲢、鳙、鲤、草、鲫等鱼类,鱼种、成鱼均可感染,发病最适水温22℃~28℃。
3.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常并发,俗称“三病”,主要危害草、鲤、青、鳙鱼,鱼种、成鱼都可受害。此病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
4.鮰类肠型败血症、斑点叉尾鮰柱形病:主要危害斑点叉尾鮰等鱼。
5.指环虫病:主要危害草、鲢、鳙、鲤等鱼类,尤以鱼种最易感染,指环虫繁殖适宜水温一般为20℃~25℃。
6.车轮虫病:主要危害草、鲢、鳙、鲤等主养鱼类,尤以鱼苗和鱼种易于感染,适宜水温20℃~28℃。
7.锚头鳋病: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疾病。对鲢、鳙、草、鲤、鲫、鲂等多种鱼类均有危害,尤以鲢鳙为甚。
以上疾病,四川全省各养殖区、苗种繁育场、点均应予以高度关注。
◎ 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泼洒养殖水体,杀灭有害细菌,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投喂新鲜、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视天气、水温等情况,科学设定投喂量和投喂方法。
2.加强病害防控工作。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或免疫增强剂等,增强鱼体的抗病力。采取挂袋、投喂药饵等方法预防疾病。坚持巡塘,发现鱼类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苗种、投入品、用药等记录。
(二)防治方法
1.草鱼出血病:接种疫苗,人工免疫。或每千克鱼,大黄200g、黄芩200g、黄柏200g、板蓝根200g和食盐170g,粉碎,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7天~10天。
2.细菌性败血症:外用:每立方米水体,漂白粉1g或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0.3g~0.5g,全池泼洒,或大黄,每立方米水体2.5g~3.7g,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千克体重15mg~20m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5天。
3.烂鳃病、赤皮病:外用:8%溴氯海因,每立方米水体0.2g~0.3g,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千克鱼5mg~15m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5天。
4.肠炎病:外用:8%溴氯海因,每立方米水体0.2g~0.3g,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每千克饲料,穿心莲40g、大青叶30g、黄芩5g、桑白皮10g和白矾5g,打成粉后,拌饲投喂。
5.车轮虫病: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10g~20g,鱼种放养前,㓎浴15分钟~30分钟;或苦楝树叶,每立方米水体40g~50g,水煎取汁,全池遍洒,15天1次。
6.指环虫病: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15g~20g,鱼种放养前,浸浴15分钟~30分钟;或90%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0.5g~0.7g,全池泼洒,7天后,再泼洒1次。
7.锚头鳋病:90%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0.3g~0.7g,全池泼洒,可杀死池中锚头鳋的幼虫,一般每月内连续用2次~3次,每次间隔天数随水温而定,水温高时,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或马尾松针叶,每立方米水体37.5g,捣碎㓎出汁液,全池泼洒;或用新鲜带叶松枝,每立方米水体115g,扎成数捆放于鱼池中浸沤。